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情动于中 : 破解支配情绪的密码(情绪哲学 从心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不同的角度剖析情绪)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5918655
  • 作      者:
    黄沐恩
  • 出 版 社 :
    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人人都有情绪,不同的情绪在各式各样的情况下对人的行为有或大或小的影响。一言以蔽之,情绪根本就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要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就不得不了解情绪。情绪是个重要的题目,可是,相对于其他重要题目,讨论情绪的书不多,适合一般读者看的更少。中文的,更是少之又少。中文而堪称好书的,可能一本也没有。这个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当然不能在这个序中深究,我只想指出,《情动于中》是一本少有的探讨情绪的中文好书。


──王伟雄,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哲学系教授



读完《情动于中》这本书,好像上了一堂重新认识自己与周遭人的课,我们也会赫然发现,人所展露的不同情绪,除生物性本能外,还藏有理性成分与社会文化功能。一本好的学术著作是针对大家一知半解的问题,点出背后的大道理,从而让人们对该问题有更系统性的认识,《情动于中》正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高朗,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沐恩终于完成了《情动于中》,可喜之余,特别感受到书中对生活的深挚关怀。沐恩是专门研究情绪哲学的,加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不同的角度来剖析情绪,视野非常广宽平实,书中对各种情感的发掘,帮助读者对情绪的认识,让我们能够抚心自省,对照自己的情感面向。


──陶国璋,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客座助理教授


展开
作者简介

黄沐恩,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恒生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大中华研究中心副总监。

展开
内容介绍

情绪是怎么一回事?是生而有之,还是后天习得?是简单的身体反应,还是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全人类通用的程序,还是随着人的不同而不同,或是由社会建构、为不同文化独占的产品?

本书试图寻找情绪之为情绪的本质。作者以欧美情绪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实证科学的研究为证据,辅以东西方的人文艺术经典如文学、音乐、绘画、电影为旁证,论证情绪既具有身体性的一面,亦有理性的一面,两者在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建立一层又一层的交互关系,从而形成情绪各种看似矛盾的特质。书中介绍了不少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而且以有趣的手法写出,读来绝无枯燥之弊。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如果理性与欲望各自代表人性光明和黑暗的一面,那么黑白之间那一大片灰色地带,便是人的情绪。攀登一座山,与好友对酒当歌,错过了一段爱情,等待日出降临,做了无可挽救的错事……无论我们有怎样的经历,如果其中缺少了喜怒哀乐,一切皆淡然无味。然而身陷其中的,又恨那火一般的哀痛、愤恨、忧惧、歉疚深入骨髓,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对情绪所知甚少,但谈到自己的情绪时,我们都自认是专家,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感受。我们既埋怨别人感情泛滥,又痛恨别人冷酷无情,仿佛世上有一把尺测量每一种情绪的最佳分量。在理性与欲望之间的情绪,可怕的迷人,迷人的可怕。

情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情绪毫无来由地说来便来,就算理智上知道情绪会带来许多坏处,它还是驱之不散,仿佛它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预设反应,像刀割会痛、羽毛搔脚底会痒一样不由自主,不受理性控制。有时情绪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依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对种种价值观的反省,可以发现情绪背后具有一系列的信念与判断。它就像一个认知的过程一般,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为人类以外的任何动物拥有。有时情绪像一套全人类通用的程序,在我们出生以前,已完整地写在我们的基因中,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一套情绪,不会因性别、种族或国籍而有所不同。有时情绪却像后天加工成的产品,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会塑造出不能互相比拟的情绪:我的快乐不同于你的快乐,你的哀愁不同于我的哀愁,在人与人之间,情绪成为一道屏障,而非沟通的桥梁。

我们要问的是,情绪到底是一种身体反应,还是一个认知过程?它是生而有之,人类所共有,还是由社会建构而成,由不同文化独占的产物?本书旨在回答以上问题,寻找情绪之为情绪的本质。

