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淡水渔文化研究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7615560
  • 作      者:
    陈洁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大致地介绍了我国自古以来的淡水渔业文化,重点介绍了当前中国各地的特色淡水渔文化,探讨了如何保护、开发淡水渔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力求通过对淡水渔业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实现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渔民脱贫致富、渔村繁荣发展。

    本书适合作为农业经济、农业文化领域的学者、高校师生、政府工作人员的研究参考用书,也可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行业的从业者提供工作上的帮助和灵感。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洁,1973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农村综合发展、产业经济。主持课题近50项,公开发表论文96篇,17份研究报告被内参转载,获批示7次。出版专著8部,分别为《中国草原生态治理调查》(2009)、《中国村级债务调查》(2008)、《中国淡水渔业发展问题研究》(2011)、《14亿人的粮食安全战略研究》(2012)、《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2016)、《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5)》(2016)、《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78—2012)》等,参编著作6部。获第五届和第七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奖,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称号和农业部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专著《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刘景景,1981年生,女,汉族,山东寿光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渔业经济与政策、农民收入和农村劳动力。主持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5)》。现为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市场预警首席分析师、渔业国际贸易跟踪研究专家。参与撰写的调研报告多次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就渔业经济热点问题多次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


    张灿强,1983年生,男,汉族,山东泰安人,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生态农业与农业文化遗产、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贫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农业部软科学、国家发改委西部课题等15项,先后为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湖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的农业文化遗产挖掘提供技术支撑,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2部,曾获中国农史青年论坛一等奖,现为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着眼于中国淡水渔文化,从淡水渔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等视角,回顾了我国淡水渔业文化与渔业发展的历史,对当前我国淡水渔文化的几种类型进行阐述分析,并分章节阐述我国淡水特色渔业物种、渔具和渔业技术;淡水渔业文化遗产传承;传统特色淡水渔村、特色渔业景观和休闲渔业;淡水鱼饮食与消费文化;传统渔业民间文化(民俗);我国淡水渔业产业文化发展等情况。通过完整研究淡水渔文化,填补渔业经济研究中的空白,并为休闲渔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三产融合发展、渔旅结合、特色村镇发展等提供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淡水渔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我国淡水渔文化源远流长,随着历史演进、渔业生产方式变化、人们对文化功能的需求提升,以及对渔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淡水渔文化又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渔文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征。

    一、 渔文化类型的几种划分依据

    我国淡水渔文化依据其地域(民族)特点、渔业生产方式、价值和功能、文化形态、开发利用程度、产业细分等,可划分为多种类型。

    ……

    二、 南北渔文化的共性与特性

    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是区分不同的社会和群体,地域文化是人文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不同地区、民族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与其他地区、民族有差异的文化。基于淡水渔业这一大的产业背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淡水渔文化有一定的共性,而处于不同的环境下,从北到南,也各有其特性。

    (一) 南北渔文化的共性

    总结南北渔文化形成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南北渔文化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文化的构成要素虽然复杂,但都始于吃穿用度等基本的物质需求。生存需要是淡水渔文化产生的根本动力。在传统社会中,淡水渔文化首先是以渔业为生产的基础,渔业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例如,赫哲族食鱼肉、穿鱼皮,以及因渔业生产需要而沿江河高岗处建筑房屋、制造船只,生产方式始终是决定赫哲族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由生产方式再逐渐衍生出生产文化、生活文化、文体、宗教等其他文化形态,这些文化要素经过融合,才发展成为具有总括意义上的渔文化。

    二是淡水渔文化的形成必须与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渔文化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着必然联系。例如,北方渔民的服饰一般为挡风防寒防水设计。在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为了生产生活方便,北方渔民选择的衣服对保暖性、防水性要求更高,如赫哲族的鱼皮衣既轻便、保暖、耐磨,又防水抗湿,还不会硬化或结冰。而南方渔民的服装则更加宽大、舒适、透气性强,既要方便生产,又要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如太湖渔民一般穿特制的包裤,又名灯笼裤。包裤用厚实耐穿的蓝色土布制作,特点是裆深腰大,裤管肥大,方便起蹲作业,穿着时可将上衣束于裤腰内,这样捕捞作业时渔网篾缆等渔业用具不会在身上挂缠,又可保护上衣不受鱼腥、鱼水的浸润侵蚀。住房方面也是如此。赫哲族传统住房选址上多依山傍水,夏季建在地面上,因河流两岸灌木繁茂,往往建造一次性住房;冬季多为地穴式,住房材料使用河岸常见的灌木干、柳条、桦树皮等。正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千百年来渔民还总结出了各种渔汛鱼类因产卵繁殖等原因在一定时期高度集中在一定水域,这一适于捕捞的时期就称之为渔汛。千百年来,淡水渔民大多利用鱼类产卵形成的渔汛期作业,但这种方式对资源增殖极为不利。

