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313223012
  • 作      者:
    邢春丽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对比解析六部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小说(三部非原住民小说《树叶裙》《忆巴比伦》《神秘的河流》,三部原住民小说《潘坶嵬》《心中的明天》《卡奔塔利亚湾》),并运用批判性白人研究(Critical Whiteness Studies)理论揭示小说文本中官方历史叙事和原住民口述历史之间的张力,探讨澳大利亚身份政治问题及左翼史学家的主张对六位作家创作过程及写作风格产生的影响。《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作者认为,六部小说通过复调式历史叙述,在白人主体和原住民主体之间构建起主体间性空间,对增强澳大利亚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和彰显澳大利亚文学的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原住民小说与非原住民小说的历史批评研究》适合从事澳大利亚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广大师生及其他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同时,埃伦还对共同生活的原住民女人产生了身份认同感。如果说原住民是受到白人殖民者歧视的社会边缘人,那么原住民女性则遭受着双重的苦难。在小说中,她们与高高在上的原住民男性相比,总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为了争得男人的宠爱而大打出手,甚至因此丧命,而原住民男人却如看客般无动于衷。吃饭时,她们只能看着享有特权的男人们狼吞虎咽,等着他们扔过来一点儿残羹冷炙。埃伦作为这些原住民女人的俘虏和奴隶,苦难则更深一层,地位更为低贱卑微。然而,面对殖民地司令官的讯问,埃伦却毫不避讳地谈起她在丛林中与原住民女人在一起时的经历:“人们指望女人做的一切我都参加了。表演舞蹈的是男人。女人们只是唱着单调的歌,拍着大腿给男人伴奏。噢,对了,我也这样做了,因为我是她们中的一员”(P.White,1976:364)。在埃伦眼里,白人社会的等级歧视和虚伪的道德说教带来的精神束缚,远比在丛林中身体所忍受的痛苦要可怕得多。在她逃离丛林、回到所谓文明社会的一刹那,恨不得“四周的墙在某个时刻向她开启”,那样“她也许会转身跑回丛林,宁可选择她已熟知的危险和赤身裸体的生活,也不愿在人前遮羞蒙耻”(P.White,1976:392)。尽管埃伦希望逃离丛林中的原住民部落,她对虚伪的文明社会却不抱任何信心。在她看来,她和杰克·常斯是“从一座地狱逃向一个最后或许会比地狱更糟糕的地方”(P.White,1976:332),这是对殖民叙事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文明价值观的质疑和颠覆。19世纪的各种媒体报道和官方记载,都将欧洲的文明进步观看作判断种族优劣的标准,把原住民描述成原始的野蛮人,他们对大英帝国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建设构成了威胁。
  在埃伦身上发生的,从外貌形态到生存方式,再到内心世界的转变,作为一种反叙事手法,带有一种跨疆界性,具备“潜在的、富有创造力”的“生成少数”(becoming he minoritarian)的力量,与主流叙事形成对抗。这“能够引发不可控的机制,使主体解域化”(Deleuze&Guattari,1987:105-106),成为对抗和解构殖民历史叙事中白人身份霸权的有力武器。埃伦只有以这种“卑贱”(Kristeva,1982)的身份经历过痛苦和磨难,才能激发出她天然的生存欲望,从自然界和原住民的信仰及宗教仪式中获得精神上的抚慰和无限的力量,使她摒弃华而不实的、束缚人性的欧洲上层社会的价值观,摆脱强加在她身上的阶级意识和宗教枷锁,从虚伪的道德说教中解脱。
  尽管在小说最后,埃伦重新回到了代表西方文明社会的殖民开拓地,她在丛林中对原住民和流放犯杰克·常斯所产生的身份认同感使她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阶级分化鲜明的英国社会制度。在司令官问及原住民怎样对待白人时,她为原住民杀害罗克斯巴勒先生和船员进行辩护:“他们并非不友善——毕竟是我们先朝他们开枪的”(P.White,1976:363)。埃伦在丛林中与逃跑的流放犯杰克·常斯达到了灵与肉的结合,对在殖民地处于社会底层、失去自由的流放犯人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感。对殖民地所谓的文明世界的回归也象征着埃伦对丛林世界所代表的自然天性和爱人杰克·常斯的背叛,这种背叛使她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当她在清晨外出散步的路上,听到殖民地士兵押解着一群男犯人向她走来时,“一种魔鬼般的欲望让她想再次参与她在苦难经历中早已知晓的一切,她像生了根一样站在这些男人要经过的道路上”(P.White,1976:370)。尽管这群久未接触过女性的男犯人在见到埃伦之后“诅咒、下流话、狂笑和一股股无法得到满足的欲望倾泻而下”,埃伦却“在一阵可怕的骚动之中与这群乌合之众融为一体”(P.White,1976:370)。埃伦选择与这些犯人亲密接触,并承受他们的谩骂和羞辱,是对自己背叛自由天性的一种自我惩戒。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历史、原住民与澳大利亚小说
1.1 澳大利亚小说与历史的对话
1.2 澳大利亚小说中的身份政治
1.3 原住民身份的界定
1.4 批判性白人研究与澳大利亚小说
1.5 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

第2章 白人主体反思的殖民历史
2.1 原住民与国家奠基神话
2.2 《树叶裙》:寻求精神救赎
2.3 《忆巴比伦》:跨越语言藩篱
2.4 《神秘的河流》:质疑奠基神话
2.5 小结

第3章 原住民主体重构的殖民历史
3.1 原住民口述传统与英语叙事
3.2 《潘坶嵬》:原住民社会的“三层真相”
3.3 《心中的明天》:原住民混血儿的身份回归
3.4 《卡奔塔利亚湾》:原住民视角的自主家园
3.5 小结

第4章 原住民身份衍生的主体间性空间
4.1 争议历史与主体性建构
4.2 原住民主体与原住民家园的相互建构
4.3 白人主体与原住民主体的相互建构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争议历史的寓言式解读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