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有声的左翼:诗朗诵与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第二辑)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32176328
  • 作      者:
    康凌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康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著有批评集《读后》,译有《周作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选择》、《静默》、《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瓶花与匕首》等,论文散见《文学评论》、《文艺研究》、China Perspectives等刊。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社团——中国诗歌会

一种诗歌实践方式——诗朗诵

一次文学运动——新诗歌谣化

一个知识谱系——节奏学

一批诗歌文本


通过对以上要素的考察梳理,本书完成了对1930年代左翼诗歌的某种理论“理想型”的建构和分析:从当时留下的诗论文章和作品书写中,作者试图抽绎出它们所蕴含的历史动力及其在实践中的展开。左翼诗歌对诗歌语言的音响形式的经营,内含着一种身体感官的动员技术,并由此关联着革命主体的肉身经验和情感兴动。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为左翼文学打开了更多的话题空间。


展开
精彩书摘



 跋
本书从动议到完成,是一系列的巧合、乃至意外的结果。
2017年六七月间,我回上海为博士论文继续收集资料,并与金理聊起自己的课题,讲到其中的一部分,计划以声音与听觉为线索,切入中国左翼文学运动,试图激发一些新的讨论的可能性。其时,恰逢他在着手组织“微光”文丛第二辑,他便鼓励我将这一部分内容以比较充分的方式写成单独的著作,加入文丛。“微光”是一套以“批评家集丛”的名头召集起来的著述,在第一辑出版后,已然引起了诸多关于文学批评的讨论,继续推进,也必将带来更多关于同时代人的消息与洞见。在其中忽然掺入这样一本关乎三代以前人事的文学史著作,近乎鱼目混珠,我在忐忑之余,深味这一鼓励背后的提携与情谊,并愿报之以更多的努力。
自确立主题开始,本书的计划内容经历了诸多调整。在最早的设计中,“有声的左翼”确乎试图涵盖更为全面的、包含更多文类与实践方式在内的左翼文学运动。然而,由于左翼诗朗诵材料的丰富和问题的不断延展——或者不如更诚实地说,由于自己的怠惰和拖延,目下所完成的,仅仅是最初计划中的一个部分。(事实上,即便是这个部分,也尚有许多缺漏,关于这一点,我在正文最后一章最后一节有更充分的说明)。结果是,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部诗歌研究的专著。这样一个自找的意外,每每想起,总令自己诚惶诚恐。对于诗歌研究领域,我是完全的门外汉,以这样一部作品闯入其中,将会获得怎样的回应与批评,更是毫无把握。在最初为本书定名时,我特地在“有声的左翼”后面补上了“笔记”二字,意在强调它的仓促与粗疏,虽然后来由于不合体例而删去了“笔记”,但它作为一部尝试之作的定位,依旧是我想在这里特为强调的,我也期待着来自更为专业的学者的教诲与意见。
由于本书正文部分在内容上的单薄,我补入了三篇论文作为附录,对此需要略作一些说明。我对中国现代左翼文学运动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尝试,始于硕士期间对左联历史与组织脉络的考辨。然而这一工作并没有最终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成为我后来的硕士论文,另一些则依旧以笔记与草稿的形式停留在电脑里。2016年中,由于应《上海书评》之约为再版的《懒寻旧梦录》撰写一篇书评,我便以“两个口号”论争为线索,简单地整理了自己对左联内部的“共管体制”及其危机的分析,形成了《“四条汉子”是怎么来的?》一文。如果说我对左翼诗朗诵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或文本分析,那么以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够凸显出始终伴随着左翼文化运动的“组织”问题。
附录中的第二篇《方言如何成为问题?》最早发表在《现代中文学刊》。算起来,它应当是我所写作的第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经过无数大小更动,才总算形成了大体可看的面貌,其幼稚和粗疏可以想见。之所以不揣谫陋收在这里,是因为在关于左翼诗朗诵的话语和实践中,语言的选择、尤其是方言问题的重要性,随着运动的日渐深入而愈发重要。要充分打开这些论述,将要求我在与现有讨论略有差异、同时也是更为广阔的实践脉络和理论视野里,去展开、说明这些材料——而这恰是我无力在本书中完成的。《方言》一文的讨论对象虽然是1949年以后的一场关于方言文学的具体论争,但其中涉及的某些核心论题,尤其是方言、大众化、民族主义及其与再现之权力的复杂辩证,在1930年代的讨论中便已经初露端倪。因而我也希望能以此文,稍微弥补一下自己讨论中的缺失。
上述这两篇文章的研究与写作,自始至终都是在我的导师张业松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对“左翼”的最初的学术兴趣与贸然研究的勇气,正是在张老师指导下的各种训练中——史料阅读、作品原文校核、研究资料编纂、学术著作研读、概念理论的论析释读、外文论著翻译、论文写作与修改等等——生长出来的。在此次请他作序的过程中、在他对序文的修订中,我也再次领会到莫大的鼓励和周到的提点。那么,本书也将一如既往地作为向他汇报的一次小小的功课,等待导师的批评。
在出国以后,我逐渐对声音研究发生兴趣,《广播员本雅明》(后来发表在《热风》集刊上)正是在这一阶段的产物。此文虽然不以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现象为讨论对象,但其中涉及的声音媒介、对听众的动员、能动的、参与性的文化政治及其危机,却都是本书所关照的核心命题。以本雅明的理论思考为中介,我希望展现以声音为切口,重新进入现代性论述的一些关节所在的可能性,及其所能打开的新的空间。
附录三篇文章的写作,各有自身的动机和背景,放在这里,竟也多少都与正文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对话。原因或许是,“有声的左翼”这个题目,恰巧站在了我长久以来的两条兴趣线索的交叉点上,我的博士论文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展开自身的工作。正如业松老师在《序》中所说,本书的讨论是我为博士论文所作的准备的一部分。我的整部博论,则将试图清理20世纪中国启蒙与革命的变奏中,各种各样的“人声”实践形式、发声技艺、声音再现以及声音制作技术被赋予的意涵及其起到的作用。并由此出发,尝试揭示错综的意识形态对立和文化纷争之下的情感动员、身体再造、感官技术的运作机制和政治后果。这些讨论将我们带回到对“有声的中国”的漫长追寻与矛盾往复中。在那里,自鲁迅在中国现代性的起点处对“声之善恶”的思考起,一系列关于“声”的话语与实践便在国族政治、社会运动、文艺形式、生物知识、技术复制的复杂网络里缓缓展开。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乃至我的整部博士论文所能揭开的,仅仅是这一图景的一角而已。即便如此,其中涉及的诸多头绪和线索,业已常常使我感到捉襟见肘。在此,我希望特意感谢我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两位导师,陈绫琪教授和马钊教授。他们不仅允许、支持我选择了这个相对偏门的论题,更以他们的智识和经验,从字词句法的修正到问题意识的研磨,时时校正我的写作方式与研究方向,并在生活乃至志业的思虑上,给予我周全和悉心的指教。他们的包容与倾力帮助——当然,还有deadline——是我敢于以这一论题完成博论的最大动力。
当然,我所得到的帮助远不止于此。就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而言,上海文艺出版社胡远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本书责编胡曦露和余雪霁在校阅时的细心和对我的无限拖沓的容忍,都是应当深致谢忱的。本书初稿完成以后,我有幸得到了多位师友的审慎意见,此外,本书中的部分内容曾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现代中文学刊》和《文学》等刊物上,这些刊物的编辑与外审专家们也在审阅过程中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所有这些帮助与教益都已经融汇在我对书稿的修订中,成为对我的感激的、并不足够的证明。至于在构思、准备本书过程之中、乃至之前的无数会议上下的研讨问答、资料文献的分享与帮助、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辩难、甚或未动笔时所收到的期待和催迫,就更未及在这里一一列出,并给予它们应有的谢意了。
本书的写作,是一系列巧合与意外的结果,而我深知,正是上面这些具体而微的实感,使得意外带来的忐忑与惶恐里,也慢慢渗入了嘤鸣相应的绵长惊喜。一部著述的完成容有尽时,但濡染其中的帮助与情意则无以标定始终。狂风乍起,彗星出现,所有的巧合与意外,都已经在漫长的生活里准备好了自己的出场。
是为跋。