    三是强调协作性、契约精神和包容性。水上作业是一种多人合作的集体行为。渔民们只有相互协作、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在捕捞作业中有所收获,因此这种作业方式培养了渔民们的协作意识和文化。以收网为例,在船长指挥下,二橹放下橹,由大橹一方驱动舢板,靠近网囊时,篙手迅速伸出网篙勾起网绠,大橹撑开虾包,小艄伸开网囊底部的活扣儿,将捕获物倒进虾包,然后扎紧网囊,重新丢进水里。渔船上的活动都要在船长指挥下完成,全体船员需要分工明确、听从指挥、默契配合,这种生产活动性质也决定了渔民的纪律性、组织性很强,按渔民朴素的语言说就是“老大多了要翻船”。同时渔民因为缺少耕地,需要依赖贸易交换来换取日常生活所需,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契约精神。另外水上作业使得渔民的作业空间相对广阔,所到之处也较普通陆地居民更为广泛,渔民们见多识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这种生产生活特点也使得渔民比一般人更具包容性,渔文化也被赋予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内涵。

    (二) 南方渔文化的特性

    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南方渔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南方渔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优越,起步更早。与北方农业相比,我国南方农业开发相对较晚,东汉以后,北方战乱频繁,黄河水患加剧,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农业才有了比较稳定的持续发展。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较好,河湖密布、水源充足,渔业本身发展条件优越。范蠡是北方人,春秋末年他在太湖地区养鱼并著有《养鱼经》,著有另一本《养鱼经》的明代黄省是苏州人。透过养鱼历史这些笔端记载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南方渔业的发达程度和渔文化发迹较早。

    二是南方渔文化秉持了南方的地域特点,相对更加精细化。长期以来南方粮食产量高于北方,人们的生存压力相对较小。“仓廪足而知礼节”,正是得益于较好的物质条件,南方人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文化建设,淡水渔文化也依托于这种地方性格特质,形成了精细化、细腻化的特点。仅以食蟹的餐饮文化为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了一整套精巧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苏沪杭一带称之为“蟹八件”,吃蟹也成了一种潇洒逸致的高雅餐饮活动,晚清时期“蟹八件”甚至演变成了苏州女的嫁妆。而北方的食鱼文化相对粗犷豪放,内蒙古满洲里的全鱼宴的鱼都来自呼伦湖,全鱼宴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10到20个菜组成一桌,而且菜量非常大。

    三是与南方地理资源特色的多样性相对应,南方渔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明显。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也多,文化融合性更强。而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多样,河川众多,交通相对闭塞,少数民族也比较多。基于这种地形多样、水系众多、民族多元的特点,南方地区渔文化相对更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比如,傣族人民喜欢逐水、依水而居,傣族谚语说,大象跟着森林走,气候跟着竹林走,傣族跟着河流走。傣族人极其重视水环境,并形成了传统稻渔文化以及赛龙舟等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渔文化形式。

    (三) 北方渔文化的特性

    一是北方渔文化有显著的“农时”特色。不违农时、因地制宜是北方淡水渔业的重要特点。北方地区四季分明,虽一年四季均可捕鱼,但往往多在春秋两季。北方春季一开河(江),在冰下生活的鱼一个冬天没有进食,腹内杂物几乎为零,是肉质最肥厚鲜嫩的时候,“开江鱼”是东北民间著名的“四大香”之一,开春后捕捞上来的第一批鱼在北方很多地区都被誉为“开春第一鲜”。夏天虽然也可捕鱼,但鉴于夏季鱼易腐烂,且鱼的繁殖期多在夏天,渔民往往不在这个季节捕捞,而是利用这段时间修补渔具。秋季是鱼类较为肥美的季节,也是捕鱼的黄金季节,渔民们会利用各式渔具渔法进行捕捞。冬捕则是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渔业生产特色。赫哲族有一首极富渔业文化气息的《捕鱼节气歌》:“立春棒打獐,雨水舀鱼忙。惊蛰忙织网,春分船验上。清明河流水,谷雨开大江。立夏鱼群欢,小满鱼来齐。芒种鱼产卵,夏至把河拦。小暑胖头跳,大暑鲤鱼欢。立秋开了网,处暑鳇鱼上。白露鲑鱼来,秋分鱼子甩。寒露哲罗翻,霜降打秋边。立冬下挂网,小雪挡冰障。大雪钓冬鱼,冬至补网具。小寒大寒修理船,渔楼肉满迎新年。”

