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胡同里的北京
0.00     定价 ¥ 6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00872276
  • 作      者:
    王越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特点:

一、撰稿者是北京市地理协会副会长王越,他长期从事有关北京方面的文字创作;插图者是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王华,功力深厚。

二、四色印刷,书中附有多副精美插图。

三、讲的是历史,品的是文化,本书与四合院、门联一起,共同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本书可作为学生了解北京的课外读物,青年人聊天谈资的资料来源,也可作为中老年读者的休闲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王越,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顾问、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先后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六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致力于人文地理、地震和北京文化研究。著有《奥运北京丛书•人文北京》《源远流长话胡同》《胡同与北京城》等。

王华,字子权,号墨霖,别号龙庆山人,别署梦花斋主。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等。1951年2月出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多年来笔耕不辍。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构图奇险多姿,笔墨洒脱豪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独具大家风范。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书记录的,是有关胡同里的北京。作者系统介绍了北京胡同的文化含义、历史演进、地理特色,以及与名人的渊源。用脚丈量胡同,用心体会北京,翻开这本书,你能体会到作者为保留胡同特色,留住记忆、记住乡愁而做的不懈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前言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地区调研中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胡同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把象征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紫禁城设在城的中心位置,然后以皇城、内城、外城为标志,形成层层拱卫之势。整个都城以紫禁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皇城前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面建立天、地、日、月四坛。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由南往北依次为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明代称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全长7.8公里。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左有天坛、右有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等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对称建筑分布。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其周围则以南北中轴线为依据向两翼展开,由街巷胡同编织成供千千万万户居民居住的,大面积低矮而呈灰色的四合院,烘托起雄伟高大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街巷胡同依托城市,造成人与皇家建筑乃至北京城的整体统一,从而带来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中独有的“京味”特色。

  丹麦建筑师、规划师瑞思穆森说过:“整个北京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象征着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颂道:“这种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了它的最高水平。它将对大自然深沉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图案。”

  梁思成先生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写道:“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世界上现存的文化中,除去我们的邻邦印度的文化可算是约略同时诞生的弟兄外,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在历史上,其他与中华文化约略同时,或先或后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稍后一点的古波斯、古希腊,以及更晚的古罗马,都已经成为历史陈迹,而我们的中华文化则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年来,一气呵成。”

  北京是一座具有建城三千多年和建都近九百年历史的名城。由紫禁城、中轴线、棋盘式道路网格规范的方正平直的辉煌帝都,讲究对称均齐、各安其位、横平竖直的胡同,和在胡同两侧排列整齐又典雅宁静的四合院,构建了北京人独特的居住方式和文化形态。它们宜居的环境,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又培育出了高远大度、胸怀祖国、贤良正派、讲究规矩、待人坦荡、敦厚而略带诙谐的北京人,在胡同里总是演绎着那些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人间故事,成为北京生命印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凡在北京胡同里生活过的人,都有一种难以割舍、深入骨髓的胡同情结。所以有人说“没有胡同,就不是北京城”。

  有鉴于此,笔者在书中先叙述胡同的实质和胡同一名的来源,然后介绍北京胡同的历史演进、北京胡同的地理特色、北京名人辈出的渊薮。期盼能与热爱北京历史文化的朋友们一起,为保留胡同特色,留住记忆,记住乡愁,擦亮北京城市金名片,做出微薄的贡献。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朱祖希教授、中国工人出版社葛忠雨先生、李倩女士的鼎力相助;国画家王华先生挥墨丹青,为此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谢。

 

正文

明清北京推崇胡同

  北京从唐辽金到元末,大都新旧两城只有金中都旧城遗留下来的29条胡同,而且还被元朝政府使用南方的小巷“弄堂”。明代推崇胡同,统一了对巷和小巷的称谓,在街巷中不再使用火巷和南音弄堂,并把胡同正式列入街巷名称。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胡同的数量增加了。让人惊讶的是,北方地区保留古代巷“虹”的发音“胡洞”,居然预示了大明朝在北京的兴起。《礼记》曰:“虹: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无怪乎胡同在明朝得以如此迅速地发展。

  明代推崇胡同的结果,对元大都的300多条火巷进行改造,让皇家卫队乃至官府,住进北城宽大的胡同,出现了北京最早的“高级”胡同。从此,胡同的地位从早期“似洞的咽喉小巷”“手工业作坊的聚集地”“妓馆所在之地”直线上升,一跃成为北京街巷中耀眼的明星。从明朝起,过去一向不被人重视的胡同,登上北京街巷的大舞台,由“时俗相传”正式成为行用的街巷名称,并统一写成“衚衕”。

