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2018 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9824271
  • 作      者: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其作者来自各个人文艺术领域,文章内容多角度、多层次,情绪各异、色彩纷呈,具可读性。
2. “2018·北京文艺论坛”的主题是:“历史与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契合时代,且论坛邀集国内文化文艺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者进行交流研讨,此书有很深刻的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于1950年,是中共北京市委领导的由全市各文学艺术家协会、各区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市属的产业(局)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2018年北京文艺论坛的论文集。此论坛以“历史与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为主题,重点探讨文艺创作、艺术表达与时代变迁之间的理论命题。且本书的作者多为一线从业人员,有文学、戏剧、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民间文艺、曲艺、杂技、影视等行业的研究者、创作者和院府教授。可从他们的文章中体会出“2018·北京文艺论坛”的光影。

展开
精彩书摘

北京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当然也无可非议地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北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这个伟大的传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将近百年的北京作家,他们内心强烈的国家民族关怀,对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态度,使北京的文学气象宏大而高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始,散居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作家聚集北京,或从事专业创作或担任文学领导职务。丰厚的文学人才资源在北京构筑起了独特的文学气氛: 所谓“文坛”,在北京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在这个专业领域内,竞争构成了一种危机也同时构成了一种真正的动力,特别是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这是为数不多的随处可以畅谈文学的城市。这是北京的优越和骄傲;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使北京作家有了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学条件,各种文学信息在北京汇集,不同身份的文学家以文学的名义在北京相会,国内外的文学消息和文学家的彼此往来,使北京文坛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视野和气氛。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都因其对社会和现实世界的敏锐感知和宽广视野,因其不同凡响的万千气象而备受瞩目。它引领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它制造潮流也反击潮流,它产生大师也颠覆大师,它造就文化英雄也批判文化英雄……北京是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学发动机和实验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就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缩影。通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北京文学地理的走势与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北京先后涌现出了王蒙、汪曾祺、林斤澜、宗璞、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谌容、李陀、张洁、霍达、凌力、张承志、陈建功、史铁生、郑万隆、刘恒等一大批文坛著名作家。他们的文学成就不仅写进了不同版本的文学史,重要的是他们仍有力地昭示后来者的文学方向: 他们是中国文学巨大的变革势力——他们引领了中国文学走向了新时代;他们是中国文学的守成力量,——他们对文学的神圣感一成未变。正因为有了过去的他们,当下北京的文学地理才如此的纷繁和丰富。作协、高校、鲁迅文学院、北京老舍文学院、北京十月文学院以及文学专业研究机构、各大文学专业出版社、文学报刊、文学网站等,汇集了北京文学生产、评论的主要力量。这些机构的设立,是举国办文学的实例。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北京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从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

北京作协至今仍是全国实力最为雄厚的作协之一。张洁、陈祖芬、刘恒、曹文轩、张承志、叶广芩、邹静之、毕淑敏、刘庆邦、解玺璋、林白、宁肯、周晓枫、荆永鸣、星河、晓航、凸凹等,都是北京作协的专业或签约作家。“大北京”的观念,极大地拓展了北京的文学疆域,它让那些在京的、体制内外的“外省”作家同样有归属感和依托感。2017年10月,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的“十月签约作家”计划在十月文学院本部佑圣寺举行。北京出版集团现场启动“十月签约作家”计划,九位全国知名作家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正式签约,成为首批“十月签约作家”。其中阿来、叶广芩、红柯、关仁山都不是北京本土作家。政策的包容性也几近北京文学的一个隐喻——这些作家的题材、体裁、人物和故事,其丰富性远远超越了北京的地域性;因此,近年来北京作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为北京文学界带来了殊荣。谢冕先生指出: 在曹文轩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既有北大的独立思想,也有正义和善良。不管文坛风云如何变幻,他始终不为潮流所动,一直坚持自己对文学的信念,并且身体力行。曹文轩教授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持,数十年磨一剑,以唯美的文学理念和写作手法,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写作高度,今天终于结出了硕果,这是对曹文轩老师勤奋的奖赏,也是对中国文学的奖赏”;叶广芩、林白等加盟北京作协,提高了北京文学的综合实力创作题材及样貌的多样性;解玺璋的《梁启超传》《张恨水传》在学界和读书界引起极大反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解玺璋写《梁启超传》,显然也是面对当下的社会问题。他说“在这本书里能看到梁启超对子女人格的培养,对改良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从而反思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比如当下的中国人有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可谓极其荒唐,孩子从零岁开始赛跑,却忽视人格的培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知识分子书读得多,但心灵很脆弱,经受不住风波。我们再看看梁启超对其九个子女的教育会发现,他运用了很多现代教育理念,既有中国传统对人格的关注,也有西方对自由的认可。他推崇挫折教育,对待子女的婚姻、对学生徐志摩的婚姻,既强调爱情的自由,又强调婚姻的责任性”;宁肯的非虚构文学《中关村笔记》,以陈康、柳传志、王志东、王选、王永民等科技各领域的先行者为主角,展现了中关村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重塑价值的进程,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他将小说创作的经验移植到非虚构写作中,为非虚构人物和中国故事的书写积累了新的经验。

