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陕甘宁青旱灾的社会应对研(1644-1949)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9506587
  • 作      者:
    耿占军,等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耿占军,历史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古都学会顾问,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和中国古都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陕甘宁青旱灾的社会应对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本书系统研究了清至民国时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四省区旱灾的影响及其应对活动。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地区的旱灾应对活动,既是一场全民运动,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本书的研究既呈现出当时的时代的特点,也给今天人们的防灾、减灾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国,农业被视为各业之本,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尽管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农业,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的地位却未受到丝毫的影响和削弱。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对农业的发展更是不敢稍有疏忽。

  农业生产是天、地、人三者的统一,人能承天之时、尽地之利、做农之事,就能取得农业生产的丰收。但天时是变化无常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正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自然,所以就难免受到水、旱、风、雹、蝗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以致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极大的灾难。而在诸多的自然灾害中,旱灾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最为巨大,“大旱灾的出现,通常导致田土龟裂、赤地千里;百业凋敝、饿殍遍野”。在封建社会及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抗灾能力是很弱的,故每逢灾害,就有大批的农民流离、逃亡,因饥饿而死的人也不在少数,直接影响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王朝的覆灭。20世纪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各国,自然灾害及其所造成的损失,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如何有效地防灾减灾已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紧迫课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解决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三农”问题,旱灾的应对机制研究就具有典型的标本研究价值。

  从研究的时段来看,清到民国时期正处于我国社会从古代到近现代发展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方面,各级政府对灾荒都非常重视,由灾前备荒措施、临灾赈济措施和灾后补救措施等组成的减灾救荒体系比较系统化和全面化;另一方面,虽然作为中国传统救灾形式的“荒政”依然是救灾的主要形式,但受外国传教士和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具有现代意义的“义赈”应势而生。二者既合作又碰撞,借鉴西方模式的现代新型救灾机制逐步建立,并且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发起的新型救灾活动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民间赈灾主体如外国传教士、本地乡绅等力量的增强,尤其是华洋义赈会的强力参与,以及对现代化交通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利用,凸显了该阶段社会救灾机制的时代性和特殊性。所以,研究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救灾机制,具有时段上的典型性。

  本书“中国西部”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这四个省区除少部分地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区之外,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如陕西南部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陕西中部、甘肃南部及中、东部偏南地区,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陕北、陇北、宁夏大部分地区及青海东部为200—400毫米。而且这些地区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非常不均衡,总的来说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逐步降低,相差悬殊。由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所以这一区域在历史上一直是旱灾的多发区,旱灾对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生活影响巨大。故把“中国西部”作为旱灾社会应对的研究地域,具有地域代表性。

  灾害与荒政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动态关系,即灾害促使政府采取应对措施,而应对措施会反过来对灾害产生消减作用。一些应对措施会发展为稳定的制度设置,如防灾的仓储制度、防旱的兴修水利措施等;当然也有短期行为,如救灾的“异地就食”、减免税赋、发放物资、鼓励救济等。防灾、减灾的关键在于“防”,而要做到这一点,最佳、最重要的途径是对灾害的预测。对历史时期旱灾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就有助于做到这一点。通过对比清至民国陕、甘、宁、青荒政制度,不仅可以找出其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而且可以体现救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过程。总结各级官府与民间社会历次救灾实践,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旱灾的演变规律,深入了解清至民国时期防灾、减灾、救灾的经验教训,为现代政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目标提供借鉴、帮助,以及有效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001

第一节研究意义001

第二节研究的区域范围003

第三节陕、甘、宁、青四省区的自然状况011

第四节清至民国时期陕、甘、宁、青旱灾研究综述 018

第二章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 044

第一节陕西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046

第二节甘肃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054

第三节宁夏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060

第四节青海省旱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064

第三章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影响的多角度分析 069

第一节旱灾的发生与人口的变迁 070

第二节旱灾的发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090

第三节旱灾的发生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102

第四节旱灾的发生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15

第四章清至民国陕西旱灾应对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124

第一节清代陕西官方的救灾措施 124

第二节清代陕西官方的救灾资源调控体系 152

第三节政府主导:民国陕西旱灾应对机制的现代化构建 159

第四节清至民国陕西民间救灾力量的兴起与壮大 190

第五章清至民国甘肃旱灾的应对思想与实践 213

第一节甘肃旱灾应对思想的发展 213

第二节救灾机构与程序的系统化分析 220

第三节清至民国甘肃旱灾应对的措施与实践 226

第六章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禳灾思想与旱灾应对 251

第一节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禳灾思想——以雨神信仰为例 251

第二节清至民国宁夏地区的备灾措施 257

第三节清至民国宁夏地区官方的旱灾救济 280

第四节清至民国宁夏地区民间的旱灾救济 290

第七章清至民国青海旱灾的应对措施与实践 294

第一节清至民国青海官方的应灾机制与实践 294

第二节清至民国青海赈灾中的民间力量 317

第八章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特点与启示 320

第一节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特点 320

第二节清至民国陕、甘、宁、青旱灾应对活动的启示 330

主要参考书目334

后记3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