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康拉德散文选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14248299
  • 作      者:
    [英]约瑟夫·康拉德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约瑟夫·康拉德,波兰裔英国作家。1857年12月3日生于一个诗人家庭,1924年8月3日卒于英国坎特伯雷。自幼失去父母,17岁开始当水手,后升大副、船长,其航海生活达20余年。1886年入英国籍。1889年始用英语从事文学创作。1895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迈耶的愚蠢》出版。到1924年共出版31部中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代表作有《“水仙号”上的黑水手》《黑暗的心》《吉姆爷》《诺斯托罗莫》等。康拉德的创作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擅长多重叙事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文字沉郁顿挫、发人深省,有时略带嘲讽。他的散文也写得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安宁,硕士师承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博士师承香港中文大学李欧梵、David Parker 教授,英国、波兰、美国、日本等国康拉德协会会员,已出版译著《康拉德文学传记》《康拉德书信选》,在 Conradian (英国)、Conradiana (美国)、《中华读书报》等发表论文、杂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康拉德对人类阅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他以海洋为舞台,展现人性以及人的生存境况,他对海洋的描写无人匹比。二、他以巨力革新小说的讲述方式,使多层叙事模式臻于完善。三、他典雅多思的拉丁文风,革新了19世纪末生命力渐萎的英语表达,激发了英语新的活力。而所有这一切,康拉德在自己的散文作品《大海如镜》《个人札记》《最后的散文》中,多有记述。该译作《康拉德散文选》拟萃取康拉德散文创作的精华,向读者展示康拉德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他的祖国与童年、他的海上生活、他的反侵略见解和他的文学创作及评论。目的是向读者展示一个拥有瑰丽人生的康拉德。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部作品,不管多么卑微,只要它渴望成为艺术,就应该让自己的每一行文字,都够得上艺术的水准。艺术本身,可以定义为一心无二的尝试,它试图给予可视宇宙以最高的公正,揭示出它每个面背后隐藏的千变万化又始终如一的真相。它希图在宇宙的样态、颜色、光泽、暗影中,在事物的方方面面、生活的万千形态中,找到每个现象的本质,找到精华和恒久不变的东西,即事物启发人、令人信服的品质,亦即其存在的真相。艺术家就像思想家和科学家一样,追寻真理、一路渴求。当被世界的样子触动时,思想家会扎进概念里,科学家会投身事实里;不久,他们会从概念或事实中浮现,求诸我们生命中的某些素质——那些最能够帮助我们适应危险生活的素质:他们会非常权威地对着我们的常识、智识、渴望和平或躁动的欲望讲话;也常常对着我们的偏见、有时对着我们的恐惧、经常对着我们的自我、总是对着我们的轻信讲话。我们带着崇敬倾听他们的话语,因为他们关心的都是重要的问题,比如心灵的修养、身体的呵护、抱负的实现、途径的完善、宝贵目标的荣光闪耀,等等。

对于艺术家,却是另一番光景。

面对同样谜一般的景象,艺术家则沉入自我。如果他够好又足够幸运,会在那个充满压力和斗争的孤独场域,发现自己的诉求所应具备的条件。艺术家诉诸我们本性中那些不太显眼的能力。由于战争般的生存境况,我们本性中的这些能力需要隐蔽在视线之外,藏在更稳固、更坚硬的品质背后,就如脆弱的躯体需要钢铁铠甲的保护。艺术家的诉求没有那么大声,但更深沉;不是那么清晰,当更激动人心;会更快地被遗忘,但影响却可以长存。一代一代的人在学识上发生着变化,他们丢弃着一些想法,质疑着一些事实,推翻着一些理论。但艺术家,求诸我们生命中天赋而非习得的部分;这一部分不依赖于我们的学识,也因此得以持久。他求诸我们喜悦和惊奇的能力;求诸围绕在我们生命周围的神秘感;求诸我们的怜悯、美感和痛感;求诸我们与所有造物之间潜在的情谊;求诸一个微妙的、无法征服的信念,即坚信天地万物休戚与共,是休戚与共的情感把无数孤独的心灵结合在一起;他求诸我们的梦幻、喜悦、悲伤、追求、幻象、希望和恐惧中的息息相通,是这份共通的情感把人和人团结在一起,把所有的人性团结在一起——把往生者与在世者团结在一起,把现世者与未出生者团结在一起。

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思绪或者情绪,可以用来解释下面这部小说里蕴含的尝试和目标。该小说试图呈现被忽略的、手足无措的、纯朴的、沉默的人群中几个无名的个体,看他们生命中一段饱含不安的插曲。如果前面坦陈的信念中有一丝真实,地球上任何一个辉煌的处所或黑暗的角落,都值得人惊奇和怜悯的一瞥,这个动机或许可以为小说的内容辩护。这篇序言只是为了表明这样一个尝试而做的一个声明,但它还不能结束,因为声明尚不完整。

小说——如果它真的渴望成为艺术——诉诸性情。事实上,它必须如此,就像绘画、音乐和所有的艺术,都是一个性情诉诸其他无数的性情。它微妙、无法抵御的力量赋予流逝的事件以真意,创设出该时该地精神和情感的氛围。这样的诉求,如果要做到有效,就必须通过感官来传达印象;事实上,别无他途,因为性情——不管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都不服从规劝。因此,一切艺术,首先诉诸人的感官;当艺术的目的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时候,如果它崇高的欲求是要触及情感响应的秘密源泉,那它也需要诉诸感官。文学必须努力追求雕塑的可塑性、绘画的色彩和音乐神奇的暗示性——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只有通过完全地、坚定地献身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只有通过坚韧地、始终不渝地关注句子的形式和感觉,才能捕捉到事物的可塑性和色彩;神奇的暗示性所具有的光,可以短时照亮词语平凡的表面:那些古老又古老的词语,那些被磨损了的、被长年累月粗心大意的使用毁坏了的词语。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人生

蜕变

故土

重回波兰


第二部分:航海

登陆与起航

希望的象征

航海的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

《私人札记·简序》

《“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