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图说天下 国家地理 醉美江南
0.00     定价 ¥ 29.9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220113994
  • 作      者:
    赵晓玉,霍晨昕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1、梦里江南总是诗,本书内容丰富,景点众多,有小桥流水的古镇,亦有韵味十足的文化遗产中的江南味道,江南的风情和诗意,都在一座座桥,一道道水的映衬下更显光辉。


  2、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是一套“秀外慧中”的书。

  这套地理精选了上百幅精美大图,将江南的美景真实再现于读者眼前,以图衬书,以文解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再加上简约大气的装帧设计,带给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3、精心设置的小栏目,让你在赏景之余“长知识”。

  每本书中依具体内容,设置了相应的小贴士,对江南不同旅行地的地理位置、路线、美食、攻略等做补充,达到“知识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让你的旅行更加轻松,没有负担。


  4、全彩印刷,上乘纸质,对细节精益求精。

  本书不仅仅在讲旅行,它更承载着旅行爱好者对江南意蕴的寄托和梦想,是看风景亦是在感悟文化,是旅行路上的好伙伴,所以,除了优秀的内容,我们在细节上也精益求精,为读者铸造一个美好的旅行之梦。


展开
作者简介

  赵晓玉,女,专业撰稿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长期从事大众阅读领域的写作,已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市场反馈较好,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霍晨昕,自媒体推广人,自由作家,杂志撰稿人,艺人策划。涉猎广泛的她,经过十年积淀,如今已有社科文史热销书《后宫秘史》《做人曾国藩,做事胡雪岩》《敢死队》《战乱中的世界》《重返古战场》《第一现场》等,旅游美文《这里是北京,这才是北京》等。在艺人策划方面,也时出十万加之作。多年的人生与文字体悟,让她忍不住又写了一些励志小品,结集出版成《不问忧伤,不负时光》《心有阳光,不惧远方》等畅销书,她希望每一个读到她的文字的人都能获得快乐与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江南,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字眼,说起诗情画意,说起诗与远方,多会想起江南。吴侬软语的绵绵情意,画船听雨眠的浪漫柔情,古镇水乡的岁月静好,都把江南的美勾勒尽了。这是一本描绘江南之美的书,江南的城市之美、古镇之美、山水之美等等都在其中进行了详尽的展示,同时还对江南的人文风俗、文化历史等进行了描绘,用优美的语言、流畅的文字和诚挚的情感向读者展示出江南的风物、独特的韵致、人文的情怀,以及美丽的风景中孕育的江南格调,形成一个独特的“江南味道”。


展开
精彩书摘

  苏州宁静时光中的慢放

  青鬓江山,是苏州的风流,风流于园林中的水光婀娜,风流于江枫渔火的哀愁;凝香追咏,是苏州的惊艳,惊艳在林中的四季花香,惊艳在古镇的悠然时光。苏州漫步,就想择此终老,再也不理会世间的喧嚣,只想倾注全力享受宁静时光中的慢放。

  曾是百越,曾是东吴,流转几千年的时光,未变的山清水秀如今被温柔地唤作苏州。“苏”字,从唇齿间软软地脱出,读音中就带着这座城的温婉气质,似涓流潺潺绕着树木缠绵,似淡妆少女香软的腰肢,总是不经意就透露出美,它却从不以此炫耀。

  春秋的吴国,繁盛张扬,气吞山河,吴王阖闾在苏州西南边的姑苏山上建了一座姑苏台,地势高,《吴地记》说它300丈;视野广,可在其上看得到方圆300公里的景物。这高高的建筑,既容纳了阖闾的军事野心,也安放着他的声色犬马。苏州之名,就从姑苏而来。自然地,苏州也常被叫作姑苏。

  于是来一趟苏州,最好是在姑苏台上饱览苏州全貌,看“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赏“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是的,这里每逢八月十五,就有著名的“石湖串月”,圆月清光从湖边桥畔的涵洞间透出,在水中投影了无数个水月,它们漪漪相连,就像一串珠宝,戴在了名叫“苏州”的美人颈上。一场绝美的旅行,由此拉开了序幕。

  园林之美:浮华世界的清净

  苏州的美,从来都是水木相依,郁郁葱葱间有水榭楼阁相伴,园林座座,水色秀丽。那个张狂的白乐天有生之年游遍江南,却“就中最忆吴江隈”,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徊。令人想念终生的,就是苏州的园林。

  明清以来,苏州有两百多处园林建筑,如今只保留了六十几座,但也足以冠绝全国。其中以拙政园、狮子林最为知名,它们就像美人肩头的两粒朱砂,醒目耀眼充满了诱惑。

  拙政园占地约52000平方米,东有归田园居,主有竹坞曲水、松林草坪、平冈远山,辅有池岸亭榭,一切都那么明快惬意,似是感到了主人当年从朝堂归隐林间的决心,远尘嚣,修自性,抬头有澄清的蓝天,远眺有葱翠的绿意,心也清明许多。

  中部是整个拙政园的核心,庞大的水系明晃晃照耀古今,这才相信,这江南果真是一派水乡。所有建筑都围绕水系展开,高低错落,形态万千。远香堂上赏粉荷,隔池相望两座山岛,有小桥相连,两岛各有一亭,西有“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不一,气质却始终高洁。西部有两处风光最为别致,靠近住宅的“卅六鸳鸯馆”和扇亭“与谁同坐轩”。纵使相隔几个百年,拾级而上,恍惚间也听到了从馆中飘扬而出的清歌小曲——从丹霞红唇里挤出的吴侬软语,和着脆生生的杯盏交互之叮当,园林主人的好客如同这建筑的记忆,一股脑儿倒给了来访的游人。

