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读懂Libra 抓住数字货币革命新机遇 建立我国数字货币领域竞争优势 中信出版社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710076
  • 作      者:
    《比较》研究部,姚前 等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1. 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引发全球监管部门关注及相关领域热议。

2.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呼之欲出。

3. 区块链技术引发新一轮的数字货币革命,我国如何先发制人,建立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优势。

4. 数字货币的推出,对我们日常有何影响。

5. 周小川、姚前、邹传伟、齐新宇、陈永伟、袁煜明、盛松成、王永利、谷燕西、杨燕青等前央行官员、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专家解读Libra及央行数字货币。


展开
作者简介

《比较》研究部为中信出版集团《比较》编辑室下设的一个研究部门,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姚前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邹传伟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

齐新宇 金融科技风险投资人。曾任蚂蚁金服战略研究总监。

陈永伟 《比较》研究部主管。

袁煜明 火币中国CEO兼火币区块链研究院院长。

王蕊 火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胡智威 原火币研究院首席技术分析师。

姚名睿 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区块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盛松成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蒋一乐 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龙玉 任职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

王永利 深圳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前中国银行执行董事。

谷燕西 CBX研究院创始人、院长。

杨燕青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邀高级研究员。

林纯洁 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

马绍之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区块链技术引发的数字货币革命悄然而至,屡遭波折的Libra将何去何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蓄势待发,将如何引领未来支付和商业模式。

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货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Libra是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一次重大尝试,因此对Libra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对我国开展数字货币尤其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研发,以及建立数字货币领域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懂Libra》一书邀请国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前央行官员、技术与金融专家一起,就Libra以及数字货币的缘起、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Libra等加密货币的商业场景与应用、脸书为什么要发行Libra、Libra的运行机制、Libra与其他加密货币及支付方式的比较、Libra对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的挑战、Libra与金融稳定及金融监管、Libra可能带来的全球影响等内容展开讨论,以期引发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姚前谈Libra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


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公权与私权的对立统一


Libra与当前的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代表了两种模式:私营部门创新和公共部门创新。两者各有优劣:公共部门有资源和信用上的优势,但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而私营部门的创新动力和能力较强,公共精神却略显不足。最好的方式或许是公私合营,政府信用加市场创新,但很可能优势没有互补,劣势反而叠加。所以如何做到公权与私权的激励相容,是最大的挑战。

此次Libra发行也触动了各国央行的神经。有人将其看作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写为SDR)和SWIFT的合体,对主权货币形成了挑战。甚至有人认为,Libra将可能成为超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不高。Libra虽然看起来和SDR一样,锚定一篮子货币,但锚定一篮子货币并不一定能成为SDR。SDR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货币兑换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有权用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定的其他会员国自由换取外汇。而Libra并没有这种机制保障,它可能会在支付功能上对国际货币形成替代,但在价值储藏上并不一定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某种意义上,Libra的发行凸显了这样的事实: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绕不开央行加密货币(CBCC)。如前所述,脸书没有简单做支付宝,而是推出了Libra,说明其对加密货币潜力和趋势的高度认可。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我国的账户体系走在世界前列,但实际上,从全球来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无论是私营部门的创新,还是公共部门开展的法定数字货币试验,真正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数字货币很可能是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数字货币。CBCC可以让客户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货币、资金和资产,而不是托付给第三方,真正赋予客户自主掌控的能力,目前看,这应是最热的前沿焦点。

从公开资料看,我国央行的研究起点就是CBCC。早在2016年,姚前就强调:“我们需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成熟的知识和经验,深入剖析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一方面,从理论入手,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加密货币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从现实入手,对运营中的各类典型电子与数字货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博采众长,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基础原型。”

中国的CBCC,其核心要素可概括为“一币、两库、三中心”。一币是指CBDC: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库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同时还包括在流通市场上个人或单位用户使用CBDC的数字货币钱包。三中心是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认证中心: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机构及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它是系统安全的基础组件,也是可控匿名设计的重要环节。登记中心:记录CBDC及对应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记录流水,完成CBDC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大数据分析中心:反洗钱、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分析等。。在技术上,它利用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性,构建了一个CBDC确权账本,对外通过互联网提供查询服务。这种设计一方面将核心的发行登记账本对外界进行隔离和保护,同时利用分布式账本优势,提高确权查询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由于分布式账本仅用于对外提供查询访问,交易处理仍由发行登记系统来完成,可以有效规避现有分布式账本在交易处理上的性能瓶颈。同时,它还采用了“总/分双层账本结构”,既减轻了中央银行的压力,又保障了中央银行的全局掌控能力。