  在北京的历史上,最早对胡同进行大规模收录和系统介绍的,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张爵编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老北京谚语:“北京的胡同有名的三百六,无名的赛牛毛。”这本书里记录着北京城里有名字的胡同,正好也是三百多条。老北京人说话有根有据,绝非凭空想象。在《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这本书的自序里,作者张爵特别叙述了自己收集胡同称谓的过程。“予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衚衕亦书之,取其大小远近,采葺成编”,说明在此以前,胡同只是民间对小巷的俗称,就像小孩除大名外还有小三、小狗子之类的小名,在规格上比街和巷要低。古时候对胡同也称为陋巷、穷巷,是城市贫民居住的地方。书中所收集的胡同称谓,是千百年来流传在北京城市里的土语方言,胡同的名称也由世俗相传而来。从明代开始,才正式把胡同记载到文书里,使胡同成为正式行用的街巷名称。但当时“胡同”这两个字的写法和现在不同,在胡和同这两个字外面都有个“行”字,写成“衚衕”,表示胡同是可以让人随意通行的小巷子。直到清末,因为衚衕这两个字写起来不方便,才有了简写的“胡同”。我们至今所见官府正式对胡同的命名,便出自《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该书堪称北京胡同第一书。

  明朝时的五城,是以正阳门(前门)内皇城(今故宫)两边为中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为西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并东关外为东城;北安门(今称地安门)至安定门、德胜门里并北关外为北城;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外为南城。书里还“附载京师八景、古迹、山川、公署、学校、苑囿、仓场、寺观、祠庙、坛墓、关梁,皆以次其载于集。分置五城,排列坊巷,又为总图于首。披图而观,京师之广,古今之迹,了然于目,视如指掌。使京师坊巷广大数十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庶五城衚衕浩繁几千条之间,一举目而毕见。均各备载,编集克成,用工锓梓,以广其传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成为明王朝的京师,无论文化教育、户籍管理都成为朝廷要政。明朝时期,实行高度发展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除五府六部以外,设有锦衣卫。锦衣卫不仅掌管侍卫职能,还有巡察、缉捕、审理、诏狱的权力,是皇帝直接领导下的特务机关。为加强封建专制,朝廷对北京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北京设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五城以下按里巷居住人口设坊,坊下置牌,牌内每200家编为一保,是为一铺,铺保之说,也缘于此。到明嘉靖后期,北京内外五城共置36坊,97牌,670铺。如西城阜财坊四牌二十铺,阜财坊在宣武门里,宣武门大街以西,至西便门一带,每五铺设一牌,每铺200家,二十铺是4000家。各级官吏还要挨街挨巷挨户地籍户口,置户帖,“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城里的大街小巷像扫地皮似的被清理一遍,连过去不被人重视的小胡同也必须入册登记。这也是北京收集胡同第一人的张爵,在编纂《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时,“遇时俗相传京师衚衕,亦书之”的背景情况。

  从张爵的序言里,“予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我们只能推测他的工作应该与管理街巷的锦衣卫有些关系,或者他本身就在锦衣卫里任职,但无法确认他的具体身份,也就对书的价值打了点折扣。直到1957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在永定门外蒲黄榆发现了张爵和他妻子王氏的合葬墓,同时出土长达一千二百多字的墓志铭,才使我们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根据墓志铭记载,张爵字天锡,别号省庵,又号竹坡。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原籍湖广德安府应城县人。明初,他的高祖“占籍燕山前卫军役”,由此来到北京,张爵便成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明正德年间张爵充兴王府书办,兴王朱厚熜被立为皇帝后,以张爵“护驾有功,书办年久,升锦衣卫,实授百户”。此后,张爵一直任职锦衣卫,由百户一路提升至千户、指挥佥事、指挥使。他曾在锦衣卫东司房“理刑”,当“东厂缺官理刑时,难其人,检以公举,以缉捕功升指挥佥事提督象房……一切机务,悉倚毗焉”。