康凌
2019年11月30日
圣路易斯

展开
目录



为康凌序 / 张业松


第一章 绪论:革命文艺的身体技术

第一节 “新的世纪”:时间(又)开始了

第二节 “听觉的艺术”:左翼诗歌的形式问题

第三节 革命如何面对身体?

第二章 诗与声与身

第一节 大众的记忆术:左翼的节奏诗学

第二节 劳动中的身体与节奏

第三章 节奏的谱系

第一节 “生理学谬误”:毕歇尔、胚胎学与节奏的知识型

第二节 声音技术与人种志:诗歌形式如何回应文明危机的生命政治?

第三节 “从生物学到社会学去”:普列汉诺夫的唯物主义艺术起源论

第四章 歌谣化新诗

第一节 “旧瓶”与“新酒”:歌谣的再发现

第二节 《新谱小放牛》:节奏作为媒介

第三节 “封建思想”的幽灵与民族形式问题

第五章 诗的Montage:作为音响的语言

第一节 声音的秩序与意义的秩序

第二节 (无)变奏及其代价

第三节 象声词:“音象”中的双重时间性

第四节 论“杭育杭育”:劳动呼声与身体性团结

第六章 尾声:一种左翼抒情主义?

第一节 左翼抒情主义:革命的言、情、身

第二节 “理想型”和它所没有完成的:一点自我批评


——附录——


一、“四条汉子”是怎么来的?

——《懒寻旧梦录》与左联组织结构的危机

第一节 “四条汉子”与“两个口号”

第二节 谁能将鲁迅“据为私有”?

第三节 “陕北来人”

第四节 懒寻旧梦?

二、方言如何成为问题? 

——方言文学讨论中的地方、国家与阶级(1950-1961)

 第一节 从“五四”到抗战:方言文学讨论的历史前提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地方色彩”的文化政治起源

 第三节 国家与阶级:谁才是“人民的语言”?

 第四节 结论:汉语规范化运动与文学的平等政治

三、广播员本雅明

——新技术媒介与一种听觉的现代性

 第一节 本雅明是怎么当上广播员的?

 第二节 本雅明的广播文献

 第三节 本雅明的广播教育:参与式听众与“判断力的训练”

 第四节 作为“说故事的人”的广播员

 第五节 极权主义政治中的听觉主体

 第六节 世界声像的时代?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