现有的情绪研究大多如瞎子摸象,每每把握情绪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整体的复杂性。此书以哲学研究为骨干,说明情绪既具有身体性的一面,亦具有理性的一面。两者在先天基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建立一层又一层的交互关系,从而形成情绪的各种看似矛盾的特质。笔者以欧美情绪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作为证据,支持上述总的观点,再辅以东方与西方的一些经典文学、音乐、绘画、电影作为旁证。这些文艺作品虽然不能像科学研究那样提供客观的证据,但它们往往以独到而深刻的视角反映出人的情绪的多面性,对我们了解情绪有莫大的帮助。

本书共有九章,读者可视其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一章是引子,以爱为例子,说明了解情绪的本质对于我们认识情绪各种看似矛盾的特质的重要性。

第二、第三章以愤怒和悲伤为例,说明情绪的理性成分,以情绪包含的各种认知活动,解释情绪的丰富内涵和深度,并提出一些无法被这些认知活动解释的行为倾向。

第四、第五章以忌妒和恐惧为例,说明情绪的身体性,以情绪在进化中保留下来的生理反应,解释情绪何以经常不受控地驱使我们做出种种意想不到的行为,以及这些反应在什么情况下会被理性改变。

第六、第七、第八章,我们以恶心、Fago、Amae、羞耻和罪疚为例,透过分析“情绪是生而有之还是后天习得”这个问题,来察看情绪中的身体性和理性的关系。第六章以基本情绪论为基础,提出支持情绪为天生的种种证据;第七章则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说明社会文化如何塑造出一时一地的独特情绪;第八章综合前两章内容,说明情绪的先天基因与后天文化因素如何互相影响,使得情绪的先天与后天因素在发展中不断改变。

第九章以快乐为例子,说明兼具身体性与理性的情绪特质。最后以幸福为例,探讨一种以情绪为情绪的后设情绪,看看不同情绪如何共同构成人生的终极目标。

是为本书的综论。

本书各章同时可视为独立的内容,读者如果只对某一种情绪感兴趣,可以挑选相关章节阅读。

以下是本书各章的分论。

第一章,从爱慕谈起,从哲学之父柏拉图(Plato)和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了解何谓理想的爱,思考“爱什么”和“如何爱”哪个问题比较重要,以及理想的爱为何在现实中极难出现。从爱的矛盾中,我们看到理解爱的本质对于回答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章,罗马斯多葛学派代表塞涅卡(Seneca)向我们解释何以愤怒永远是不理性的情绪,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情绪具有一种实用理性:一种魔幻地改变世界的能力。最后,人类学家布丽格斯(Jean Briggs)带领我们观察一个没有愤怒的民族——因纽特族(Inuits),看看他们是否因为没有愤怒而变得和平。

第三章,美国当代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用认知情绪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分析悲伤中的理性成分,我们以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的悲伤五阶段论(否认、愤怒、谈判、抑郁、接受)以及认知心理学关于悲伤对我们思考模式的影响研究,来印证纳斯鲍姆的观点。

第四章,主要探讨忌妒这一种复合情绪,看看它是怎样由不同的判断复合而成的。从哲学家莱拉·托夫-鲁奇(Leila Tov-Ruach)指出的忌妒的自毁倾向,以及进化心理学指出的男女忌妒的行为之别,我们发现,单凭情绪中的理性成分,无法理解忌妒的复杂性。

第五章,从著名的拉扎勒斯-扎荣茨辩论(Lazarus-Zajonc debate)谈起,探索恐惧的出现是否必须经由思考引发。我们以生活与实验中种种不经思考而产生的恐惧作为案例,说明恐惧原始而天生的一面。之后,让我们仔细阅读150年前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著作《人类与动物的感情表达》,看看他怎样解释不经思考而生起的恐惧反应的演化过程。

第六章,因发现人类微表情(micro-expression)而著称的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以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土著经年相处搜集得来的证据,提出了基本情绪论(basic emotion theory)。我们从中看到,恶心作为一种基本情绪,以种种不洁之物作为对象,依照传染和相似的进化法则,普遍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然而,道德恶心的存在,却使人意识到艾克曼的理论限制。

第七章,从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出发,探讨是否存在一些不能为别的文化所理解的情绪,案例包括南太平洋伊法鲁克族(Ifaluk)的Fago情绪和日本的Amae情绪。民族心理学家凯瑟琳·鲁兹(Catherine Lutz)和土居健郎(Takeo Doi),为我们解释了这两种情绪的文化源起和特殊社会功能。

