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唐高宗李治传
0.00     定价 ¥ 3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9934618
  • 作      者:
    北溟玉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20-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北溟玉,原名李永庆,内蒙古武川人士,文史传记作家,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大众历史新锐作家。已出版《大唐乱世》、《血色宣武门》。北溟玉笔下的唐史,文字优美而不失草根风味,格调诙谐而不失庄重,所撰文章多次登上新浪、网易、凤凰等知名网站首页,点击率高达数百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实际上相当于唐高宗李治的传记。笔者以为,唐高宗系被历史严重低估的君王之一。他的上一任是开辟“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李世民,他的继任(中宗和睿宗忽略)是中国历史上wei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以,他的光芒被遮掩了,本书书名的寓意所在。事实上,唐高宗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比较清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并且是有唐一代版图zui da的历史时期。

展开
精彩书评

流光溢彩的盛唐岁月里,他让贞观之治再上新台阶,给开元盛世打下牢固的基础,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唐高宗。


中国五千年余年历史瀚如烟海,密如过江之鲫的人物、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印记警醒后人。无论从什么方面讲,这都是一笔无法估计的财富,是一个巨大的、珍贵无比的宝库。


作者不仅仅是讲述跨越岁月、人物众多、头绪复杂且充满疑问的故事,他试图用自己的视角,用独特的发现,用轻松自然的表现方式,来寻找影响历史进程的深层次原因和尽量探究隐藏其后的历史真相。


展开
精彩书摘

很快,有司就将纥干承基的供述呈递了上来。

李世民看了,如遭晴天霹雳,久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狠下决心力保的太子李承乾,他的第一个儿子,居然组织了一个阴谋集团,打算发动武装政变,对付他。

据纥干承基的供述,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是东宫的太子千牛卫,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心怀怨望的李承乾与心怀怨望的侯君集一拍即合。在侯君集的反复撺掇下,李承乾决心不再任由摇摆不定的父亲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要发动政变,将似有似无的可能变成确定的现实。侯君集甚至举着双手对李承乾说:“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

很快,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杜如晦之子)、洋州刺史赵节(赵慈景之子)、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等人勾连聚合在李承乾麾下。所有同谋者“皆割臂,以帛拭血,烧灰和酒饮之,誓同生死”。

起初,他们商定,发动兵变,直入内廷,控制李世民。后来,杜荷提出:“天文有变,当速发以应之,殿下但称暴疾危笃,主上必亲临视,因兹可以得志。”正在争论之际,齐州反了李佑,朝廷高度紧张,李世民也无暇分身,政变计划只得暂缓。纥干承基还说了,当李承乾听说李佑于齐州举兵的消息后,曾亲口对他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耳,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

蠢人就是蠢人,李世民都已经昭告天下绝不易储了,李承乾居然还要政变,这简直就是愚蠢他妈给愚蠢开门——愚蠢到家了。

震惊之余,李世民悲痛欲绝,他好恨啊,他恨造化弄人,非要让他们兄弟之间的悲剧在他的儿子们身上重演;他恨侯君集的怂恿煽动;他恨李承乾的愚蠢透顶;他更恨自己枉称英武,竟被群小蒙蔽至今。

很快,李承乾谋反集团成员被一网打尽。李世民敕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四大臣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一同审问。

集团主谋李承乾对纥干承基的所有指控供认不讳。

李世民就问诸大臣:“将何以处承乾?”

整个朝廷静得可怕,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臣均缄口不言。原因很简单,这问题太难回答了。如果说从轻发落,万一陛下想重处呢,会不会疑心自己是承乾一党呢?说从重处理吧,可人家毕竟是父子,万一当父亲的想轻饶儿子呢?

沉默良久,还是一名中层干部——通事舍人来济打破了僵局:“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正对李世民的心思,随即他下诏,将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暂时幽禁于右领军府。

然后是汉王李元昌。李世民的意思,好歹是先帝的儿子、自己的弟弟,起码留他一条性命。但这一次,群臣高度一致,坚决要求按法律办事,将李元昌明正典刑。李世民无奈,赐李元昌自尽。

紧接着就该侯君集了。李世民亲自讯问他:“朕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公耳。”侯君集死活不认,坚决否认。李世民就烦了,你且看这是谁。少顷,一人上殿。侯君集一看,大惊失色,竟然是他的宝贝女婿贺兰楚石。原来,他刚被捕,贺兰楚石就跑到李世民面前检举他的罪过了,还交出了侯君集与李承乾往来的全部书信。

铁证如山,侯君集终于低下了头。

李世民问诸大臣:“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李元昌都杀了,侯君集还能例外?群臣均以为不可。于是,李世民哭着对侯君集说:“与公长诀矣!”侯君集 “亦自投于地”,悲不自胜。

不久之后,侯君集与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同日被杀。临刑前,他对监斩官说:“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李世民念他有功,尊重他的遗愿,“原其妻及子,徙岭南”。在抄没侯君集的宅子时,发现了两个美人,肌肤吹弹可破,光洁似雪。一问才知道,这两个美人长到现在,只喝人奶,不吃别的东西。老侯挺会玩儿啊!

