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印川集:蜀学散论
0.00     定价 ¥ 12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360982
  • 作      者:
    彭华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彭华(1969-),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孔孟学报》等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著有《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等,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大学)》等,选编《王国维儒学论集》。
展开
内容介绍
  《印川集:蜀学散论》是作者关于“蜀学”的专题论文集。所收录者,既有宏观的通论性质的论文,也有具体的专题性质的论文。通论性质的论文,从宏观层面论述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社会风俗层面)、蜀学的形神与风骨(文史哲层面)。专题性质的论文,以宋代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近现代学人(王秉恩、傅增湘、宋育仁、谢无量)、现代哲人(贺麟、唐君毅)、丹棱人物(可朋)为考察重点,并论述巴蜀学人与省外学人(如章太炎、王国维)的交流与交往。全书纵横交错、立体多元,比较全面、丰富地展示了巴蜀文化的风貌。
展开
精彩书摘
  《印川集:蜀学散论》:
  (一)从“古今”角度考察
  以前,学界多以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乃其“师心独见”;最近,有学者敏锐地指出,陈说“也不完全是新见”①。不仅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说”如此,贺麟的“同情的理解说”亦然。
  陈寅恪未曾自述其“了解之同情说”的来源,故钩沉其渊源要费些心思;而贺麟则多自陈其“同情的理解说”的来源,故本处先叙述贺麟“同情的理解”一说来源于中国古学之处。
  贺麟所云作为思想方法之一的“体验的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贵忘怀自我,投入认识的对象之中,而加以深切沉潜的体察。体验本身即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的生活,因为所谓体验即是在生活中去体验,离开生活更是无所谓体验。体验法即是教人从生活中去用思想。体验法是要人虚心忘我,深人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欣赏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观。体验是一种细密的、深刻的、亲切的求知方法。体验即是‘理会’之意。所谓理会即是用理智去心领神会。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宋儒最喜欢用体验。宋儒的思想可以说是皆出于体验。而朱子尤其善于应用体验方法以读书。他所谓‘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深沉潜思’‘优游玩索’皆我此处所谓体验方法”②。
  按:贺麟所引朱熹之语,出自《晦庵别集》卷3;而朱熹的“体验读书法”,也就是贺麟“同情的理解说”的来源之一。朱熹主张读书须与体察相结合,“学者当以圣贤之言反求诸身,一一体察。须是晓然无疑,积日既久,当自有见”;不能光读书,而要反求诸身,“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朱子语类》卷11《读书法下》)。与其贪多求全,不如少读,“书宜少看,要极熟”,“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大凡读书,须是熟读”;并且极力主张反复体验,“少看熟读,反复体验,不必想象计获。只此三事,守之有常”,“大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朱子语类》卷10《读书法上》)。
  贺麟的“同情的理解说”,也可寻踪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1946年10月,贺麟又在《王船山的历史哲学》一文中写到,“王船山是王阳明以后第一人”,王船山研究历史哲学的方法可分作三点来讲,第三点即“体验方法”,“王船山复用设身处地、同情了解的体验方法去得到他的历史理论。在《读通鉴论叙论》卷4里,他说:‘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所忧虑,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者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以除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他这段话,知的方面教人虚心,设身处地,以体察古人的事迹;行的方面,求得其教训,以资自己立身处世的鉴戒。这正好表示了体验方法的两个方面。因为体验方法不是单纯的求抽象知识之法,而是知行合一之法”①。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贺麟,所注重的是对古人和古代思想的理解。与此相对,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所注重的是对古人和古代历史的理解。比如说,与宗教家和思想家之研究佛教迥然不同的是,陈寅恪的研究重点落在佛教的历史而非教义。②由此,可从古代史学家之著述中搜寻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的来源。
  ……
展开
目录
题辞

蜀学总览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
蜀学之形神与风骨综论
——以文史哲或经史子集为考察对象

三苏园地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苏轼与茶文化
苏轼与禅师的交往及其影响
——兼论苏氏蜀学与三教会通
博求“三通”
——苏氏蜀学的形神与风骨

贺麟研究
贺麟的文化史观
贺麟译学大义述
——兼与严复、梁启超、王国维、陈康相参照
贺麟“新心学”认识论述略
——以“自然的知行合一观”为中心
“同情的理解”略说
——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
贺麟与唐君毅
——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
贺麟与蜀学
——关于现代蜀学的梳理与思考
贺麟代表作三种提要

近代蜀学
华阳王秉恩学行考
文献大家傅增湘
宋育仁与近代蜀学
一代名流谢无量
——生平志业、学术成就与蜀学因缘
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与比较

蜀学内外
王国维与巴蜀学人
章太炎与巴蜀学人的交往及其影响

桑梓情怀
诗僧可朋:其人及其诗
《圆梦大雅堂》序
《丹棱历代乡贤诗文赏析选》序
《丹棱地方文史杂记》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