第八章,主要探索羞愧这种以自我为对象的道德情绪是怎样形成的。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菊与刀》中提出了耻文化与罪文化这一组概念,解释人类如何从羞愧发展出羞耻和罪疚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然而,模因理论(meme theory)却指出,随着文明的互相影响,我们终将回到耻罪交缠的状态。

第九章,我们将审视快乐的本质。快乐水车论(hedonic treadmill)认为由欲望满足而生的快乐难以长久维持,那么,透过发挥我们的理性能力而生起的快乐,是不是更可靠的快乐来源?最后,我们要问,快乐的累积是否能带给人幸福?幸福作为一种后设情绪,与其他情绪存在怎样的关系?

本书各章虽然以个别的情绪为主题,但每一章的问题皆可贯穿其他章节。例如,在第三章,我们探讨悲伤的发展过程,读者可以追问,其他情绪诸如羞耻和爱也有类似的发展过程吗?若有,它们是不是受到同样的因素影响?在第五章,我们探讨恐惧难以被驾驭的原因,读者可以进一步追问,忌妒或愤怒之所以难以被控制,是否基于同样的原因?在第六章,我们以面部表情证明恶心是一种基本情绪,读者可以问,还有别的基本情绪吗?若有,普遍的面部表情是否可以作为证据?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无法一一回答这些问题。笔者建议读者可以视每一章探讨的情绪为该章主题探讨的一个例子,看看套入其他情绪会衍生何种新的理解。

本书名曰“情动于中”,出自《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又云:“发乎情,止乎礼仪。”这句话道出了情绪不能自已的身体性与自主的理性的互动关系,正好与本书主旨相符。特别鸣谢王伟雄教授赐题。


第一章 情为何物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


引言

《神雕侠侣》中的“赤练仙子”李莫愁天生丽质,明眸皓齿,娇媚自若,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加上系出名门,武功高强,江湖路上本应一帆风顺。奈何她爱上了负心汉陆展元,陆展元对她始乱终弃,抛弃了她,与何沅君结成姻亲。李莫愁一生自负,为报负爱之仇,不仅大闹陆何婚礼,更将陆家灭门,将陆展元和何沅君的尸首烧成灰烬,分别洒在华山和东海,要二人生生世世不得相见。她一生为情所困,怨恨天下一切有情人,最后身中情花之毒,困在火海中丧生。

金庸这样描写她的结局:


李莫愁挺立在熊熊大火之中,竟是绝不理会。瞬息之间,火焰已将她全身裹住。突然火中传出一阵凄厉的歌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唱到这里,声若游丝,悄然而绝。


在爱中,有人愿意生死相许,有人却要拼个你死我活。有人因爱而坚强勇敢,有人面对爱却胆怯懦弱。爱是恒久忍耐,又是霎时冲动;爱是恩慈,又是恶毒;爱是不忌妒,不自夸,不做害羞的事,又是妒火中烧,自吹自擂,专做不要脸的事。爱是永不止息,又是转瞬即逝。

似乎每一个人都知道爱情是什么,能说出一百种方法去寻觅理想的爱。但是,有情人大多难成眷属,好不容易走在一起的,却又屡成怨偶。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吃尽苦头,为爱做尽一切丑陋、丢脸的事,受了情伤发誓不再去爱,然后又堕入新的情网之中。何以爱情总是躲不过种种矛盾与对立?是否真有所谓理想的爱?

