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诗学·文本
0.00     定价 ¥ 5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32173587
  • 作      者:
    宋明炜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宋明炜教授的《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诗学·文本》代表了华语科幻理论新高度。

中国科幻的盛世,既是一个文类的成功故事,也是“现实一种”从不可见到被看见的过程。

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形是,中国科幻正以某种奇特的方式,一面开启崭新的黄金时代,一面又同时衍生出了具有颠覆性的新浪潮。面对未知,那个测不准的时刻永远让我们着迷。


展开
作者简介

宋明炜,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传记《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论文集《批评与想象》,英文版专著《少年中国:国族新生与成长小说》,英文版合编文库《转生的巨人:二十一世纪中文科幻小说》。近年来主要研究中国科幻小说,有关这个主题用英文和中文发表五十余篇论文、书评等,部分英文论文翻译成中文、德文、法文、意大利语。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诗学·文本》是宋明炜教授关于华语科幻的主题理论专著,精选其十余年来影响极大的二十篇论述,分为四辑。“创世纪”介绍科幻在新世纪兴起的始末;“科幻诗学空间的开拓”相对主流文学典范,提出理论创新的尝试;“考古学与未来学”探讨科幻叙事前世今生的谱系,以及重写文学史的可能;“中国科幻的广播时代”则纵论中国科幻进入国际场域与影视平台后的光彩与挑战。


展开
精彩书评

科幻小说在晚清风靡一时,到了二十一世纪卷土重来,以更丰富的内容形式,刺激我们的想象,挑战现实局限。宋明炜教授躬逢其盛,观察、记录这一中国文学转折的奇妙节点,表述他的惊喜和期望,并呈现想象世界——和世界以外——的方法。

——王德威

 

宋明炜以燃烧的激情、细腻的诗心、锐利的视觉捕捉中国科幻隐微幽暗的光亮,在新异高远的维度中呈现其动人心魄的能量,对中国科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严锋

 

宋明炜老师敏感地注意到当代中国科幻最激动人心的那些闪光点,又用独特的视角予以分析,以解读这次新浪潮的秘密。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当时把新科幻命名为中国科幻的“新浪潮”,这种命名方式固然是借用了英语科幻文学史的概念,但我后来意识到,英美科幻中的新浪潮有特殊的六十年代反文化背景,例如当时新的创作理念,是要解构科幻黄金时代的史诗叙事。在中国新科幻作家笔下,特别是刘慈欣的小说中,却有一种对于古典主义和史诗传统的回归,这是与英美科幻新浪潮不尽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刘慈欣的作品对于中国科幻的既有传统又有明显突破,并且以“硬科幻”的技术主义精神,塑造出种种后人类的未来图景,这些方面都表现出他对于文类成规的重构与创新。与刘慈欣相比,韩松的创作可能更直接地呈现出类似于英美新浪潮的反文化精神,而王晋康的作品介于两者之间,对科学和人文都有深切关怀。因此,我对自己此前的论述,需要做出的修正是,这里所指称的中国科幻“新浪潮”,虽然是借用了英语科幻的名词,但对于其内涵和发展逻辑的理解,仍应植根于中国文学自身的脉络当中。所谓科幻“新浪潮”,固然有英美新浪潮的影响痕迹,但更主要的特征,是它在中国当代文化中启动的新异的想象力。

    两年前,我被一种激动的心情推动着,开始遍读新科幻作家的小说,沉浸在中国科幻新浪潮创造出的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是由于我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熟悉的现实,但同时也看到一种激发我去认真思考的“异世界”。事实上,后来我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关我们应该如何来界定“科幻”,也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科幻的想象模式为文学带来的新奇的冲击力。

