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环境生态学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1648006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团团,女,1989年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科学博士,环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分析监测与风险评估,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机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新兴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中的吸收和富集机制。近年来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Aquatic Toxicology》《Ecology and Evolu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报》《湿地科学》等国际知名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要涉及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污染与修复和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领域,参与完成国家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10余项,现已有多项科研成果在流域水污染物防控、水质改善和水生态修复、高风险有机污染物去除与降解、村镇综合废水处理与再生等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
内容介绍

  《环境生态学》包括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内容。前半部分主要是理论生态学,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等层次介绍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与理论;后半部分主要是应用生态学,较详细地论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与理论在干扰、退化环境的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生态系统管理,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环境生态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环境生态学》: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一)成层现象
  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动、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植物各有其生活型,其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也各有差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排列在空间的不同高度和一定土壤深度中。群落这种垂直分化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称为群落垂直成层现象。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植物的生活型。动物也有分层现象,但不明显。水生环境中,不同的动、植物也在不同深度水层中占有各自位置。
  群落的成层现象保证了生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成层现象发育最好的是森林群落,林中有林冠、下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林冠直接接受阳光,是进行初级生产过程的主要地方,其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下面各层次。如果林冠是封闭的,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就发育不好,如果林冠是相当开阔的,林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就发育良好。
  以陆生植物群落为例,成层现象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决定地上部分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等条件,而决定地下部分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水分和养分。由此可看出,成层现象是表现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环境条件愈好,群落的层次就愈多,层次结构就愈复杂;环境条件愈差,层次就愈少,层次结构也就愈简单。
  (二)主要层的作用
  多层次结构的群落中,各层次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各层中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也是不同的。如以一个郁闭森林群落来说,最高的那一层既是接触外界大气候变化的“作用面”,又因其遮蔽阳光的强烈照射,而保持林内温度和湿度不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一层在创造群落内的特殊小气候中起着主要作用,它是群落的主要层,这一层的树种多数是阳性喜光的种类。上层以下各层次中的植物由上而下耐阴性递增,在群落底层光照最弱的地方则生长着阴性植物,它们不能适应强光照射和温度、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主要层所创造的环境而生存。由这些植物所构成的层次在创造群落环境中起着次要作用,是群落的次要层,该层中植物的种类常因主要层的结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区别主要层和次要层,完全按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最高的一层是主要层,但在特殊情况下,群落中较低的层次也可能是主要层。如热带稀树干草原植被,其分布地气候特别干热,树木星散分布,树冠互不接触,干旱季节全部落叶,在形成植物环境方面作用较小,而密集深厚的草层却强烈影响着土壤的发育,同时也影响着树木的更新。显然,草本层是在群落内占着主要地位的层次。
  植物群落中有一些植物,如藤本植物和附、寄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于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称为层间植物。随着水、热条件愈加丰富,层间植物发育愈加繁茂。粗大木质的藤本植物是热带雨林的特征之一,而附生植物更是多种多样。层间植物主要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生长发育,而不是普遍生长于所有群落之中,但它们也是群落结构的一部分。
  地下部分(根系)的成层现象和层次之间的关系与地上部分是相应的。一般在森林群落中,草本植物的根系分布在土壤的最浅层,灌木及小树根系分布较深,乔木的根系则深入到地下更深处。地下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围绕着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实现。
  在群落的每一层次中,往往栖息着一些不同程度上可作为各层特征的动物。一般来说,群落的垂直分层越多,动物种类也越多。陆地群落中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往往是植被层次发育程度的函数。大多数鸟类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层次,但每一种鸟有一个自己所喜好的层次。
  水生群落中,生态位要求不同的各种生物也在不同深度的水体中占据各自的位置,呈现出分层现象。它们的分层主要取决于透光状况、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一般可分为漂浮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附底动物和潜底动物等。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就是在同一水体中混合放养栖息不同水层中的鱼类,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学科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第三节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五节 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动态
第三节 种群的调节
第四节 种群关系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群落的组成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景观生态学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
第三节 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第四节 景观的稳定性和变化
第五节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