    二是北方淡水渔文化有明显的渔猎色彩。北方的政治、军事活动历来比较活跃,历史上的国都也主要在北方,因此,北方地区的渔文化带有较为浓郁的皇家色彩。在北方少数民族当权的时代,渔文化表现出浓厚的渔猎文化气息。辽朝以来,捕鱼就不再简单是松花江流域百姓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而是王公贵族巡游活动(契丹语称“捺钵”)的盛事之一。清朝以后还设立了以渔猎为主的打牲制度,建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门采捕鲟鳇鱼、东珠等贡品。体型巨大、性情凶猛的鲟鳇鱼备受皇室青睐,每到春节,皇室与达官显贵们必躬亲蒸尝,取“年年有余”之意。皇室遇有婚丧大典,也以进大鳇鱼为祥。鲟鳇鱼不仅是珍贵物产,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清代统治者权力的一种象征。

    三是与冰相关的活动成为北方淡水渔文化的一大特色。北方地区冬季漫长,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水面长期冰封,加上冬季捕鱼有利于产品保存、运输,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冬捕文化。冬捕是自古至今一项全民参与的盛事,捕捞方式多为打冰洞,俗称打“冬网”,还有用“搅拉网子”或钓网拖拉的。查干湖冬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干湖冬捕一般采用冰下拉网、马拉绞盘等捕鱼方式。查干湖冬捕前一般有隆重的冬捕仪式,通过念经咏咒、“查玛舞”、“醒网”仪式、冰上祭祀、头鱼拍卖等活动的开展,冬捕已经成为集民族、民俗、宗教、经济、地方特色等于一体的特色渔文化项目。

    ……

四、 休闲渔业文化一枝独秀

    休闲渔业是一个集渔业、游钓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休闲渔业是将传统的渔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的渔业发展方式中,具体来说是利用水域资源、渔业器械、渔产品等,通过垂钓观赏、游船观光、渔家文化展示和体会等一系列吸引游客的体验式渔业活动,让游客在切身体验和休闲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愉悦身心。休闲渔业是按照旅游业的运营规律进行设计、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将更多的渔文化要素融入到休闲渔业中,也是未来休闲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休闲渔业的发展也是提高渔民收入的方式之一。

    (一) 餐饮渔文化源远流长

    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富庶、繁荣的象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吃鱼,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亲朋相聚,也总是少不了鱼肴的身影。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见,古代人早就把鱼作为珍品。《隋唐嘉话》记载:“吴郡献松江鲈,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古往今来赞扬鱼味美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作为优质蛋白质的获取来源之一,我国烹制鱼类的方法很多,历史也很悠久。尝鱼鲜、吃渔家饭是渔文化中的美食文化在休闲渔业中的重要体现。

    ……

    (二) 观赏渔文化从宫廷走向寻常百姓家

    观赏渔文化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水生动植物生产、欣赏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日益注重生活质量与情趣的当下,观赏渔业成为都市休闲产业的一种。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观赏鱼的养殖和赏玩,并据此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观赏鱼已不再是普通的水生动物,而被人们寄予了某些理想、愿望。

    金鱼起源于我国南方,其祖先是野生鲫鱼,2000多年前在安徽发现了金鲫鱼。南朝梁任昉撰《述异记》,书中写道:“晋桓公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金鱼的养育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后传到上海、镇江、北京、天津等地。明正德年间,北京的皇宫和皇府开始养育金鱼。宫廷金鱼体形短粗,略呈蛋圆,体态匀称、端庄,游动时舒畅自然、温文尔雅,颇有皇家风范,成为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金鱼又被称为“国鱼”。后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养金鱼的,金鱼尤其受到老北京人的喜爱。在中国,金鱼分为南北两大派别: 杭州金鱼和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则进一步发展了金鱼的品种,目前北京金鱼品种仍有几十种。大约16世纪,金鱼先后传入日本、泰国、葡萄牙、美国及东南亚、欧洲各国。历史上,不论诗词歌赋,还是国画作品,也都有对金鱼的生动描绘。金鱼在鼎盛时期曾多达4大类300多个品种。福州是我国重要的金鱼产地,建立了遗传色型稳定的品种群,有80多个品系,形成了很多特色品系和精品金鱼。

