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哲学通史简编
0.00     定价 ¥ 6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8067265
  • 作      者:
    冯契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冯契先生是当代中国为数不多的有着自己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却留下了数百万字的哲学著作,这些丰富的学术遗产,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瑰宝。


展开
作者简介

冯契,中国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界素有南北二冯之说,北为冯友兰,南即为冯契。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41-1944年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受教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著名哲学家。自1944年起,先后在云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纺织工学院、复旦大学任教。自1952年起,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过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和主任,哲学系、哲学研究所名誉主任、名誉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和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上海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冯契先生的两种代表著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的缩编本。出版缩编本的原因一是这两种著作篇幅巨大,共约100万字,对一般读者来说阅读较为吃力;二是便于译成外文,向国外介绍。。这个缩编本把“古代”和“近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自上古至1949年为止的“中国哲学通史”。又由于它是简化了的,贯串其中的通史的线索便 显得更加清晰,使读者易于把握。


展开
精彩书评

以一己之力完成如此鸿篇巨制(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在近年实属罕见。

——冯友兰

先生的许多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书,我都认真拜读过,对我的教学和研究都有很大帮助。但我常想,您的那篇刊于《哲学评论》上的《智慧》可以说对我启发Z大。当然,我走上哲学研究这条道路原因很多,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智慧》一文对我的影响。

——汤一介

上海的一位学者冯契,思考能力很强,对中国问题提出了相当突出的见解。

我认为冯契Z大的贡献之一是“智慧说”,就是把儒家的修身哲学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

——杜维明

冯契先生的哲学是从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冲击、变革与对其反思中提炼出来的。他的哲学思想不但具有丰富的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体验,更具有对自然与社会认识的反思与对此反思的智慧。

——成中英

 


展开
精彩书摘

  三、首次提出辩证法的否定原理
  《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它的“无为”和“无名”思想虽然有合理因素,但把“无为”和“无名”绝对化,认为“无”是世界第一原理。它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静为躁君”(二十六章)。把“无”看作“有”的根源,把“静”看成为动(“躁”)的主宰,这是以“虚静”作为世界本原的唯心主义观点。所以,《老子》的“道”实质上就是一种“绝对精神”。它认为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构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但是,《老子》有很高的朴素辩证法成就。它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合乎规律的运动,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提出否定原理,构成了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老子》以为“道”不能用普通的概念、语言加以表达,在他看来,要如实地表达“反者道之动”,只有采取“正言若反”(七十八章)的方式。例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章),“曲则全,洼则盈,敝则新”(二十二章)等等,都可说是“正言若反”的论断。列宁指出:“一般说来,辩证法就在于否定第一个论点,用第二个论点去代替它(就在于前者转化为后者,在于指出前者和后者之间的联系等等)。”(《哲学笔记》,第224页)《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二章)表达了对事物的肯定的认识中包含着对它的否定。《老子》讲“正言若反”,对一般人都加以肯定的“第一个论点”,如“直者不屈”“生而有”“曲非全”,它用“第二个否定的论点”去代替它,如“大直若屈”“生而不有”“曲则全”等等。《老子》一书列举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先后、善恶、美丑、智愚、损益、荣辱等多种矛盾,认为不论哪一种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联系和转化是恒常的规律,“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恒也”(==三章)。由此,《老子》做出了一般性的概括,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
  《老子》书中包含有不少军事辩证法,但它把军事辩证法提高到一般辩证法。例如,它把“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联系在一起,说明战势的奇与正、社会生活中的善与妖、祸与福都是互相转化的。又如,它把“兵强则灭,术强则折”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联系在一起,并得出结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说明柔弱胜刚强不仅是战争的规律,而且是人类和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从个别的辩证法因素概括出一般的辩证法原理,是《老子》一书的突出贡献。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包含“类”范畴的运用。在这里,“类”范畴和矛盾分析联系着。它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老子》在这里举了造车子、制陶器、造房子三个事例,进行类比,分析了“有”和“无”的矛盾关系:车毅中空,才有车轮的功用;陶器中空,才有陶器的功用;开凿门窗造房子,房子中空,才有房子的功用。通过这样的类比,概括m关于“有”和“无”矛盾关系的原理:“有”给人以利益,是靠“无”起了作用。可见,《老子》运用“类”范畴,在于通过类比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矛盾本质。作为归纳推理,这一章也是“故”范畴的运用。《老子》讲的“故”,除了普通逻辑的意义(即“所以”)外,也往往和矛盾分析相联系着。像这里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都揭示了内部矛盾是事物的动冈,运动即对立双方的相反相成。至于“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二十章)等,则是用“正言若反”的形式,表达了矛盾论点的转化。虽然《老子》并没有把“类”“故”“理”(“道”)作为逻辑范畴考察,但在实际运用上已进入辩证思维的领域。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是半途而废的。它的“反者道之动”,虽然正确地指出了简单的、肯定的论断(正题)中包含着差别、联系和转化,有见于思维从肯定到否定的辩证推移,但它没有再前进。它不知道否定的论断(反题)中还包含着肯定,不知道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第一篇  先秦
第一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第一节  孔子的仁知统一学说
第二节  墨子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一节  《管子》: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
第四节  名家“同异”“坚白”之辩——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
第五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和自然观
第三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
第一篇小结

