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孟子与政治
0.00     定价 ¥ 5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01140460
  • 作      者:
    夏海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 (冯友兰语)

学习儒家思想,不能不读《孟子》;传承中华文明,不能不读《孟子》;养成独立平等有尊严的人格,不能不读《孟子》。

 


展开
作者简介
  夏海,浙江孝丰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长期坚持国学和传统文化研究,著有《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老子与哲学》《国学要义》。其中,《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老子与哲学》已在香港出版发行。
展开
内容介绍
  “孟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图之在西洋历史。”(冯友兰语)
  学习儒家思想,不能不读《孟子》;传承中华文明,不能不读《孟子》;养成独立平等有尊严的人格,不能不读《孟子》。
  作者潜心于先秦诸子的经典,坚持以经注经,坚持义理为主,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孟子与政治》就是作者以更高的站位和更深的理解品读《孟子》的新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孟子与政治》:
  (二)孟荀之差异
  孟子与荀子同属儒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儒门之内,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存在着重大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能因为肯定荀子为儒家而否定孟子与荀子之思想差异。苏东坡认为:“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其言愚人之所惊,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日:‘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日:‘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荀卿论》)苏东坡的评说既指明了孟荀之差异,又可以窥测到荀子不能容于后世正统儒家的原因,这就是荀子批评孟子,不期然地把自己置于孟子的对立面;荀子主张人性恶,于人的思想和感情难以接受;荀子重法重刑,极易发展为冷酷无情的法家思想;荀子培养出韩非子、李斯两位法家代表人物,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包括秦汉在内的传统社会的苛政和暴政。
  总体而言,传统社会尤其是宋之后对孟荀之评价是扬孟贬荀,情感多于理性,贴标签多于讲道理,得出结论多于说理过程。近现代的评价则相对冷静、客观和公允,梁启雄十分简洁地阐述了孟子与荀子的差异:“孟子吉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①牟宗三从中西方哲学文化比较人手,阐述了孟子与荀子思想之差异。他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仁的文化系统”,西方文化是一个“智的系统”,孟子与荀子思想从根本上说都属于仁的文化系统,相对而言,荀子接近于西方智的系统,孟子则是正宗地道的仁的文化系统,且与孔子共同奠基和建构了这一文化系统。同时,牟宗三又从“内圣外王”的角度比较了孟子与荀子的思想,认为孟子与荀子分别是孔子的两翼,各自建立了一套内圣外王之学,孟子重在内圣一面,以内圣之学称圣;荀子重在外王一面,以外王之学见长①。
  在内圣方面,孟子与荀子思想最大的差异是人性论,他们都从心理层面对人性进行观察,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是先验论者,重视逻辑命题的形上根据,他把人的社会属性和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混同起来,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还举例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恻隐之心,进而证明人性是善的,“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丑上》)。荀子是经验论者,注重经验分析,而不是先验综合,他把人性在初始的自然的生理的一些表现归纳提升为人性的全部内容,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进一步论证说:“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荀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荀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荀子·性恶》)意思是,一般而言人想为善,都是因为人性本恶的缘故。
  ……
展开
目录
自序
孟子其人
一、司马迁的叹息
(一)人物事迹
(二)历史定位
(三)论点辨析
二、读书人的志业
(一)人性本善
(二)发政施仁
(三)勇猛精进
(四)庠序之教
三、不得已的好辩
(一)思想特点
(二)人格特点
(三)文章特点
四、圣人与亚圣
(一)个性风格
(二)仁与仁义
(三)志与志气
五、醇者与小疵
(一)荀子其人
(二)孟荀之差异
(三)孟荀之同

性善论
一、知天事天
(一)先秦天命观
(二)孔子之天命思想
(三)孟子之天命思想
二、知性养性
(一)先秦人性论
(二)与告子的辩论
(三)孟子之性善论
三、尽心存心
(一)心与脑
(二)先秦儒家的心性
(三)孟子之心论
四、父子有亲
(一)孔子孝的思想
(二)舜为孝的典范
(三)孟子之孝道思想
五、仁义与利
(一)墨、法、道的义利观
(二)孔子之义利观
(三)孟子之义利观
……
仁政论
人格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