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
0.00     定价 ¥ 1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1124651
  • 作      者:
    王承军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一、先生年谱之编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时门人郑可经编《四益馆经学四变记》,先生序云:“近着书逾百种,恐久而散佚;又知己辽隔,或仅闻鄙说,未详大旨之所在。因属及门,条例旧文,附以佚事,编为四卷,聊以当年谱耳。”后郑氏尝欲编先生年谱,以故未果。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先生去世,孙廖宗泽为编《六译先生年谱》《廖氏学案》两种,今仅存年谱,藏重庆市图书馆,收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儒藏》史部《儒林年谱》第四十九册,又见舒大刚、杨世文主编《廖平全集》第十五册。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姜亮夫始编《四先生合谱》之梁启超及先生部分;二十七年戊寅,乃有合谱之意;至三十八年己丑,书成作叙;然今正谱散佚,仅存叙录。后先生女廖幼平编《廖季平年谱》,乃就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而成;婿李伏伽编《年谱补遗》,亦补《六译先生年谱》之缺。是今日所见先生年谱皆本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或订其失,或删其繁,或补其遗,而无集大成者;小子不敏,驽力从之,成此长编。
  二、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初本《廖季平年谱》,复以《六译先生年谱》《年谱补遗》增订,再据先生着述、诸家记载、晚清民国以降报刊订其失、补其缺、增其遗,而成初稿。在此基础上.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廖平全集》补初稿之缺之遣。
  三、为便于读者检核、查阅,《长编》引用先生着述凡见于《廖平全集》者,皆注明全集册数、页码,然所引资料皆与原刊、原文覆核,改动之处不一一注明,读者可自行查阅原刊、原文;凡未见于《廖平全集》者,一本原刊、原文,且注明出处,以便覆按。
  四、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时间下限止于民国三十八年,即先生去世后十七年。
  五、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凡分九卷:卷一家世师承、卷二早年求学、卷三肄业尊经及初变、卷四二变、卷五三变、卷六四变、卷七五变、卷八六变、卷九谱后。如此分卷,既遵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成法,亦附编者考见;六变起止殆不尽同《六译先生年谱》,亦不尽同时贤。然藉此以考先生生平事迹、学术履历、思想历程则尽同。
展开
精彩书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
  月日瀚白,季平大兄足下:瀚不佞,阔别三年,学弗加益,每接高谭,辄增慙悚。足下以古圣遐远,大义久乖,慨欲继绝扶微,存真剗伪,甚盛甚盛。瀚经术荒浅,无足比数。顾于尊说,窃有未安,敢略陈其愚,以求教益。
  周道既衰,孔子以《诗》《书》六艺设教,受业之徒,各以性之所近,转相流衍,其于夫子之道,固已不能无稍歧互,如《檀弓》所记曾子、子游之事是也。二子者,皆门人高弟,尚犹相戾,况后之不及圣人之门,而徒守遗经者,其亦安能尽合哉。夫五岳分形,竝极于高;四渎殊源,成就于深;三代异制,共臻于盛。故君子之为学也,唯求其是,譬之货殖,或以盐,或以铁冶,或以畜牧,或以丹穴,其操术有不齐,致富则一也。彼夫老、墨、名、法诸子杂家,言之路驳者多矣,而通方之士,犹有取焉,奈何皆为诵法洙泗,乃妄分畛域,横相訾警,非庄生所谓大惑不解者与。今足下为《今古学考》,有孔子晚年论定之说,嘻,其异矣。今文家于西汉皆列学官,然大小夏侯,同受《尚书》,胜既非建“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亦非胜“为学疏略,难以应敌”。严彭祖、颜安乐俱事眭孟,质问疑义,各持所见,其纷然不一也如此,孰为有师法邪,孰为无师法邪。足下崇今槟古,果将何以适从哉。且其所谓家法者,即当时之功令焉耳。彼欲邀求博士,自不能不笃守师说,诚禄利之路然也。是以马融指博士为俗儒,何休亦诋古文为俗学,是犹世之工辞章者,与夫科举之士更相笑耳。方今功令,十三经注疏与宋元注四经竝重,足下欲远遵西汉功令,胡不遵本朝功令乎。此其舛矣。昔王伯安讲良知,作《朱子晚年定论》,已为舞文之书。兹更邮而相效,加诸孔子,可乎哉,可乎哉。抑瀚所最不解者,足下谓《王制》为今学之祖,两汉经师均不识此。夫表章《王制》,乃足下独创之见,前人何由知之。卢植据《史记》,以《王制》为孝文博士作,近孙季仇力辨其诬,姑勿论。而瀚疑《王制》者二事:简不帅教,黜归田里可也;放流之刑,舜所以罪四凶,若庠序造士,何至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又四诛以听,与附从轻、赦从重之义不合,非仁人言也,矧日孔子法乎。或因《易纬,乾元序制记》有“文王称王制”一语,遂定为文王作,则更非瀚所知已。又足下谓史公不见《左传》,而《周礼》为莽、歆伪书,瀚亦未敢附和。《史记》述十二诸侯事,多本《左传》,唯往往捃摭异闻,故不免抵牾,况《年表序》中明分《左氏春秋》与《国语》为二,安得谓《左氏春秋》即《国语》邪。《孔子世家》言狩大野获麟,亦今文所无,尤可证。《韩非子》载楚灵弑郊敖,以为《春秋》记之,其文廑见《左传》,而《楚策》作“孙卿谢楚相书”云云,是其授受之故,洵未可诬,其不出天汉以后明矣。