    锦鲤也是重要的淡水观赏鱼品种。锦鲤原产在中亚地区,后传到中国。在中国古代,宫廷技师们以培育金鱼、锦鲫的方法筛选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变异品种。在近代,锦鲤又传入日本,现在许多优良品种都是日本培育出来的,锦鲤成为日本的国鱼。锦鲤色彩艳丽、泳姿雄然,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锦鲤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杂,易繁殖,寿命也很长,能活60—70年,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因此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

    (三) 垂钓和游船文化方兴未艾

    垂钓是自古以来人们喜爱的一项高雅、文明、显示身份地位的休闲娱乐活动。我国垂钓文化历史悠久。与以果腹为目的的渔猎活动不同,垂钓是一项充满智慧和娱乐性的活动。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就有骨制鱼钩等钓具,商朝早期遗址中也有青铜制鱼钩的出土。这些鱼钩造型多样,其中有的在钩尖下面磨出了倒刺,多数鱼钩还磨有拴钓线的槽,由此可证明,当时的垂钓活动已具有较高水平。《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记:“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说明姜太公是垂钓江湖的隐士。古时的钓鱼多是特权阶层、达官贵人或隐士、文人等用于休闲鱼类或陶冶情操的活动。文人墨客们也留下不少关于钓鱼活动的诗词、字画、典故等,显示出古人对垂钓这一优雅逸致活动的描绘和艳羡,如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优美意境,郑板桥“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的闲逸,司空曙《江村即事》中“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的幽寂遒美。此外,对垂钓活动的描绘还体现在绘画、陶瓷、雕像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渔文化风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多,垂钓者群体越来越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爱好垂钓的人不仅可以在专门的渔具商店里获得垂钓用具、鱼饵等,垂钓还成为群体性活动,垂钓者有自己的俱乐部、协会,还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赛事等,也有相关的专业杂志、专业网站等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水上交通工具众多,在不同地域,船的形态、功能和体验又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游船文化。游船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埠船、画舫、明瓦船等。船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通和接驳,埠船一般一天就可以往返一趟。在浙江绍兴,有一种俗名“梭飞”的“明瓦船”,即在船的两扇定篷之间装一扇半圆形的遮阳篷,三扇篷的木格子上嵌着一片片一寸见方的薄蛎壳片,既避雨,又透光。大一些的明瓦船可容人直立,舱内可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这种船曾被鲁迅称为“文人的酒船”。画舫就是装饰华丽的小船,供人们在水上荡漾游玩,观赏水中及两岸的景观,以及用来宴饮等。随着经济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船的交通功能逐渐淡化,各式各样的游船多数被人们用作观光体验之用。除此之外,游船文化还体现在一些民间竞技活动上。如赛龙舟这一典型的民间传统水上体育项目最初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地方节庆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些少数民族也在节日里赛龙舟,以此纪念本民族的英雄人物或者是庆祝丰收。这些竞技活动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渔文化,也让参与者或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渔业知识和文化。随着休闲产业的发展,游船文化也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我国淡水渔业发展历史与渔文化演进

  一、历史上的渔业生产和渔文化发展演进

  二、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渔业生产的进步和渔文化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和渔文化的多元发展

第二章  我国淡水渔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一、渔文化类型的几种划分依据

  二、南北渔文化的共性与特性

  三、捕捞渔文化和养殖渔文化并存互补

  四、休闲渔业文化一枝独秀

  五、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交相辉映

  六、渔文化传承和产业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淡水渔业物种资源、渔具和渔技

  一、我国淡水渔业物种资源丰富

  二、我国淡水渔业工具多样

  三、我国渔技渔法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章  我国淡水渔业饮食文化

  一、淡水渔业饮食文化的源流

  二、淡水渔业饮食文化的表现和特点

  三、淡水鱼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传统渔业民间文化

  一、信仰和神话

  二、文物古迹

  三、渔文化节庆

  四、文学与艺术

  五、传统饮食

  六、人文风情与禁忌

第六章 我国传统淡水渔村和特色渔业景观

  一、淡水渔村的发展和变迁

  二、淡水渔业特色景观

  三、淡水渔村和特色淡水渔业景观保护与开发

  四、淡水渔业特色景观保护与开发的经验

第七章  我国淡水渔文化遗产传承

  一、渔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二、我国淡水渔业文化遗产调查

  三、我国淡水渔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四、我国渔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中国淡水渔业产业文化

  一、淡水渔业产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二、淡水渔业产业文化在特定产业中的表现

  三、物质与遗产:浙江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与推广

  四、传统与行为: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的发展

  五、理念与文化:浙江千岛湖有机“淳鱼”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