杜如晦有两个儿子,大郎名杜构,袭封莱国公;二郎杜荷,尚李世民女城阳公主。受杜荷牵连,杜构被流放岭南,后来死在了当地。在杜如晦死了仅仅十三年后,杜氏家族退出了大唐的政治舞台。

安俨早年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玄武门之变时为拼死搏斗,李世民觉得他很忠诚,特别信任他,命他掌管宿卫,封左屯卫中郎将。奈何这位老兄每次都选错,谁也救不了他。李安俨被杀后,他九十多岁的父亲无人赡养。李世民怜悯老人家,“赐奴婢以养之”。

丁亥(初八),任命中书令杨师道为吏部尚书。起初,长广公主嫁给赵慈景,生下赵节;赵慈景死后,长广公主改嫁杨师道。杨师道曾与长孙无忌等人一道审讯承乾太子的狱案,暗中为赵节开脱罪责,由此获罪。太宗到公主住所,公主以头触地,哭泣着为儿子的罪过道歉,太宗回拜并流着泪说:“赏赐不回避仇敌,惩罚不袒护亲属,这是天下至公至正的道理,不敢违背,因此有负于姐姐。”

帝师中,除孔颖达和于志宁因为经常上疏劝谏李承乾而受到李世民的嘉勉外,其余如张玄素、赵弘智、令狐德棻均被扣上了“不能谏争”的帽子,免为庶人。纥干承基告密有功,不仅被提升为川府折冲都尉,还封爵平棘县公。干活儿的被免官,告密的却当了大官儿,真是苍天无眼。

李承乾倒台,可把李泰乐坏了,储位已空,舍我其谁?外朝的岑文本、刘洎、马周等人纷纷劝李世民早日册立李泰为太子。李世民也有此意,已经在私底下当面允诺李泰,要让他当太子。

谁都没想到,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向闷不吭声的长孙无忌却突然站了出来,提出了另一个人选。这个人就是李世民诸子中存在感最低的老九晋王李治。长孙无忌说了,李治仁善,是仁君,大唐的基业交给他没错。

然后,大家都懵了,这两不都是你亲外甥嘛,犯得着这么干嘛?

他们不懂,对长孙无忌而言,太犯得着了。因为家族衰落、父亲早逝,长孙无忌从小吃了不少苦,所以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执念,那就是一定要振兴长孙家族。他的起点很高,既是李世民的铁杆发小,又是大唐国舅,年纪轻轻就成了国之重臣。奈何前有重臣排挤,后有妹妹弹压,长孙无忌长期处于位高无权的境况。虽然不甘心,他也只能百般隐忍。不过,说起未来,长孙无忌倒是始终信心满满。因为,他有一个谁都无力逆转的天然优势——他太年轻了。要知道,这一年,长孙无忌才四十九岁,已经位列三公了。他比房玄龄小十五岁,比萧瑀小十九岁。所以,只要他好好活下去,将来他就是大唐第三朝的重臣。

那么,究竟是李泰还是李治即位,对他就意义重大了。李泰颇类太宗,英明聪睿,很有主见。况且,他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成熟庞大的政治集团。他若是即位,得势的只能是岑文本、刘洎、马周、杜楚客、韦挺等人,长孙无忌只会被高高供起来,成了边缘人。那么,他这么多年的隐忍与蛰伏就全部白费了。但李治就不同了,一来,这孩子天生性格软弱,是出了名的大善人、老实人;二来,他没有政治集团,他只有他自己。所以,只要长孙无忌鼎力支持他,将他扶上皇帝宝座,那么未来的朝廷就一定是他长孙无忌说了算。

原本只有一个选项,现在冒出了个B选项。对于李治的仁孝,李世民是非常认可、非常喜欢的。但同时他又觉得,李治仁慈到了有些软弱的程度。作为一个儿子,李治无疑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但若想成为一个优秀君王,恐怕他还差得远呢。因此,在二子之间,李世民明显倾向于李泰。

这样,长孙无忌也就束手无策了。不过,这帝位注定就是李治的。关键时刻,有人帮了他的大忙。

谁啊?正是他的亲哥哥李泰。


展开
目录

上部(内政篇)·多情多义多烦忧

第一章 捡漏拾来的太子…………………………………………………………………003

第二章 房遗爱谋反大案…………………………………………………………………025

第三章 从小尼姑到皇后…………………………………………………………………037

第四章 长孙无忌谋反案…………………………………………………………………048

第五章 名不副实的二圣…………………………………………………………………063

下部(外事篇)·大唐雄风万里扬

第六章 铁骑纵横东北亚…………………………………………………………………085

第七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119

第八章 唐风烈烈在西域…………………………………………………………………138

第九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16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