《周礼》一书,从来疑信参半,然必日莽、歆所为,终无定谳。莽引《尚书》《春秋》为居摄即真之据,诵六艺以文奸言,莫此为甚,岂特缘饰《周礼》乎。是书虽晚出,其制度典章非尽无考见,凡汪容甫《周官徵文》已详者,不复赘。六官之设,虽不见它经,然《大戴礼记》有之。又《管子》傅黄帝六相,唯以司马属秋,义少别,然正足审其沿革之由,不得反援以排之也。学者离全经久,遗文放失,茫昧难徵,与其过废,毋宁过存,故虽东晋《古文尚书》,伪迹昭着,或者犹不欲黜,盖其慎也。若夫尚论而心知其意,是在信古阙疑之君子矣。至于力攻郑君,论亦非是。康成之学,博大精深,为两汉冠。自王肃、虞翻、赵匡辈,未尝深究本原,妄加驳难,其气力不翅什伯今人,究于郑君何损豪末乎。然经义深广,靡得悉穷,虽在大贤,谁能无失。且所注既多,或有先后不同,彼此互异,补苴罅漏,紧来者是赖。近世尊奉高密,每义有未衷,不惜援引傅会,屈经以从其说,殆有如王邵所讥“宁道孔圣误,讳言郑服非”者,是诚过矣。苟必刻意矫之,若姚际恒、魏源之大言非毁,其庸有当乎。况混合今古,固未足为病。汉氏诸儒,颛门传受,抱残守缺,是其所长,胶固趁通,道乃郁滞。郑君崛起,实综其全,注《古文尚书》则采今文说,笺《毛诗》则参稽齐、鲁、韩,囊括网罗,一洗前师之陋。善夫,陈左海日:“守一先生之言而不敢杂,此经生之分也;总群师之言,稽合同异而不偏废,此通儒之识也。”焉可诟厉之哉。且夫六经之书,并包三才,大小毕具,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贵能致其用也,何必尽同。不薪为此,而务胜人,新新焉以张徽志、争门户,于圣人垂世立教之意,不已倜乎远哉。至决别群经,悉还其旧,诚一大快事。虽然,吾生也晚,冥冥二千余载以迄于兹,何所承受取信。虽欲私行金货,定兰台泰书经字,以合其私文,且不可得,徒支离变乱,而卒无益于圣经,奚取纷纷为也。瀚承足下知爱,有所疑不敢畜,言多未当,勿吝指摘。或遂置之,以示不屑之教诲,亦无愠焉。交好之情,要不以此易也,惟足下亮之。瀚再拜。(《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一〇八六一一〇八九页)
  此戊子年在成都所作,曾经黎藐斋先生刊入《续古文辞类纂》中,为钞胥颠倒错乱,几不成文,迨书成,藐老已病,未能校正。今季平所学日新,余虽荒落,亦渐变旧说,姑录于此,以质海内学人。自记。
  ……
展开
目录
凡例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一 家世师承
《会试朱卷》家世师承表
家世
廖氏姓氏考
入川始祖廖万仕
父廖复槐
母雷贞慈
族叔廖复权
长兄廖登墀
次兄廖登梯
三兄廖登楼
五弟廖登松
师承
曾志春
张之洞
钱宝宣
钱保塘
伍肇龄
王闓运
谭宗浚
丁宝桢
朱迪然
苐亭
许景澄
潘祖荫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二 早年求学
咸丰二年壬子(一八五二) 一岁
咸丰三年癸丑(一八五三) 二岁
咸丰四年甲寅(一八五四) 三岁
咸丰五年乙卯(一八五五) 四岁
咸丰六年丙辰(一八五六) 五岁
咸丰七年丁巳(一八五七) 六岁
咸丰八年戊午(一八五八) 七岁
咸丰九年己未(一八五九) 八岁
咸丰十年庚申(一八六〇) 九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 十岁
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 十一岁
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 十二岁
同治三年甲子(一八六四) 十三岁
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 十四岁
同治五年丙寅(一八六六) 十五岁
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 十六岁
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 十七岁
同治八年己巳(一八六九) 十八岁
同治九年庚午(一八七〇) 十九岁
同治十年辛未(一八七一) 二十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 二十一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 二十二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 二十三岁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三 肄业尊经及初变
光绪元年乙亥(一八七五) 二十四岁
光绪二年丙子(一八七六) 二十五岁
光绪三年丁丑(一八七七) 二十六岁
光绪四年戊寅(一八七八) 二十七岁
光绪五年己卯(一八七九) 二十八岁
光绪六年庚辰(一八八〇) 二十九岁
光绪七年辛巳(一八八一) 三十岁
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 三十一岁
光绪九年癸未(一八八三) 三十二岁
……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四 二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五 三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六 四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七 五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八 六变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卷九 谱后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