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大乘玄论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6085601
  • 作      者:
    邱高兴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大乘玄论》是了解三论宗以及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论著。

展开
作者简介

邱高兴,一九六六年出生,哲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佛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哲学年鉴》特约编辑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大乘玄论》一书涉及了三论宗的所有基本概念,如二谛、八不、中道、佛性、判教等,是三论宗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是《大乘玄论》在理论上的重要之点;另一方面,吉藏善于辩论,加上当时学派林立,因此在其《大乘玄论》中保留了许多有关成实师、毘昙师等派别的思想资料。这些派别的思想因著作佚失或仅有口头之传授,因而到后来,人们就难详其学说之脉络了。幸而在《大乘玄论》中保留了这些资料,为后人理解当时之佛学全貌,提供了一个参考,这就是《大乘玄论》之数据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穷其一生之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因此之故,有“精选”之举。

星云大师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对经典进行注、译,包括版本源流梳理,这对一般人去看经典、理解经典的思想,是有帮助的。

——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任


星云大师常常说,佛学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的。

这套书推动了白话佛学经典的完成,我个人请了一套,作为传家之宝。

——依空法师,佛光山长老,文学博士,印度哲学博士


如何来做一套适合当代人阅读的佛教的经典,是星云大师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能够为现代的社会,提供佛教的智慧,提供阅读佛法的方便。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精选了很多篇目,是能够把佛法的精要,比较全面的给与介绍。

——王志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宗教协会副会长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释二谛名。……现在我们来看真俗二谛,它们是佛教化的二种教门。如果从主观言语表达方面来说,则有二谛之说;如果从言语所表达的客观的对象来看,则只是一谛,所以说言教二谛并不只是以考察真实为其义的。但如就二于谛而言,它只考察真实,以真实为谛之义。如果就随缘教化方面理解二教谛的话,就有多种意义;如果从谛为真实之理方面理解二教谛的话,二教谛表明的是不二的道理,二教谛也就只具此义,这就是“谛”的含义。从名称方面来解释二谛的话就是如上所论。

如果依意义来解释谛的话,谛以不谛为其意义,这是从总的方面看。如果从横向看的话,谛是以诸法为其意义的,比如以真俗二谛来看,俗谛以不实和空虚为其含义,俗谛又以真实为其含义,俗谛还以不俗为其含义。反过来说,从真的角度看亦是如此。

 

立名第三。三门分别,前辨立名,次辨绝名①,后辨借名②。立名者,不真不俗,亦是中道。亦名无所有,亦名正法,亦名无住,此非真非俗,无名今假为立名,此名以无名之所立名。

第二、辨绝名。……今明以四句辨之:一者俱绝,二者俱不绝,三者真绝俗不绝,四者俗绝真不绝。所言二谛俱绝者,二谛皆如,奈得皆不绝?二谛俱不绝者,得是如相,名为如来,得是二如相,所以皆不绝。又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大论》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檀即有,第一义悉檀③即无,真如实际等,于第一义悉檀即有,世界悉檀即无。”此名字互有互无,故知二种俱绝俱不绝。三者真绝俗不绝,此文即多。经云:“以世谛法故说,非第一义。”四俗绝真不绝,如言生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非不生亦不可说,四句皆不可说,即是绝名。

第三、论借名,就借与不借故,是绝不绝耳。若二谛俱绝,即是两种皆借名;二俱不绝,即相与不借。……经又云:“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无实,故言绝;但有名字,故谓为借。

 

①绝名:依吉藏解释,有名无实即为绝名。

②借名:依吉藏解释,虽有名无实但却有假名,即借名。

③悉檀:梵语Siddham,即成就之义。

 

第三,讲“立名”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三个方面:首先从立名角度看,其次谈绝名,第三讲借名。所谓二谛之名字,既不是真谛亦不是俗谛,而是中道。也可以说是无所有,亦可以说是正确之道理,亦叫作无住,它既非真谛亦非俗谛,本来无名,今先暂时给它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是以无名为名的。

第二,从绝名角度看。……我们用四句话来分析这个问题:一,二谛都有名无实;二,二谛都非有名无实;三,真谛有名无实而俗谛不如此;四,俗谛有名无实而真谛不如此。所谓二谛都有名无实是因为二谛都是阐述空的道理,既然如此,二谛怎么会不是有名无实?所谓二谛都不是有名无实者,是因为二谛得真如之理,名为如来,而又有二种真如相,所以二谛又都不是有名无实。另外从佛常依二谛说法来看,《大智度论》说:“像瓶子、衣服这类东西,世界(俗谛)成立其就有,第一义(真谛)成立其就无,真如真理在第一义成立时就有,在世俗世界成立时就无。”这就是说二谛互有互不有,由此也知二谛既假名无实又非假名无实。三者关于真谛是假名无实而俗谛非如此的问题,论述很多。如经中说:“因为世谛是针对外法所说,而第一谛不是这样。”四者俗谛假名无实而真谛非如此。比如讲生不能说,不生也不能说,生不生也不能说,不生非不生也不能说,这四句话都不可说,就说明世谛是假名无实。

第三,论述借名。所谓借与不借,实际上就是绝不绝的问题。如果二谛都是绝名,亦就是说二者都是借名;二者都不绝,即说明二者都非借名。……经中又说:“所有一切法,都只有假名。”如果有名无实,就叫作绝名;如果就其有名字而言,就叫借名。

  

    

   

展开
目录

题 解 001

经 典 009

1 卷一 011

2 卷二 056

3 卷三 084

4 卷四 138

5 卷五 174

源 流 195

解 说 2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