在这一章,我们尝试从柏拉图(Plato)的哲学与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心理分析中寻找答案。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爱关键在于找到值得爱的对象,因此“爱谁”(whom to love)这个问题至为重要。相反,弗洛姆认为理想的爱关键在于懂得去爱人,因此重要的是“如何爱”(how to love)这个问题。我们将要说明,正是对“应该爱谁”和“如何去爱”这两种同样重要却又衍生出相反行为指引的追问,使得理想的爱在现实中可望而不可即。“应该爱谁”驱使我们尽快离开不完美的伴侣,去寻找更值得爱的对象。“如何去爱”却教我们要尽量留在不完美的伴侣身边,去让彼此变得更好。在不完美的爱中,是去是留变成了一个无从回答的难题。第一节 爱的对象

1 —柏拉图《会饮篇》

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说:

“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

尽管这种说法有点儿夸张,但在柏拉图以后,哲学家们研究的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及心灵哲学中的主要问题,的确大多数为柏拉图首先提出。谈到爱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切哲学、文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无不以柏拉图的《会饮篇》(Symposium)作为起点。

《会饮篇》叙述了希腊时期常见的一种社交活动——飨宴。主人阿伽松(Agathon)为了庆祝其悲剧获奖,在家中举行宴会,邀请了辩士学派修辞家斐德罗(Phaedrus)和帕萨尼亚斯(Pausanias)、医生厄律克西马克斯(Eryximachus)、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和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当所有人饮得酒酣耳热,杯盘狼藉时,厄律克西马克斯建议每个人对爱神作颂辞,讨论为什么爱如此珍贵。其中以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的颂辞最发人深省,揭示了柏拉图认为的理想的爱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阿里斯托芬说,远古的人类与今天的人类大异其趣。当时人类是球形的,有四只手,四只脚,头的前后长着两张一样的脸,还有两个生殖器官,可任意前后走动(图1.1)。因为他们的力量很大,常常挑战神的权威,于是宙斯决定将人从中间劈开,分为两半。自此以后,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而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寻回自己的另一半,重新合二为一。

“那些被劈成两半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另一半,他们奔跑着来到一起,互相用胳膊搂着对方的脖子,不肯分开。他们什么都不想吃,也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另一半。”这就是爱的起源。因此,理想的爱就在于找到理想的对象,而最理想的对象不在于他是否富有、美丽或聪明,而在于他是否是那位冥冥之中属于你的唯一的灵魂伴侣。

阿里斯托芬说:


当爱恋少年的人,或有这种爱情的人,幸运地碰上他的另一半,双方怎么会不陶醉在爱慕、友谊、爱情之中呢?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因为片刻分离而看不到对方,都是无法忍受的……我们本来是完整的,而我们现在正在企盼和追随这种原初的完整性,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图1.1 阿里斯托芬所称的古代人


这种荒诞的神话固然不可置信,然而故事背后的信念却广泛地流传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骚人墨客,都相信世界上存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只有找到这个伴侣,与其二合为一,才能有美满的爱情。

在《威尼斯商人》一书中,当巴萨尼奥要离开鲍西娅时,鲍西娅对他说:


顶可恼的是您这一双眼睛,它们已经瞧透了我的心,把我分成两半:半个我是您的,还有那半个我也是您的——不,我的意思是说那半个我是我的,可是既然是我的,也就是您的,所以整个儿的我都是您的。


在《呼啸山庄》中,女主角凯瑟琳对内莉解释为什么她会选择希思克利夫时说道:


我要是嫁给希思克利夫的话,那就降低我的身份了。因此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的爱他。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内莉,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


这两段经典对话,表现的同样是“失去爱人会令自己变得不完整,只有灵魂伴侣能成就伟大的爱情”的意思。

画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作品《吻》(The Kiss)中,一男一女相拥而吻,男的身体由不同的长方形组成,而女的身体则由圆形的斑点组成(图1.2)。虽然他们各自由不同的形状组成,但男女的身体在拥吻时变得难以分辨,仿佛融合为一,表现出爱的最高境界。


图1.2 《吻》


东方社会也有“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的讲法。辛弃疾《青玉案》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暗示良缘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诗人徐志摩苦恋才女林徽因不可得,曾说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清楚地表达了他对灵魂伴侣的信仰。

可是,阿里斯托芬的灵魂伴侣论面对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只有一人是你的理想爱侣,你猜你有多大机会遇上他?现今地球上大约有70亿人,其中约七成是成人,男女比例大约为50:50。假设你是异性恋者,你的潜在对象便有差不多24 亿人。也就是说,你找到灵魂伴侣的概率是2 400 000 000分之一。假设你能活到100 岁,要跟这24亿人全部见一面,你每天便要见65 753 人,亦即每分钟要见45人。如果每个人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那么找得到灵魂伴侣的概率几乎等于零。