  “卫”“所”制度,是明朝立国以后治理国家的军政制度。《明史·兵志》上说:“天下既定,度地害要,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大致以5600名正规军士为一卫,称卫指挥使司,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一卫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辖正规军士约1200人,设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所辖正规军士约120人,设百户一人(正六品);百户所辖有总旗二,小旗十,约五十人为一总旗,一个总旗领五个小旗,约十人为一小旗。卫、所自京师至府、县,遍布全国各地。卫隶属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又分隶于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统计,全国卫、所兵数有一百二十余万。永乐以后,卫、所兵数达到二百七十余万。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建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护卫等亲军上十二卫。十二卫是皇帝直辖亲军,不属五军都督府管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锦衣卫是明朝皇帝的侍卫机构,应该和禁卫军没什么两样,但其职能却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在侍卫皇帝的基础上增添了巡查缉捕的功能,成为皇帝的秘密警察。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等。锦衣卫的官员,均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有自己独立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政府司法机构。《明史·职官五》:“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嘉靖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大都是嘉靖登基前在兴王府的旧人,张爵原是兴王府书办,自然也受到嘉靖的格外赏识,所以才能得到锦衣卫最高档正三品指挥使的职务。嘉靖三年(1524年)以后张爵“掌街道房事”,锦衣卫中的街道房,专管京城坊巷街道。张爵是北京人,在北京土生土长,他又是锦衣卫的特务头子,专管京城坊巷街道的事情,可以说是研究街巷胡同的绝对权威。也正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才有机会接触到有关机要资料。他在序里说予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衚衕,亦书之,表明这些资料都出自锦衣卫街道房的档案材料。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张爵辞官归家,“归田来,以琴棋结社,召集朋济,非订究往迹,则吟咏情性,至于朝政,绝口不谈也”。从“绝口不谈”四个字,可以看出他的深沉和老练。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正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爵“订究往迹”完成了全书的编写。

  此后,随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北京的人口日益增多,街巷胡同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到了清朝,街巷胡同增加到2077条,其中胡同978条,几乎是明朝的一倍。其中,不乏胡同“条数”增加的情况。旧时按牌、按铺统计人口,胡同的人口增加了,就会分出二条、三条,甚至上二条、下二条。比如在崇文门外东河沿往东,广渠门的东北角,明代有头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胡同、四条胡同,总共只有四条胡同;清乾隆年间,这四条胡同每条都划分出上、中、下三条,如上头条胡同、中头条胡同、下头条胡同等,四条胡同变成了十二条胡同;到了清末光绪时,下头条都不够了,又增加了下下头条、下下二条、下下三条、下下四条,从最早的四条胡同,派生出十六条,数量增加了三倍。民国时期,北京拆除了皇城,增辟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并对虎坊路东部的香厂地区进行建设改造,基本形成了北京市现在的样子。在对环香厂地区进行改造时,在万明路、香厂路、仁寿路一带,修建了不少西式洋楼,如“新世界”即为仿上海大世界建筑。这一带的道路,因属新型街道,为区别以前的老街巷,则冠之以“路”和“里”。

  北京过去还有不少没有通名,仅有专名的街巷胡同。《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中就收有以寺庙府衙等地名为街巷者713条,其中以寺庙名为街巷者201条。直到1991年,我参加编写北京地名志时,北京仍有一些没有通名的街巷存在。有出京剧叫《法门寺》,是现在老幼皆知的《拾玉镯》的后续,演到宋巧娇到大太监刘瑾面前告状,涉及刘媒婆时,有段对白,很能反映早期以寺庙地名为街巷的特点。


展开
目录

目录

 

胡同的文化含义 001

胡同实质本是巷 003

胡同别名 011

胡同与水井无关 016

胡同原是北方话 028

胡同早期念“胡洞” 035

“八种写法”的疑问 042

 

北京胡同的历史演进 047

在闾里内的小巷 050

唐幽州城的里坊 057

辽碑刊刻街巷名 064

金朝高唱锦胡同 071

大都新城独尊火巷 078

明清北京推崇胡同 087

 

北京胡同的地理特色 099

宣武门外的古巷 101

正阳门的市井商业区 122

崇文门外漕运街巷 143

长安街北鱼龙跃 159

长安街南交民巷 169

皇城又添胡同名 177

 

北京胡同与名人渊源 191

以豪杰人物命名的胡同 193

以官衔命名的胡同 205

吉安所左巷的革命火种 215

胡同里的中国文化保护人 224

北京胡同名居荟萃 243

胡同里的“粉墨春秋” 2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