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英国小说史/季愚文库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0179430
  • 作      者:
    侯维瑞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以时间阶段为经、流派运动为纬,探讨了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内英国小说的沿革。通过对小说这种Z重要、Z流行的文学体裁的观察,来揭示20世纪英国文学所走过的道路。


展开
作者简介

侯维瑞(1943—2001),著名英美文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编委。1943年生于上海,1965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1979年作为国内派遣的首批学者之一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深造,专攻英美文学,兼修语言学课程,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副院长,1985年破格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侯维瑞教授在我国英美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治学严谨、笔耕不辍,1983—2000年,出版了专著、译著多部,发表了论文数十篇,共计200多万字,其中《现代英国小说史》《英语语体》《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英国小说通史》等影响甚巨,屡屡获奖,深受学界好评。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英国小说史/季愚文库》以时间阶段为经、流派运动为纬,探讨了从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一时期内英国小说的沿革,着重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替变化中讨论现代小说创作和理论的发展,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二十多位重要作家的生平传略、创作源流、思想观点、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兼及四十余位有影响的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英国小说史/季愚文库》:
  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若干层次的心理学体系,揭示了人的精神活动的某些方面,对西方哲学、心理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它的致命弱点在于它只看到了人的生物学属性而一笔抹煞了更重要的、决定人的活动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如果性欲是人的各种活动的基本的和强大的动力,那么,人与动物究竟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马克思指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①但是,人不仅仅是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不仅有他的自然性,更有他的社会性;人性不仅有生物学的内容;更具有社会的、历史的内容。任何人都生活在由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中,人性或人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人的社会本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弗洛伊德心理学脱离具体的历史、阶级和社会环境谈论人的本能,把人性降低为动物性,实际上是把人还原为动物。弗洛伊德还用这种抽象的人性来解释人的社会活动和历史发展,这就彻底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泥坑。他将艺术创作单纯看作是作家潜意识的活动与欲望的宣泄,从根本上否认了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泉源,否认了艺术创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弗洛伊德还试图用他的心理学理论解释社会现象,散布战争也是一种向外疏导内部的破坏性以保存自己的怪论;这时,他的唯心主义心理学理论也就彻底地暴露出它的全部荒谬性与反动性。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中对文学创作与评论产生过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弗洛伊德将“力必度”,即性本能的发展从婴儿到成年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男孩自幼就有一种爱母憎父的心理,这种心理随着年龄长大而逐渐消失,但有的男孩迟迟不能摆脱,这种症状称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是古代希腊悲剧《俄狄浦斯》中误杀其父误娶其母的人物,弗洛伊德便用来命名这种爱母憎父的变态心理。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情结与社会、艺术的起源联起来,得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他认为“在俄狄浦斯情欲综合征中同时产生了社会、宗教、道德、艺术的源泉”。与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相对的是女孩子的“伊莱克特拉情结”。伊莱克特拉是古代希腊神话中杀母报父仇的女子,弗洛伊德便用之以命名女孩子那种仇母爱父的变态心理。弗洛伊德这种心理学学说从一开始就受到同时代心理学家的批评,但它对现代文学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弗洛伊德本人就用这种理论解释《哈姆雷特》一剧中哈姆雷特王子迟迟不采取行动为父报仇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哈姆雷特对母亲有“俄狄浦斯”心理。这种性变态心理也成了不少现代小说所要追求表现的题材。
  弗洛伊德心理学对英国现代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性的心理学说几乎是戴·赫·劳伦斯创作的核心和他最重要的几本作品的中心题材。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娅·沃尔夫的小说着力于再现模糊意识的流动,也许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彻底和自觉的运用。
  ……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 现代主义与英国小说

第一章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亨利‘唐姆斯

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延续
第一节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第二节 约翰·高尔斯华绥
第三节 阿诺德·贝内特
第四节 自然主义的余波: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第三章 现代主义的崛起
第一节 约瑟夫·康拉德
第二节 爱·摩·福斯特
第三节 福特·马多克思·福特

第四章 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的结合: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第五章 意识流:对传统小说的彻底决裂
第一节 詹姆斯·乔伊斯
第二节 弗吉尼娅·沃尔夫

第六章 社会讽刺作品
第一节 奥尔德斯·里奥纳德·赫胥黎
第二节 伊夫林·沃
第三节 乔治·奥韦尔
第四节 其他具有讽刺倾向的作家

第七章 左翼进步文学
第一节 无产阶级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工人阶级小说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英国的发展
第四节 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第八章 半个世纪的短篇小说
第一节 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节 几位突出的短篇作家

第九章 其他作家
第一节 几位较有声望的作家
第二节 妇女作家
第三节 历史和战争小说
第四节 通俗小说

结语
附录一 现代英国小说大事年表
附录二 现代英国小说主要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作家作品英文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