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社会与犯罪治理: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9年)
0.00     定价 ¥ 150.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0223327
  • 出 版 社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与2018年四项分议题相比,“现代社会与犯罪治理”(2019),在更为广泛、更为全面、更为实务的层面,响应了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的部署要求,分别对八个分议题加以审视和研究:(1)犯罪防控与被害预防的基础理论;(2)风险社会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3)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犯罪统计与定量分析;(4)黑恶势力犯罪的防控与治理;(5)环境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6)金融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7)扶贫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8)食品药品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一个分议题“犯罪防控与被害预防的基础理论”。相对于具体政策下的犯罪治理而言,更为宏观和全局,强调犯罪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直接呼应主题,从而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中发挥着全景概览、奠定基础、凝聚共识、提纲挈领的作用。第二个分议题为“风险社会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人类已经进入到因现代技术发展而风险不断弥散的社会;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性变化,各项政策特别是刑事政策也面临调整的历史契机。有鉴于此,为了更为科学地指导刑事立法和司法规制犯罪,避免刑事政策的盲动,专设该分议题,探讨新时代刑事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第三个分议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犯罪统计与定量分析”。这是考虑到长期以来,我国犯罪学研究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依赖文献分析、较少实证分析,对现代犯罪统计和定量分析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专设该议题,旨在代领学术范式的转型,不断在研究方法上取得突破。第四至八分议题,则分别聚焦黑恶势力犯罪、环境领域犯罪、金融领域犯罪、扶贫领域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犯罪问题,这既是当前刑事实务中常见、高发的重难点问题,也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公共法益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分别设置分议题,从理论和实务的不同维度,形成对这些重点议题的“问题联动”“对策探讨”,从而不断推动这些领域刑事政策的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
展开
目录
犯罪防控与被害预防的基础理论
走向空间正义:城市公共安全的技术治理
教育背景与再犯罪的关系研究
——以监狱服刑人员为样本
刑法预防性立法之困境和犯罪学提供智识的进路
犯罪预防视域中的刑法宽缓化:表现、根基、影响与反思
论犯罪预防与人脸识别技术之间的博弈
——基于隐私与安全的角度
加强我国网络著作权刑法保护的若干思考
——以“云霄阁”等侵犯著作权典型个案为研究对象
对终身监禁制度实现刑罚目的可能性之探讨
对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侦查制度完善的思考
被害人“恶逆变”犯罪及其预防
制度初衷与现实:农村社区矫正执行阻力分析
——基于S省W镇的社区矫正执行调查
关于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综合保护体系的构建
刑事合规理念下的企业犯罪风险防控
犯罪控制的合规性建构:一种基础理论的研究

风险社会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
风险社会视野中人工智能领域的犯罪主体
守底限的惩罚主义
——风险社会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
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预防的刑事政策立场及其处遇机制的展开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刑事政策考量:瞻前与顾后
风险社会视阈下刑事立法的价值选择和目标定位
风险社会下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
死刑错案及洗冤的实证研究
预防性刑法观的风险应对与审思
人工智能刑事责任论的法理分析与检讨
中国恐怖主义犯罪态势、特点与应对策略
应以“宽限人罪,严控重刑”为坐标定义“宽严相济”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犯罪统计与定量分析
大数据时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实证分析及防控研究
——基于对669份判决书的定量分析
大数据视阈下网络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大数据时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控反思
基于大数据的犯罪统计与定量分析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服刑人员重新犯罪预测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独特属性与治理路径
陕西省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黑恶势力犯罪的防控与治理
套路贷的概念及入刑条件辨析
“腐恶并发型”恶势力组织治理模式的路径更新
——监察力量参与恶势力组织治理的策略
企业涉黑财产处置法治化问题研究
“软暴力”的概念及其类型化认定研究
……
环境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
金融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
扶贫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
食品药品领域犯罪的防控与治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