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607741
  • 作      者:
    齐文远,杨柳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齐文远 1956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哥本哈根大学犯罪学年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司法部项目等,获司法部优秀法学科研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钱端升优秀法学研究成果等奖励。


  杨柳1979年出生,湖南湘潭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等,获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近来,网络犯罪成为刑法理论研究和关切的重点问题。网络犯罪研究视角的不同及研究对象的差异,使得如今关于网络犯罪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网络犯罪的不断演变,推动了网络犯罪研究的不断进化,刑法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需要主动关注与回应变动中的网络犯罪,并作出精准处理。基于此,本书尝试从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典型案件、部分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防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入手,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将网络犯罪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网络犯罪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犯罪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 ◎003

一、网络犯罪的基本演变 ◎003

二、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之间的关联 ◎013

第二节 刑法意义上的网络犯罪 ◎015

一、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015

二、网络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020

三、网络安全刑法规制之根本 ◎021

第三节 网络犯罪研究之意义 ◎024

一、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密不可分 ◎024

二、网络犯罪研究的国际层面意义 ◎030

三、网络犯罪研究的国内层面意义 ◎033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刑法》修正

第一节 网络时代《刑法》修正的基本特征 ◎043

一、《刑法》历次修正以犯罪化为主 ◎043

二、《刑法》修正体现了轻缓化的趋势 ◎045

第二节 网络时代《刑法》修正的基本目标 ◎047

一、《刑法》修正的目标选择 ◎047

二、《刑法》修正目标的确定 ◎052

第三节 网络时代严密刑事法网的路径选择 ◎053

一、造法与释法的博弈 ◎053

二、释法优于造法 ◎054

三、对刑法功能泛化的省思 ◎062

四、由“立法中心主义”迈向“释法中心主义” ◎067

第三章 网络平台提供者的刑法规制

第一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的根源 ◎076

一、快播公司是何种性质的网络平台提供者 ◎076

二、快播公司存在“传播”行为吗 ◎080

第二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之根据 ◎083

一、网络平台承担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 ◎083

二、何种网络平台可以承担刑事责任 ◎085

第三节 刑法规制网络平台之根本 ◎087

一、刑法规制网络平台的教义学进路 ◎087

二、不作为应是网络平台承担刑事责任的教义学依据 ◎090

第四章 网络诽谤犯罪的教义学分析

第一节 “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入刑”面临的质疑与回应 ◎101

一、面临的质疑 ◎101

二、笔者的回应 ◎102

第二节 客观处罚条件的体系定位 ◎110

一、客观处罚条件体系定位的基本争议 ◎110

二、客观处罚条件的合理定位 ◎112

第五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及其挑战 ◎119

一、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界定 ◎119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表现形式 ◎124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威胁挑战 ◎127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现状及其缺陷 ◎133

一、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对策 ◎133

二、当前举措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之不足 ◎139

第三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治理 ◎144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网络恐怖主义 ◎144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网络恐怖主义治理路径 ◎148

第六章 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

第一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状况 ◎161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161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制现状 ◎164

第二节 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认定 ◎168

一、刑法意义上的网络诈骗行为 ◎168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具体认定 ◎171

第七章 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应对

第一节 人工智能犯罪的现状 ◎184

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 ◎184

二、人工智能的犯罪风险 ◎187

第二节 人工智能犯罪对刑法基本理论的冲击 ◎190

一、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刑事责任主体存在争议 ◎191

二、人工智能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成为问题 ◎195

三、人工智能犯罪对其他基本理论的冲击 ◎199

第三节 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规制 ◎203

一、人工智能犯罪的基本类型 ◎204

二、“工具利用型”犯罪:利用者或使用者承担刑事责任 ◎210

三、“技术缺陷型”犯罪:设计者与制造者承担刑事责任 ◎218

四、“人工智能自主型”犯罪:人工智能承担刑事责任 ◎224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3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