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余江宅改
0.00     定价 ¥ 56.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18141985
  • 作      者:
    徐冰,金斌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冰,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中国经济时报》、搜狐网、人民网等媒体。现为《新京报》评论员、智库研究员,专注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变迁以及社会舆论传播领域的研究。

金斌,著名作家、三农学者、三农问题评论家,著有《三农情结》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通过对余江“宅改”探索的书写,展现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公有制实现的有效形式和路径,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显化了农村土地资源价值,激发了土地资源活力和改革的内生动力,促进了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发展,让乡村面貌发现蜕变,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让广大村民享受到“宅改”所带来的红利。其意义在于余江被列入首批20个中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本书着重对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印证了“宅改”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做了客观的分析和记录,也为全国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提供了有益尝试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好钢用在刀刃上

2016年8月8日,余江县行政中心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彩旗飘扬。这一天天气晴好,蓝天白云映衬下,广场上的气氛也越发热烈、高涨。

余江县县直机关工作组派驻宅改试点村启程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从县直机关抽调的61名青年干部,将从今天起,正式奔赴96个行政村的宅改试点村,投身于全面铺开阶段的宅改攻坚战中。

余江县宅改的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仅第三批宅改试点村就达到了483个,占全县全部自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相比于前两个阶段的试点探索,这一阶段的宅改明显点多面广,加之宅改全面融入了“一改促六化”之中,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成为这一阶段工作的突出特点。

虽然前期宅改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全面铺开阶段的宅改已基本走上有章可循的成熟路径。但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也必然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余江县宅改全面推进阶段面临的显著困难是,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跟进压力巨大。

物力、财力匮乏,余江县通过向上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但人力不足,则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前期几个阶段的宅改中,余江县推动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高位推动”,除了县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县乡镇领导包村“挂点”。所谓包村“挂点”,就是各自分别负责具体的村点,不仅督促监督协调相关工作,很多时候干脆亲自上阵。那个时候试点村数量较少,县乡(镇)干部还基本够用,而到了全面推进阶段,干部力量很显然就捉襟见肘了。

怎么办呢?余江县想到了县里后备干部。后备干部是县里的人才库,经过考察历练,假以时日,他们中的很多人将在县里相关部门承担起重任。毫无疑问,余江县正在推进的宅改,完全是历练考察干部的最佳机会。

经过组织部门的盘点筛选,2016年7月,余江县从县直机关中挑选了61名年轻干部,投入到全面推进的宅改攻坚之中。这61名干部,年轻富有朝气,政治素质过硬,在各自的单位也都是精兵强将。许多人得知自己被选入派驻名单后,兴奋异常,为能亲身参与到宅改第一线工作感到光荣而自豪。

有热情、有干劲仅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为了切实发挥好这61名后备干部的效用,让他们在宅改全面推进阶段中,真正起到攻坚突击队的作用,余江县拟定了详细的培训和工作计划。

2016年7月27日,余江县发布《挂点驻村人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工作原则和方法”中明确规定:“抽调的驻村干部与乡村干部组成工作组,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组实行包村驻点,吃住在村,对驻村的试点所有工作(包括宅改、维稳、信访)实行‘包干’负责。”同时规定,“工作组每完成一个自然村的所有试点工作便可申请验收,县宅改办将按照工作标准进行实地验收,验收通过即为完成任务,直至所包村的每个自然村的试点工作全部通过验收,工作组方可撤出村点。”

《工作方案》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绩考核和工作表现考察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优先提拔重用的依据。余江县宅改办则通过移动办公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驻村干部的工作状态,对抽调人员进行外勤管理。

除了工作制度上的保障,7月31日—8月2日,余江县宅改办将61名抽调的县直机关干部集中到高公寨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集中培训。路文革县长做了开班讲话之后,围绕前期宅改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余江县宅改办工作人员向61名县直干部详细讲解了各项宅改制度机制以及工作方式。在让大家明确宅改意义和制度机制的同时,还组织前往宅改试点村进行了参观考察,以便在感性认识上,让大家对宅改有更加切身的体会。

