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铸国基石 享受辽阔——杜祥琬传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5357492
  • 作      者:
    刘恒涛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没有那千千万万在任何岗位上都默默无闻、忘我劳动的人,就没有我们的事业。”——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恒涛,财经作家、传记作家,1977年生于山东。曾任《创业邦》杂志副主编、《创业家》杂志高级编辑。出版代表作《重创新》。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及其艰辛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传记作品,已经出版第一辑、第二辑共12部。《铸国基石 享受辽阔——杜祥琬传》是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第三辑第一部。本书记述了杜祥琬,一位温文尔雅、谦逊平和,兼具求真精神与“院士诗人”情怀的科学大家。生于教师之家,童年在逃难途中接受爱国主义启蒙,传承父辈家国情怀。高考择优被选为留苏预备生,进北大,入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专攻原子核物理。留苏归来,进了“信箱”,大师领路,拓荒氢弹。中年老杜,担纲“863”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引领高能激光新技术,开拓成功之路。花甲杜老,六十开新篇,活跃在国际能源环境气候前沿,收获丰硕的人生之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特别奖——终身成就奖、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卓越人物蓝天奖。事业三界,人生三境,铸国基石,享受辽阔。

展开
精彩书摘

美国海关风波


从1987年到1997年,自中美学术交流开展之后,杜祥琬几乎每年去一趟美国参加学术会议,但是1997年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1997年,美国科学家李弘毅到访九院,一起探讨了惯性约束核聚变的话题。在当时,这是一项公开的内容。但是回国之后,美方罗织罪名,以李弘毅在中国访问期间泄密为名,把他逮捕了。据说李弘毅在美国监狱里还受了皮肉之苦。

当时杜祥琬负责接待李弘毅,了解交流都是公开的,并不涉密。为此,七位中国科学家发表公开申明,要求美方释放李弘毅,美国方面置若罔闻。从那以后,杜祥琬就开始被

美国“软拒绝”。

所谓“软拒绝”,就是不当面告知,但会通过各种办法拒绝杜祥琬去美国。

1998年,IUPAP国际物理联合会在美国召开,国际联合会主席向杜祥琬发出邀请。杜祥琬早早申请美国签证,美国大使馆拖到会议结束才给杜祥琬发签证,而签证上的时间写在会议之前。杜祥琬这才知道,自己可能已经上了美国的黑名单。

直到2010年,当时杜祥琬已经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当年的气候变化会议在墨西哥召开。同时,在美国华盛顿有一个中美智库的交流,其中有一个主题为“新能源和气候变化”。卸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一直热心促进中美民间交流。他找到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看看能不能派人去做这个交流,徐匡迪把杜祥琬介绍给了董建华。

杜祥琬实际上在1997年就见过董建华。当时香港回归,杜祥琬在香港参加科技展,董建华在台上讲话,杜祥琬就在台下,也算是有些渊源。董建华为人坦诚宽厚,杜祥琬很喜欢。董建华建议杜祥琬去美国做做交流,杜祥琬说了之前的遭遇,担心美国还会阻止。董建华说,都13年了,美国那边不一定记得这个事了,他建议杜祥琬试一试。去墨西哥要经过美国,加上董建华的盛情,杜祥琬心眼活动了,打算试试。

杜祥琬当时带的第一个学军控的学生李彬,跟美国一直保持联系,就把杜祥琬要去美国的事告诉了美国军控的几个专家。其中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对方马上给办公室主任做了指示,不久消息传来,说这回一定及时给你办签证,并且要杜祥琬去美国之后一定去他的办公室见见面。

美国签证周期很长,要提前45天,但因为这层关系,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办好了。美国大使馆办签证人山人海,杜祥琬不用排队,直接进去,十分钟就把手续办完了,整个过程非常友好,顺利得让杜祥琬有些不敢相信。

结束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后,杜祥琬一行人直飞华盛顿,到了达拉斯机场,却出了意外。

入境的时候,海关人员看到杜祥琬的姓名,特别提出要请“杜先生”走特殊通道。从特殊通道进到一个房间,对方表示要检查行李,这本是正常程序,杜祥琬也没表示异议。检查人员把杜祥琬的行李翻了个遍。杜祥琬发现,对方对别的东西基本不怎么翻,但凡是手写的资料、起草的提纲,检察人员专门堆了一摞,甚至包括专门记电话的小本也不放过,手机就更要检查了。

