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艺术文献集成:法书要录
0.00     定价 ¥ 69.8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34074837
  • 作      者:
    [唐]张彦远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彦远(815—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出身宰相世家,高祖张嘉贞、曾祖张延赏、祖父张弘靖皆担任过宰相。曾任舒州刺史、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寺卿。家藏法书名画甚丰,精于鉴赏,擅长书画,无作品传世。著《历代名画记》、《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该书为中国第一部书学丛集,收入自汉至唐书法理论文章及法书三十四篇,照录原文,另有未见者存目,今日依然为书法理论艺术研究之根据,并对文字和文字学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法书要录卷一

 

后汉赵一非草书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者,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顔、孔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余惧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说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窃览有道张君所与朱使君书,称正气可以销邪,人无其衅,妖不自作,诚可谓信道抱真、知命乐天者也。若夫褒杜、崔,沮罗、赵,忻忻有自臧之意者,无乃近于矜伎,贱彼贵我哉!

夫草书之兴也,其于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趣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但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故其赞曰‘临事从宜’。而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直以为杜、崔之法,龟龙所见也。其扶柱桎、诘屈叐乙,不可失也。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私书相与,庶独就书,云适迫遽,故不及草。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顔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昔西施心,捧胸而颦,衆愚效之,祗增其丑;赵女善舞,行步媚蛊,学者弗获,失节匍匐。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罢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衆坐,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然其为字,无益于工拙,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且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徒善字既不达于政,而拙草无损于治。推斯言之,岂不细哉!夫务内者必阙外,志小者必忽大。俯而扪虱,不暇见天。天地至大,而不见者,方鋭精于虮虱,乃不暇焉。

第以此篇研思鋭精,岂若用之于彼七经。稽历协律,推步期程。探赜钩深,幽赞神明。鉴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析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依正道于邪说,侪雅乐于郑声。兴至德之和睦,弘大伦之玄清。穷可以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平。以兹命世,永鉴后生,不以渊乎!

 

 

晋王右军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平南,即右军叔平南将军王廙也。李式,晋侍中。

 

 

晋卫夫人笔阵图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匪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其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纔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一〕,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陆断犀象。

百钧弩发。

万岁枯藤。

崩浪雷奔。

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颺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颺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昔宋翼常作此书,翼是钟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见繇,即潜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点,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屈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翼先来书恶,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乃读之,依此法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

若欲学草书,又有别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等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复,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泰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不能先发。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遂成书尔。

时年五十有三,惑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可藏之,千金勿传。


展开
目录

点校说明

原书目录

法书要录卷一

后汉赵一非草书

晋王右军自论书

晋卫夫人笔阵图

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传授笔法人名

南齐王特进答齐太祖论书啓

南齐王僧虔论书

宋王愔文字志目三卷

梁萧子云啓

法书要录卷二

梁中书侍郎虞龢论书表

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陶隐居与梁武帝论书啓

梁武帝答书

陶隐居又啓

梁武帝又答书

陶隐居又啓

梁武帝又答书

陶隐居又啓

梁武帝又答书

陶隐居又啓

梁庾元威论书

梁庾肩吾书品论

袁昂古今书评

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

后魏江式论书表

法书要录卷三

唐虞世南书旨述

晋右军王羲之书目

唐李嗣真书品后

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

唐徐浩论书

唐徐浩古迹记

唐何延之兰亭记

唐褚河南拓本乐毅记

唐崔备壁书飞白萧字记

唐李约壁书飞白萧字赞

唐高平公萧斋记法书要录卷四

唐张怀瓘书估

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

唐张怀瓘书议

唐张怀瓘文字论

唐朝叙书录

唐韦述叙书录

唐卢元卿法书录

法书要录卷五

述书赋上

法书要录卷六

述书赋下

述书赋语例字格

述书赋附

法书要录卷七

张怀瓘书断上并序

法书要录卷八

张怀瓘书断中

法书要录卷九

张怀瓘书断下

法书要录卷十

右军书记

大令书语

附录

历代著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