    科幻的定义问题在西方文坛上历来众说纷纭,欧洲写科幻的主要作家(如威尔斯、扎米亚京、恰佩克、赫胥黎、莱姆),大多也是主流文坛认可的作家,科幻是他们描写和思考现实世界的独特角度。恰佩克笔下的“罗素姆牌机器人”是指向未知时空的符号,但也可能代表现实世界中的无产阶级;莱姆笔下的索拉里斯星是人类完全不能认知的智慧体,他的小说呈现出人在面对未知时沟通的困境,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才重新了解自我。恰佩克和莱姆的科幻意象,从来都在欧洲人文思想的内在脉络之中。科幻成为一个独立的、需要加以定义的文类,是它在美国形成自成一格的流行文化之后,所以美国的科幻作家最有给科幻下定义的自觉意识。自六七十年代英美新浪潮科幻兴起以来,比较受到认可的一种看法是,科幻的世界是“认同”与“异质”的组合,理想的优秀科幻作品写出的,是我们可认知的世界延伸出来的“异世界”,它的叙述原则从“认同”开始,最终写出“未知”。当然前提是这种“未知”需要在科学话语(即便并没有真正的科学根据)中展开描述(也就是说卡夫卡写人变成虫子,却不加解释,这不是科幻;而克拉克写拉玛飞船,面对“异世界”深不可测的神秘感,用最精准的科学语言去描述它,这就是科幻)。这种“异世界”的表征,从表面来说可以指外星人、机器人、平行宇宙的世界,但它作用于读者的思维结果,是能够促发读者回归理性的方式,去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如白人与有色人种、帝国与殖民地、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任何异于自我的存在等等。用理论话语来说,这个异世界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转喻”的关系,它无法用我们熟悉的具有宗教启发性或者意识形态说教性的“隐喻”原则去理解,因为它的意义关键所在,是让我们在现实中真正有勇气去面对未知和他者,而不是仅仅用约定俗成的既成道德和文化观念去将未知归化入自己的世界,这结果当然也涉及重新认知自我。这方面最有经典意义的例子,是迪克的小说名作《仿生人是否会梦见电子羊?》(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1968年),其中的“仿生人”形象中同时凝聚着令人恐惧的异质生命力和令人哀伤的人类自我投影。

    之所以介绍关于科幻的当代定义,我是想要说明这样一个基本的看法,即中国科幻在经历过两次繁荣和其间漫长的沉寂之后,只有在最近的新浪潮中才开始以成熟、自觉的方式,来塑造能同时让读者感到认同和陌生的意象复杂、发人深省的“异世界”,也正因为此才建立起更为有力、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表达方式。此前的科幻或者是“同大于异”,像晚清科幻有许多作品都不脱谴责小说的套路,而标为“理想小说”的乌托邦也往往似曾相识,比如当我们跟随贾宝玉漫游文明境界时,似曾相识的感受会最终归纳为对传统的乡愁:甄宝玉治理的原本是儒家的理想国。在新中国的儿童科幻中则几乎少有现实认同的坐标,如郑文光写人类去火星探险,或我们随小灵通漫游未来,那里的一切都不同于熟悉的现实世界,它是纯粹技术性的令人惊奇的科普展示,我们在其中看不到自己,也无从谈到有意义的认同。与此前的这两类作品相比,新科幻的作品更为复杂,是因为新科幻作家在对现实的重现与对异世界的想象之间形成了一种有生气的互动。无论采用寓言还是变形的方式,他们的小说让人能够迅速认识到一个包含着各种焦虑、问题、期冀在内的“现实”;但与此同时,他们的作品更在这个“现实”的边界上延伸创造出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异世界”,那不是简单的小灵通式的新奇技术集合体,而是包含着超越现实、建构理想的各种可能性,促使读者重审理性、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


展开
目录

Part I  创世纪

人民到底需不需要科幻 

弹星者与面壁者——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读韩松科幻小说《地铁》 

中国科幻的新浪潮——命名与阐释 

科幻与我们的世界——《文学》主持人的话两则 

 

Part II  科幻诗学空间的开拓    

再现不可见之物——中国科幻新浪潮的诗学问题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变奏 

在类型与未知之间——科幻小说及其他形式 

科幻文学的真实性原则与诗学特征

从科幻到文学 

 

Part III  考古学与未来学 

《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虚拟的真实与写实的幻象 

火星上的恶托邦——《猫城记》与老舍的故事 

科幻小说的前世今生——French Connection 

后人类问题 

虚拟的乡愁——《香港文学》科幻小辑编后记 

 

Part IV  中国科幻的广播时代 

中国科幻小说是否会梦见新浪潮? 

中国科幻研究的新大陆 

从赫尔辛基到上海——科幻的地图与未来 

时间重新开始了  ——《流浪地球》从小说到电影 

致年轻的科幻读者们——《给孩子的科幻小说》编者序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