作家进高校是新世纪文学的一大景观。包括莫言、余华、格非、刘震云、阎连科、苏童、梁晓声、欧阳江河、西川、张悦然等著名作家,先后入驻或调入了清华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这些作家入驻大学,不仅为大学带来了浓重的文学气氛,同时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多种可能性。张清华教授认为:“驻校作家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走形式,更不是让驻校作家为高校脸上贴金,而是要推动原有教育理念的变革、推动教育要素的结构性变化,使写作技能的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和机制,以此推动教育本身的变革。”入驻高校的作家大多是国内外著名作家,他们在高校的存在,不只是一个象征,而是一种真实和巨大的影响;在北京各大文学机构任职的作家,是北京文学重要的力量。他们虽然业余写作,但他们因自己的创作影响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徐坤、李洱、邱华栋、温亚军、徐则臣、付秀莹、计文君、晓航、王凯、石一枫、文珍、马小淘、刘汀、孟小书等,已经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文学批评是北京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文学馆在京的历届客座研究员李云雷、杨庆祥、岳雯、霍俊明、饶翔、刘大先、刘艳、陈思、徐刚、丛治辰、李蔚超、宋嵩等,形成了北京文学批评的新势力,当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新势力的一部分。他们以新的批评视野和新的文体形式表达着他们对当下中国文学新的理解。

 

展开
目录

历史与未来: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文艺 2018·北京文艺论坛

守正创新的文学之城——北京文学四十年  孟繁华

观照现实,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十个新情况  董江波

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的品格、特色、经验浅析  李朝全

文学创作的三维度  凸凹

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的文化前提  张慧瑜

北京,请再引领一次电视剧新潮流  曾庆瑞

当前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在地性”思考  卢蓉

历史与未来: 对中国话剧创作现状的反思  胡薇

观念革命与历史实践——中国话剧改革开放四十年  高音

从影响的焦虑到贝克特的目光——外国戏剧在中国四十年扫描  颜榴

与时代同行的北京杂技  郭云鹏1

当下首都舞蹈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发展  金浩

新时代网络音乐评论与研究的价值论域  丁旭东

蔡元培的美育蓝图及其对国立美术学校创办的推动  曹庆晖

“长城”的开放意涵  邹文

中国当下摄影创作中的普遍性问题与应对策略  唐东平


当代文艺的创新与发展
2018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读书研讨班暨京沪青年文艺评论家座谈会

一部关于京杭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评徐则臣《北上》  丛治辰

当我们在谈论丁西林的时候在谈论什么  戴晨

新时代文艺的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文艺思想要论  高永亮

《三体》: 大荒山寓言  黄德海

“格物致知”小议  蒋原伦

“戏”与“戏评”两问——由桂剧《破阵曲》说开去  景俊美

时空中的“英雄主义”  李亚祺

出离与回归: 大众文化和传播视角下的网络剧创作  王文静

校歌文化新思考: 创作空间与传播意识  魏晓凡

文体与批评——兼谈翁氏剧评的几个特点  解玺璋

逃离,或无处可逃——青年写作的一种主题  徐刚

我所热爱的和我所厌恶的  许苗苗

从《无间道》到《无双》: 新世纪香港电影的文化身份转型  薛静

时光不老,情谊绵长——叶广芩老师和她的《耗子大爷起晚了》  亦可

得罪与好恶   张定浩

当我们看《流浪地球》的时候,我们在看些什么   章颖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