第二篇  秦汉至清代(鸦片战争前)
第四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第一节  董仲舒和《淮南子》——目的论“或使”说与机械论“或使”说的对立
第二节  王充: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
第五章  玄学与儒、道、释的鼎立
第一节  王弼“贵无”说和裴颁《崇有论》
第二节  嵇康对宿命论的挑战
第三节  《庄子注》:“有而无之”——“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第四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和僧肇的玄学化佛学
第五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唯物主义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
第六章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
第一节  天台宗:“三谛圆融”和“无情有性”
第二节  法相宗论“一切唯识”与华严宗论“法界缘起”——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第三节  禅宗:佛学儒学化的完成
第四节  李筌道教“盗机”说的唯意志论
第五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
第七章  理学盛行和对理学的批判
第一节  周敦颐、邵雍和二程:正统派理学的奠基者
第二节  张载对“有无(动静)”之辩的总结——以气一元论阐发对立统一原理
第三节  朱熹的理一元论体系
第四节  与程朱理学对立的“荆公新学”和“事功之学”
第五节  王守仁的心一元论体系
第六节  李贽的异端思想
第八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相统一的气一元论体系
第二节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的方法
第三节  顾炎武的“修己治人之实学”
第四节  颜元论“习行”和戴震论“知”
第二篇小结

第三篇  近代(1840—1949年)
第九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
第一节  龚自珍:“众人之宰,自名曰我”——近代人文主义的开端
第二节  魏源:“我有乘于物”和“及之而后知”——“心物(知行)”之辩在近代的开端
第十章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
第一节  康有为:历史进化论的提出
第二节  谭嗣同:“冲决网罗”之仁学
第三节  严复的“天演之学”与经验论
第四节  梁启超论“我”之自由和“群”之进化
第五节章  太炎:“竞争生智慧,革命开民智”——社会实践观点的萌芽
第六节  王国维:哲学学说的“可爱”与“可信”
第七节  孙中山的进化理论与知行学说
第十一章  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
第一节  李大钊、陈独秀: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
第二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和梁漱溟的直觉主义
第三节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及瞿秋白的历史决定论
第四节  鲁迅论国民性及其美学思想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贡献
第一节  李达、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步
第二节  熊十力:“新唯识论”
第三节  朱光潜:美学上的表现说
第四节  金岳霖:“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在实在论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事与理的统一
第五节  冯友兰:“新理学”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思想的批判研究
第七节  毛泽东: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历史观与认识论中的“心物”之辩的总结

第三篇小结
引证书目举要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