第二,该如何判断谁是自己唯一的灵魂伴侣呢?如果你找到一个与你相处得很融洽,很了解你的需要,与你志趣相投的爱侣,他是否就是那个唯一的灵魂伴侣?谁能保证下一刻你不会找到一个与你相处得更融洽、更了解你、与你志趣更相投的人?即使真的给你找到在才华、性格、外貌上皆完美的对象,你又怎么知道灵魂伴侣是由这些标准决定的?爱神是盲目的,说不定决定灵魂伴侣的是彼此心脏的形状或是拥有的书本数量。

最后,如果那个唯一的灵魂伴侣跟自己合不来,怎么办?如果命运给你安排了一个十恶不赦、无恶不作的人作为灵魂伴侣,你是否依然会去爱他?

苏格拉底也抱着同样的疑问:


我知道有人说,恋人是那些寻找他们的另一半的人。但是在我看来,除了求善,爱绝不会企盼任何事物的另一半或全部,除非他们是好的。如果他们的手脚是坏的,那么人们甚至会把它们砍去。


2 —爱是对永恒的美的追求

《会饮篇》中压轴登场的是苏格拉底。他自称不知道爱是什么,只能够转述自己与智者狄欧蒂玛(Diotima)的对话。狄欧蒂玛告诉他,爱神厄洛斯(Eros)是匮乏神(Penia)趁着丰饶神(Poros)睡觉时和他生的男孩,因此爱神带有其父母的两种特质,他既像母亲般“相貌丑陋,赤着脚,无家可归,经常露天睡在路旁”,又像父亲般“勇敢豪爽,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一名能干的猎人”。爱神能得到一切东西,但拥有的一切会瞬间消失。

狄欧蒂玛藉此指出,爱本身既不美丽亦不丑陋,爱是处于美与丑之间的一种追求。我们之所以爱,是为了成为美的永恒拥有者。从何见得爱追求的是永恒呢?这跟爱的倾向有关。狄欧蒂玛说:“爱的行为是孕育美,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中。”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我们会渴望与他繁殖下一代,将他的美永远地留存世间。相对于这种肉体的繁衍,爱更会驱使我们追求灵魂的繁衍,以达到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常常自称为一个助产士,帮人孕育出不同的思想。他教导学生时并不直接指出答案,而是通过不断地提问,逼使学生对固有的想法做出批判,并协助他们孕育出种种新的想法。在《会饮篇》中,苏格拉底对阿伽松也用了此法。


阿伽松认为爱是最美的。

苏格拉底追问他:“爱是对美丽的爱,不是对丑陋的爱,对吧?”

阿伽松说:“对。”

苏格拉底接着问:“我们不是也同意,爱就是爱某些还没有得到的东西、缺乏的东西吗?”

阿伽松说:“是的。”

苏格拉底便说:“那么爱没有美,而是缺乏美,对吧?”

阿伽松回答说:“对,这是可以推论得出来的。”

苏格拉底继续问:“那么好,你会认为缺乏美、不拥有美的部分的东西,本身会是美的吗?”

阿伽松指:“肯定不是。”

苏格拉底最后问道:“既然如此,你还能继续坚持爱是美丽的吗?”

阿伽松说:“我亲爱的苏格拉底,我开始害怕了,我不知道自己刚才在说些什么。”


至此,我们可以说,对柏拉图而言,爱是对美的追求,而从与爱密切相连的繁衍倾向可见,爱追求的是永恒的美。

那么,什么样的爱的对象才能体现永恒的美呢?狄欧蒂玛以“爱的阶梯”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图1.3)。

她认为,对肉体美的喜爱是人最直接的天性。假设一位男士因为一位女士美丽的长发而爱上她,如果他是理性的话,那么当他遇到另一个拥有美丽长发的女士时,他也应该同样地爱她。推而广之,他应该喜欢所有拥有美丽长发的女性,这便进入了爱的第二阶段,即喜欢全部美的身体。可是,美的身体并不恒久,随着时间的流逝,再美的身体也不可避免地变老变丑。至此,理性逼使我们进一步追问,到底怎样的美比肉体美更持久?