与其相比,Libra在技术平台、发行方、可追溯性、匿名性、与银行账户耦合程度、是否支持资产发行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同点在于:一是均采用了加密货币技术,技术路线一致;二是均进行了分层,《Libra白皮书》提出,客户不直接接触储备,Libra协会授权经销商开展Libra交易,不过在具体账本上如何设计,尚需更详细的材料剖析。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


40年来加密货币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当前全球性的大规模数字加密货币试验,这也使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再严肃考虑一个问题:中央银行是不是也应该发行数字货币。


我国是最早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之一,在2014年就开始着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首先须回答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什么叫央行数字货币。对此,各国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2018年,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写为BIS)的一篇报告给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定义,不过它不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使用了一种排除法来进行定义。它将目前存在的各类支付工具进行了汇总,然后判定哪些不是央行数字货币,一一排除后,剩下的就是央行数字货币。


它使用了4个维度的标准:是不是可以广泛获得,是不是数字形式,是不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是不是类似于比特币所采用的技术产生的代币。按照这4个维度,现金是可以广泛获得的、非数字化的、中央银行发行的、以代币形式存在的货币。银行存款是可以广泛获得的、数字化的、非中央银行发行的、不是代币形式的货币。它们都不是央行数字货币。除了现金,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还有银行准备金,包括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银行准备金已经数字化,但是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这不是中央银行所要真正研究的央行数字货币。


一种可能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账户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社会公众像在商业银行一样在中央银行开户。这相当于中央银行开发了一个超级支付宝,面向所有C端客户服务。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这样形成的央行货币是央行数字货币,将其称为基于账户(account)的央行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数字账户(Central Bank Digital Account,简写为CBDA,简称央分数字账户)。另一种可能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以比特币所采用的技术发行的代币,可称为基于代币(Token)的央行数字货币,或称中央银行加密货币(Central bank Cryptocurrency,简写为CBCC,简称央行加密货币),这类货币既可以面向批发端,也可以面向零售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代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哪种思路未来将占据主流,还有待观察。


在技术架构上,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可分为两类:一元体系和二元体系。一元体系是指中央银行以类似于超级支付宝的方式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但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并不认可这一方式,不愿意直接向公众提供央行数字货币服务,而是希望复用传统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合作,将中央银行置于后端,前端的服务则交由金融机构提供。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二元体系就是这一思路,国际上称之为双重架构,这一思路正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


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试验。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我国的账户体系走在世界前列。但实际上,许多人认为,真正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央行数字货币应是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即CBCC,目前学界和业界均在积极开展CBCC模式的探索,许多人认为,CBCC可以让客户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钱,而不是交给第三方,真正赋予客户自由的权利。虽然尚不能肯定它就是将来的方向,但至少目前来看,这是最热的前沿焦点。


展开
目录

编者说明

代引言 加密数字货币丨周小川

第一章 数字货币的缘起、发展与未来/姚前1

现代密码学的历史演进3

数字现金原理9

加密货币技术:未来价值互联网的基础14

虚拟货币监管14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16

总结与展望18

第二章 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邹传伟21

金融基础设施的账户范式和通证范式23

账户范式与通证范式的比较30

法定货币领域的通证范式以及对Libra项目的分析35

结语47

第三章 加密货币的商业场景与应用/齐新宇51

支付53

跨境汇款55

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56

权益兑换与交易58

储值资产59

融资61

结语62

第四章 脸书为什么要发行Libra/陈永伟63

脸书为什么要做加密货币66

Libra为什么要是稳定币74

Libra会成功吗77

第五章 Libra的运行机制/袁煜明 王蕊 胡智威81

认识Libra83

Libra的货币机制85

Libra的治理机制92

Libra的应用场景105

Libra的技术机制107

第六章 细解Libra:比较分析与思考/姚名睿125

Libra与支付宝的区别:加密货币的创新价值127

Libra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竞争还是合作?131

Libra与央行数字货币:公权与私权的对立统一134

Libra与政府监管:私营部门的公共治理138

Libra发展的不确定139

结语与启示141

第七章 Libra对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的挑战/盛松成 蒋一乐 龙玉 143

Libra难以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存在146

Libra对货币政策的影响152

从Libra看超主权货币的难题158

第八章 Libra很难成为超主权世界货币/王永利169

《Libra白皮书》的基本内容与超主权世界货币的提出171

基于传统技术条件的尝试173

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的尝试176

第九章 Libra的全球影响/谷燕西189

Libra对全球货币市场的影响191

在全球范围建立一个金融系统之外的金融基础设施194

在全球范围向更多用户提供金融服务196

迫使各国央行制定相应的数字货币应对策略199

第十章 如何监管数字货币与Libra/杨燕青 林纯洁 马绍之207

货币分类与定义Libra210

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全球监管实践218

科技巨头进军金融业240

如何监管Libra247

结语26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