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潍坊风筝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0.00     定价 ¥ 2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2197263
  • 作      者:
    张岳,安丽哲
  • 出 版 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张岳,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重庆文化产业(西南大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安丽哲,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
内容介绍
  潍坊风筝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代表性项目,2006年被列入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明代以来,潍坊风筝既有过近现代以前“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阶段,也有近现代以来在几多话语转换中被瞩目被呵护的“高光时刻”。但潍坊风筝在“高光时刻”的保护和传承体系是如何构建的或者说是如何支撑的呢?效果如何呢?其在近现代以前所形成的经验对于今天来说是否有可借鉴之处?作为知名民间艺术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做法是否可以对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有所借鉴?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依然未曾完全厘清。
  《潍坊风筝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预想是,梳理中国风筝和潍坊风筝的起源与历史,讨论潍坊风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与销售形态、从业者的地位、传承方式及变化,特别是潍坊风筝在当下的市场表现、相关话语、保护与传承的状况等。由此,力图在融合社会功能、市场生命力、国家制度建设三个维度的前提下,描述和讨论潍坊风筝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因此,《潍坊风筝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认为,当下潍坊风筝的保护与传承体系,是在社会功能承担、市场机制和国家力量三者融合下形成的。其中,社会功能承担是潍坊风筝的根本生命力,是“水之源”,市场机制是传承和发展的途径,是“水之汇流”,国家力量是保障,是输血者,是“水库”。
展开
精彩书摘
  《潍坊风筝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明清时候潍坊风筝的销售主要通过“行商坐贾”的方式。“行商”指的是通过在集市、庙会等乡村市场上摆设流动摊点进行销售;“坐贾”指的是通过自己或别人开设的风筝铺、扎彩铺等固定店铺进行销售。虽然其中不免有著名风筝艺人接受订单而制作风筝的现象,但主要销售方式是通过流动摊、固定店铺这样的“行商坐贾”方式。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集”“会”是极其重要的经济交易场所或者说是平台。成书不晚于西汉初年的《周礼》在“地官·司市”中将集市分为三种形式,“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间交易的“草市”,宋代有墟市,明代中期以后传统集市才真正繁荣。至于今天,在乡镇中还有日期固定的集市,人们也常去“赶集”或“赶场”,进行市场交易。明清时期,潍坊集市发达,清乾隆年间修纂的<潍县志》记载,潍县有“市二,一在城内大街十字口,一在东关大街十字口。城集七:东关四,南关、西关、北关各一。乡集十七”。到了清末,据《潍县乡土志》记载,光绪年间,潍县辖治东关、西关、南关、北关、东北关、西南关,六关之中,东关为潍县的商业贸易中心,“集场七十有三,城内南门者一,在东关沙滩者一”。而庙会又被称为“庙市”,是因为宗庙社郊制度而形成的一种兼具经济交易与休闲游乐性质的集会。在清代,庙会是当地城乡集市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集”“会”中,人们交易的物品繁多,“不分新旧,应时应节,应有尽有,民间俗话说‘卖不了上潍县,买不着上潍县’”,风筝自然也在买卖之列。“在古老的潍坊白浪河沙滩,形成了很大的风筝专卖市场。各类民间风筝琳琅满目,其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富有乡土气息,以扎、糊、放俱佳著称于世,吸引了大批外地风筝客商。潍坊风筝不仅销往烟台、青岛、淄博、济南等全省各地,而且大批销往江苏、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另外,据《杨家埠村志》记载,在清乾隆年间,杨家埠风筝即在潍坊南坝崖市场畅销,由此还引起与城内行霸的纠纷。后来,一名叫杨景镐的人,受村中推举,会同另外一村庄中的武举人齐士敬,与行霸打官司,并于一场私下的武斗后,方才稳定了杨家埠风筝在南坝崖市场的地位。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引起纠纷,也可见当时杨家埠风筝在市场中的畅销程度。清末民国时期,潍坊诗人裴星川在《潍县春节即事百咏》中的诗句也有提及潍坊风筝在集市中的交易情况,其诗句“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生动描绘了当时人们在集市上交易风筝的情形。
  至于风筝铺子,上文也曾提到,陈哑巴(陈善庭)曾在“永盛扎彩铺”中学习扎制风筝;王福斋经营有风筝铺;唐洪飞、唐洪亮兄弟的唐家风筝铺子在清咸丰年间即已经存在,对此,清末民初潍坊文人裴星川亦有诗文叙及,“唐家父子善经营,年画贩来杨柳青。铺面不离十字口,接连寒食卖风筝”;牟恒帮、牟丹父女先是在别人的风筝铺子里做工,后自立门户。由此可见,风筝铺子在当时的潍坊是较为普遍的存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风筝与潍坊风筝的起源
第一节 中国风筝的起源:多种研究路径的综合
第二节 潍坊风筝的起源:生产角度与消费角度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潍坊风筝
第一节 明清时期潍坊人日常生活中的风筝
第二节 明清时期潍坊风筝的生产与技艺传承
第三节 明清时期潍坊风筝的销售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潍坊风筝
第一节 民国时期潍坊人日常生活中的风筝
第二节 民国时期潍坊风筝的生产与销售
第三节 进入“现代民族国家”视野中的风筝运动

第四章 市场与传承:市场中的当代潍坊风筝
第一节 当代潍坊风筝的生产方式与传承变迁
第二节 产品类型多元化与技艺变迁
第三节 潍坊风筝的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

第五章 话语与制度:国家视野下的当代潍坊风筝
第一节 国际风筝会与潍坊风筝的传承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潍坊风筝

第六章 关于潍坊风筝传承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从历史功能论看潍坊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雅”“俗”互渗互换:潍坊传统风筝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