检查人员请杜祥琬坐到桌子后面,杜祥琬没有坐,而是在门口来回散步,等着检查结束。检查人员又强调,让杜祥琬坐下,杜祥琬反问,为什么不能散步?对方说,你先坐一会,杜

祥琬一坐上去,发现台子很高,坐下就被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对方在做什么。检查人员转身之间就把那些资料拿走了。这些资料脱离了杜祥琬的视线,整整一个小时之后才回来。

“一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你们拿我的东西干吗了?是不是拿去复制了?还是拍照了?”杜祥琬质问美国人,后者有些恼羞成怒,说这是工作。“你们的墙上写着欢迎来到美国,这就是你们对我的欢迎?”杜祥琬说。但是对这些人也没办法讲道理,只有快点出来。出来后,另外两位同行告诉杜祥琬,他的电话一直打不通,他们在外面等着,都很担心。

这次开始顺利之后波折的美国之行,让杜祥琬意识到,自己还在受着美国有关部门的“特殊关照”。

杜祥琬第二天参加的活动,是一个名为美国进步中心的组织,是民主党的智库,成员都是退下来的高级官员,杜祥琬要做一个关于新能源的主报告。在之前,杜祥琬跟董建华提到了自己在海关的遭遇,表示想在做报告之前,特别把这个事情说一下,他觉得有必要让美国人知道这件事情。董建华低声对杜祥琬说,要不然我替你说几句就算了?

杜祥琬说:“您放心,还是我自己来讲,我会掌握好的。”

轮到发言,杜祥琬笑眯眯地把自己在海关受到的粗暴待遇说了一遍,还把当时的“被侵权物证”——自己的记录本与手机拿出来,讲完故事就是一连几个反问。

我本来以为美国是一个尊重人权的国家,它现在还是吗?

我本来以为美国是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国家,它现在还是吗?

我本来以为美国是一个尊重隐私的国家,它现在还是吗?

我本来以为美国是个文明礼貌的国家,它现在还是吗?

杜祥琬说完这四个反问句,最后说:“谢谢你们的耐心倾听。”在场的美国人纷纷表示歉意。说完这些,杜祥琬才正式开始学术交流。这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很有外交家风范,同行的中国人后来说,他轻松又不失尊严地表达了自己对海关“特殊照顾”的不满。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少年时代:激荡家国 /1

    南阳生琬玉 /1

    逃亡路上的爱国主义教育 /6

    文学和哲学的启蒙 /10

    难忘开封高中 /18


第二章 从北京到莫斯科 /25

       留苏没去成,去了北大 /25

       在北大 /30

       在莫斯科的学习和“斗争” /38


第三章 理论部来了批年轻人 /50

       进了九院理论部 /50

       稚嫩热情的“四清干部” /61

       被派到青海221基地 /66


第四章 突破氢弹 /70

       多么热烈的学术气氛啊 /70

       氢弹原理试验 /76

       聂荣臻说:三百万吨,够了 /81


第五章 风雨中的坚持——重振中子物理学研究室 /86

       辞官做学术 /86

       周恩来去世、九院风波 /94

       理论来自实践 /99

       核军备控制研究 /102


第六章 走向开放——九院的学术交流 /109

       加入国际物理联合会 /109

       美国海关风波 /116

       热情的俄罗斯同行 /120

       瑞典、台北的启发 /129



第七章 为了那一束光 /132

       “863计划”启动了 /132

       在求索中前进 /135

       开创通向成功之路 /145

       人才培养和交流 /154


第八章 能源战略与学术道德 /161

       意外当选副院长 /161

       主持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69

       反恐丛书、ITER项目、特高压 /182

       科学道德建设的“树木与森林” /186


第九章 那是一种精神 /199

       群星璀璨 /199

       精神传承 /221


第十章 “结缘”气候变化 /229

       “能源惹的祸” /229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 /241

       为中国承诺论证 /254

       “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263



第十一章 琴瑟和谐 相濡以沫 /274

        “斗争性不强”埋下爱情伏笔 /274

    爱情结晶 /289

    琴瑟和谐 比翼双飞 /295


第十二章 父辈的旗帜 /309

    冒死去看父亲 /309

    永远的妈妈 /316

    爱、勤、俭 /331


第十三章 永远的家国情怀 /340

    “院士诗人” /340

    革命、铸基、发展——三代人的关键词 /363


附录一 杜祥琬年表 /369


附录二 杜祥琬主要论著目录及部分参考文献 /38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