三天集中培训很快就结束,肩负着全县人民对于改革的期待,8月8日,61名年轻的干部正式奔赴宅改第一线。在到年底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将与各乡镇的驻村干部一起,不仅要彻底完成第三批宅改试点村的攻坚任务,同时还要启动、完成第四批宅改试点的大部分工作,从而为2017年全面、按时完成国家交给的改革任务,创造良好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一位驻村干部的宅改日记

从县直机关抽调的这61名干部,很多也都来自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和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机关的日常工作,很多也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像宅改驻村这样生活、工作在农村中,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不小的挑战。毕竟,在办公室中面对、处理问题,与在活生生的农村实际中去面对困难、应对挑战,本质上大不一样。宅改驻村,对他们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这61名干部在农村、在宅改攻坚中究竟怎样?下面这几则“宅改日记”,简略、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016年8月12日,天气:晴

随宅改工作组下村5天,成为了一名“新时代女 知青”。

短短5天的农村工作,身边发生了太多感动的故 事:8月8日,全县第三批宅改工作紧锣密鼓进行,各 地争先恐后、披星戴月地开展宅改运动。我被分配包 潢溪的逄叶和桂林两个村委会,初来乍到,和镇、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发动首先从开会开始,村干部会、各小组群众会、理事成员培训会……各种会上宣传宅改政策,什么是宅改、为什么要改、宅改的好处等,让老百姓真正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昨天潢溪停电一天,各村驻村领导带着群众“秉烛夜会”,饥渴的蚊子趴在大家手脚上,马上出现一 个个大红包,看着就心酸,可这敬业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培训完了紧接着就是上户调查摸底,大家顶着烈日来到老百姓家里丈量、画图、填表,再让老百姓核对签字,张榜公告……任何新事物一开始都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当触及老百姓利益,各种不理解、白眼、辱骂,干部们只能宣传、解释、再解释,直到被理解被支持,工作中的每一道程序都饱含着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

初秋的高温丝毫没有褪色,每每出门总让我联想到铁板烧和煎蛋饼(请不要说我是个吃货,感觉自己真的好像碳烤的生蚝——又油又黑)。天气再热也阻挡不了余江宅改工作人员的热情,大家不畏酷暑,坚持在一线作业,为推进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创造新样板。

 

9月14日,晴

清晨,窗外透过一丝曙光,村傍林中鸟儿的欢唱把我唤醒,比我手机的闹铃好听多了。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么动人的声音,这是乡村的交响乐,充满快乐、充满活力,打破了乡村甜美的梦。我推开窗,初秋的天湛蓝湛蓝的,万里无云的天空如湖水般清澈透明,秋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新的阶段工作开始了。回忆一周前,我在桂林村除了走村串户的开会动员、面积核实、签订协议,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潢溪镇其他试点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退出拆除工作,我驻点的桂林村还“按兵不动”,我有点着急,问村支书潘海生:“我们村哪天开始拆”,他笑着说了句:“磨刀不误砍柴工”。潘书记是一位资产过千万的乡贤,他的工作热情让我感动,致富不忘乡亲,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支书,他说要抓住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个难得机遇彻底改变桂林村所有村庄的面貌,先从自己的村庄推进试点,率先退出拆除自己和亲属家的“一户多宅”,每到午饭时间,潘书记都会再次来到村民家做工作,他始终把集体利益摆在前头,动员村民响应宅改政策,建设美好家园。短短几天,墙源、黄桥两个小组“一户多宅”的58户村民全部签订了退出协议。9月12日,墙源村民自愿退出拆除房屋8宗1300平方米,没有一个村民是“被自愿”的。我终于明白了潘书记之前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真正含义了。

驻村干部刘文辉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个文弱的女子,她每天起早贪黑跟着大家奋战在宅改线上,填表、录入、丈量,巾帼不让须眉。村里还有很多跟他们一样兢兢业业的干部,宅改无小事,一线工作的高速运转离不开大家的默默奉献。

乡村袅袅的炊烟和东方冉冉的红日,有一种“红日初升云改色,波涛映日水也红”的宁静致远。行走在乡村的秋天,体会到这个季节独有的美,便也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一笺心语,一念执着,一品秋吟,一抹朝阳,一路希望,将所有的收获装入行囊。每当一个新的征程开始,每当大地铺满了归根的落叶,也许迷途的惆怅会干扰我的脚步,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也许挫折的创伤几乎让我寸步难行,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