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10 中信出版社
0.00     定价 ¥ 4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721911
  • 作      者: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 》中文版编辑部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本书了解社会创新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让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本书由斯坦福大学慈善研究中心出版,被誉为“社会创新领域里的《哈佛商业评论》”。

本书囊括社会创新领域的经验、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社会创新方面新的见解,将专业化知识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连接起来,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社会变革管理者,让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本期重点关注疫情如何倒逼社会创新,能够在提高效率、保证经济增长方面给企业和政府带来实际指导。

从国际化的知识分享中探求对本地创新实践有意义的内容,并努力与之对话,摆脱文本的局限,将社会创新的专业化知识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职业经验与生活常识连接起来,丰富我们的创新理论和策略想象力,融会贯通文本与实践。


展开
作者简介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领导者。通过在线研讨会、会议、杂志、在线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包括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由斯坦福大学PACS 中心出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方: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为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生态环境。乐平将自己定位为社会创新的触媒和社会创新市场的构建者。

通过以影响力为导向的综合性投资,乐平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新生代社会企业快速发展,并催化具有规模化潜力的社会创新方法,产出规模化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知识与思想产品,乐平为社会创新构建人才市场和思想市场,基于跨界多元的社群培育一个有利于社会企业家生长的社会创新环境,促进更多社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冠疫情等新形势倒逼社会创新,人们观念也因此而发生改变,“利他才是更合理的利己”,要求进行更多的合作。

作为社会创新领域的前沿性刊物,《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每期都会推出一些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但又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的概念和方法论。

因此,本期在外版主题上重点增加了两篇关于新冠疫情的特稿。《向死而生:新冠病毒倒逼社会创新》指出,疫情之后,必须改变的不仅是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更包括知识、观念、组织、社会行动与日常生活方式。《社会组织重在“花钱”而非“募钱”》一文则指出在全国性的疫情面前,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也可以为抗疫增添一支重要的力量。

此外,本期也探讨了关于思变和创变的方法论和实践探索,以及以流媒体市场为代表的影像传媒在这中间的作用。比如《应对复杂公共问题的新思路》一文从美国的经验出发,针对公共政策的出台总是落后于社会问题的扩散,提出了四条应对之道。《移动创新者》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支创变生力军——侨居海外的创业者们。 


展开
精彩书摘

后疫情时代,在混沌中重塑未来

14 世纪40 年代,一场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区的鼠疫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 万欧洲人的生命。被称为“黑死病”的这场灾难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支配地位,恐慌造成的歧视同时也使犹太人、穆斯林、乞丐等弱势群体深受其害。可以说,这场灾难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结构。今天英语里的“隔离检疫”(quarantine)一词就源自意大利语里的“40 天”。当时为了防止鼠疫传入,所有停泊意大利港口的船只需要在港口外水域隔离40 天。

2020 年,世界被小小的新冠病毒搅得天翻地覆。截至2020 年6 月,全球已有约215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约40 万人因此丧生。隔离封锁、严防死守,面对未知的病毒,21 世纪的人类仍然在沿用着600 多年前的无奈之举。然而,全球化带来的人口流动让彻底的隔离成为不可能。正如本期中文文章《向死而生:新冠病毒倒逼社会创新》所指出的,新冠病毒的出现是对今日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性的、无差别的冲击,被病毒漠视的国家、民族、阶级、文化和社会身份,恰是构成当代人类社会的基础性要素。只有当全球社会将应对新冠病毒挑战列为最优先级的时候,这一切才能促使人类社会做出与以往不同的更多反思。新的观念之门已然打开。穿过这扇人心之门,影壁上赫然刻着一个字:变!

如何改变?本期汇集了一些围绕为何思变、如何创变的方法论和实践探索。《应对复杂公共问题的“新思路”》一文从美国的经验出发,针对公共政策的出台总是落后于社会问题的扩散,提出了四条应对之道。这些思路背后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采用传统的政策制定流程先界定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责,再通过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法规来付诸实施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今天,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社会创新者正在选择绕开这一缓慢低效的过程,尝试通过数据驱动、测试试验、集合影响力等多种工具和方法论的综合应用,来为目标人群提供直接的服务方案,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文中的新思路分开看未必特别新,但结合在一起反映了一股更大的时代潮流。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解决公共问题最重要的原则是联合每一个有志者,来为大众谋福祉。而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以人为本”是对将人视为问题的一种对抗。

本期专题文章《侨民:潜在的“移动创新者”》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支创变生力军:侨居海外的创业者们。本文的两位作者在对来自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侨民长达15 年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侨民和他们的后代通过连接母国与居住国之间的人、资源与机构,在既有权力结构的边缘实现创新的“中间优势”。富有创业精神的侨民作为跨国经纪人在体制改革、促进商业发展方面的潜力为母国政府提供了机会,正在成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的有力推动者。

为全球的思变、创变潮推波助澜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是以流媒体市场为代表的影像传媒。由斯科尔基金会〔创办人斯科尔是eBay(易贝)的首任总裁〕投资成立的参与者传媒公司通过视觉叙事来聚焦社会议题,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其推出的《罗马》《绿皮书》等影片不仅获奖连连,而且成功地唤起了公众对包括家政工权益、性别平等社会话题的关注。《电影的力量》一文详细介绍了这家将精品电影、电视制作与社会倡导运动巧妙结合的社会企业。

全球战“疫”仍在继续。虽然最糟糕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但是疫情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公共健康领域。联合国警告,疫情引发的经济封锁加剧了2019 年以来的粮食危机,全球将有2.5 亿人遭受饥饿威胁。新冠病毒勾勒出了一个大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都面临一场由此带来的长远和深刻的改变。法国经济学家雅克• 阿塔利指出,后疫情时代需要更多合作,唯有利他才是最合理的利己,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是那些与人类生存与繁盛息息相关的“生命经济”,比如教育、信息科技、交通、食品、文化艺术。

如何转危为机?我们今天的反思、知识积累和具体行动不仅是克服眼前困难的权宜之计,更是为了在下一次风暴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让未来的社区、城市、星球更有韧性。


展开
目录

中文版10 期导言 后疫情时代,在混沌中重塑未来 1


特别策划

应对复杂公共问题的“新思路” 5

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探索 26

中文文章

社会组织重在“花钱”而非“募钱” 42

向死而生:新冠病毒倒逼社会创新 50


案例研究

Kiva 的混合型组织转型之路 58


专题文章

美国慈善的八个刻板印象 81

侨民:潜在的“移动创新者” 107


最佳实践

电影的力量—参与者影视传媒公司将电视制作与社会运动巧妙结合 122


新方法

节水型水稻种植 130

家政工的在线福利平台 131

新型水溶塑料袋 131


观点荟萃

慈善组织的天价薪酬合理吗? 132

对边缘化的社区进行重大专项资助 138

克服系统性失灵的思考:建立合作文化是关键 144

研究人员如何有效地与政府打交道? 149


研究速览

影响力报告对公益组织员工的异化影响 154

美国城市发展计划与社区组织的变迁 155

通过为弱势群体服务来加深共情 156

社会责任投资:财务回报与社会属性是否冲突? 157


新书架

往后都是下坡路 15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