肉体的美-所有肉体的美-灵魂的美-法律与制度的美-知识的美-美本身

展开
目录

目录

目录

“通识教育丛书”总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谢辞

第一章 情为何物

引言

第一节 爱的对象

1 —柏拉图《会饮篇》

2 —爱是对永恒的美的追求

3 —米兰·昆德拉《宴饮篇》

第二节 爱的艺术

1 —被看轻的爱

2 —存在的孤独感

3 —成熟的爱与不成熟的爱

第三节 “如何爱”还是“爱谁”?

1 —人工智能的爱

2 —弗洛姆式恋爱的限制

3 —爱的两难

小结

第二章 怒不可遏

引言

第一节 愤怒出于无知

1 —愤怒作为一种判断

2 —愤怒是对自身与世界的误解

第二节 愤怒之用

1 —愤怒的工具价值

2 —愤怒的魔法

附录 愤怒以外的魔幻转变

第三节 没有愤怒的民族

1 —因纽特族

2 —处理冲突的方法

3 —没有愤怒=没有冲突?

小结

第三章 悲痛莫名

引言

第一节 悲伤的本质

1 —悲伤的四种特质

2—认知情绪论

第二节 悲伤的起承转合

1 —序列检测模型

2 —库伯勒-罗丝模型

3 —《宠儿》

第三节 悲伤的思考模式

1 —蛮不讲理

2 —悲观

3 —恶性循环

小结

第四章 醋海翻波

引言

第一节 忌妒的认知结构

1 —忌妒作为一种复合情绪

2 —忌妒与羡慕

3 —复合情绪论

第二节 忌妒的行为倾向

1 —自毁倾向

2 —忌妒的起源

3 —认知和视象化需要

附录 基耶斯洛夫斯基《蓝》

第三节 忌妒的男女差异

1 —男女大不同

2 —进化心理学分析

3 —忌妒在现代社会的演化

小结

第五章 毛骨悚然

引言

第一节 处变不惊

1 —假如你没有身体

2 —无所畏惧的战士

第二节 不经思考的恐惧

1 —来不及作判断时

2 —失去判断能力时

3 —判断没有危险时

第三节 天择下的恐惧

1 —恐惧的肉身

2 —情绪表达三原则

3 —恐惧的博弈游戏

小结

附录 为什么人会主动追求恐惧?

第六章 泛恶欲吐

引言

第一节 基本情绪论

1 —跨民族面部表情研究

附录 艾克曼六种基本情绪的面部特征

2 —后续研究

第二节 恶心作为第一防御系统

1 —身体感染

2 —交感法则

3 —灵魂感染

附录 《奇迹男孩》

第三节 道德恶心

1 —位格感染

2 —恶心作为一种道德标准

3 —道德恶心的风险

小结

附录 《入殓师》与恶心的克服

第七章 乡关何处

引言

第一节 情绪是不是一种社会建构?

第二节 Fago

1 — Fago是什么?

2 — Fago不是什么?

3 — Fago是怎样炼成的?

4 — Fago是伊法鲁克族的独有情绪吗?

第三节 依爱/Amae

1 —什么是依爱/Amae?

2 —依爱的形成

3 —依爱丧失与日本少年问题

4 — 依爱是日本独有的情绪吗?

小结

第八章 耻罪交缠

引言

第一节 自我意识情绪

1 —婴儿的情绪发展

2—概念自我与客观标准

第二节 羞耻与罪疚

1 —从《红字》说起

2 —耻文化

3 —罪文化

第三节 耻罪交缠

1 —耻中有罪,罪中有耻

2 —模因

小结

第九章 安知鱼乐

引言

第一节 欲望的满足

1 —快乐热点

2 —愈富有,愈快乐?

3 —快乐水车

第二节 知性之乐

1 —不做快乐的猪

2 —审美的愉悦

3 —幽默式快感

4 —快乐水车下的知性之乐

第三节 幸福之路

1 —你快乐,但你幸福吗?

2 —幸福作为一种后设情绪

小结

结语

参考书目

英文参考资料

中文参考资料(按笔画排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