  踩着曲调向扇亭走去,“与谁同坐”?苏轼说,“明月,清风,我。”水中明月,拂面清风,孤傲的人不必有人相伴,自然界的风物一样可以成为伴侣。

  世人会问,这样孤独吗?先贤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但对于栖身狮子林的高僧来说,不管轮回多少次,生命都是独来独往,无须刻意渲染孤独。1341年,天如禅师独身一人来到苏州讲经,受人尊崇,弟子们为其造了一座禅寺,以苏州人特有的园林天赋,将寺庙打造成有水有木有假山的“狮子林”。取名狮子,主要取义佛经,佛法中将佛讲经喻为狮子吼;文殊菩萨也有青狮为坐骑,都说狮子凶猛桀骜,但也在无边佛法中收起了烈性。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狮子林里有许多像狮子的怪石,以各种形态居于林中成千上万的竹子之下。

  流水、庭院、花木,步步生香;曲折、人家、盛景,处处情迷。明明是喧嚣尘世,置身园林却清净安宁,园林主人几百年前便开始向后人传递一个真理:万事万物,勿忘心安。

  姑苏城外寒山寺:平凡中的寂寥

  目酣神醉于园林的万顷烟波,就如同留恋人间的花影缤纷,不敢眨眼,生怕少看了一分。最怕执迷,于是寒山寺的钟声铿锵作响,唤醒众生对虚无的妄念,声声指引“请来这古刹一看,或许千年前,你曾在这里与佛陀有一次回眸的缘分”。

  唐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沿水路回乡,夜泊枫桥,便听到了夜半钟声,那对着江边硕硕枫树和点点渔火的乱世之愁,因此消弭了一些。

  时移世易,张继的愁思依旧缭绕身旁,它变成了现代人求而不得的苦恼,爱却分别的悲伤,是年少的新愁,是年老的沧桑。于是站在寒山寺,对着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面朝佛祖,轻声说烦恼,静静地闭上双眼,被来自五台山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注目,听着洪亮悠远的钟声响起,去追寻心里藏着最深的那个答案。

  大概痴情执着的人总是很多,所以每年12月31日到寒山寺听跨年钟声的人如云海翻腾,挤满了山门。听满整整108声,祈愿来年烦恼全无,重新启程。只可惜,如今的古钟,早已不是张继笔下的那口,而是来自晚清复建的古迹。

  这也不是什么十分重要的事,心有所愿,祈得安康,所有人能接受平凡中隐藏的寂寥,便是最好的人间。

  平江?山塘:古老街道的时光回应

  走出园林、古刹,却走不出树森浓绿与山水相依,苏州哪怕只是一条古巷街道,都被这样的水乡风情眷顾着。

  平江路,在近千年前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沿河小路,来往着市井黎民,穿梭着凡尘琐事,平凡平静又平淡地看着一代代人的生老病死。晚清的时候,这里风光过一阵,人人都知道平江路悬桥巷27号住着一个风云人物,她叫赛金花,这座大宅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官、兵部左侍郎洪钧为她打造的。洪钧45岁的时候结识了赛金花,那年的赛金花是秦淮河上的名妓,还不满20岁的年纪。看上去不过是一夜风流的情事,却没想到洪钧硬是说服了两位夫人,把妓女娶回了家。

  虽然这段婚姻只有短短的几年时光,却真真切切地演绎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动人时光,也让人们对水光氤氲的平江路有了不一样的向往。漫步其中,不过1.6千米的长度,东西两侧是悬桥巷、大儒巷、中张家巷、大新桥巷等诸多小巷,依水而立着许多青灰色的老宅,却因为完整地保留了历史原貌而仿佛穿梭古今。

  水上常有小船经过,船夫们头戴斗笠,双手轻摇橹桨,唱着一曲江南小调,载着来往的游客推开了水波。从船上看岸上那些年长的房屋,木栅花窗,青白色的墙皮已经斑驳,从中长出了许多藤萝蔓草,随着清风摇曳,远远望去,像是房子生出了翅膀,飞舞于水波之上,醉了来人。

  和平江路一样,山塘街也是一条从历史中翩翩而来的古巷。825年,当时的白居易在苏州担任刺史,想着将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便于行船交通,便诞生了山塘河。从河道挖出的泥土堆填出了宽阔的长堤,可以行人、走车马,后人称为“白公堤”,便是今天的山塘街。

  山塘街全长3.6千米,东起《红楼梦》中写到的“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自然地便分成了东西两段,东段多是商铺和人家,从渡僧桥到半塘桥;西段临近郊外,从半塘桥到虎丘,全程都是芳草萋萋、绿树成荫,沿途还有普济桥、野芳浜、五人墓、葛贤墓等风景古迹。

  人们都说这里风景如画,却很少有人知道山塘街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入画。清代画家徐扬画了《盛世滋生图》,挑选了苏州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其中一街就是山塘街,描绘的是盛世风光,是《吴县志》中所言的:“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这般风光,如今都被继承了下来,山塘街的白天和夜晚都被人群包裹着,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苏州城的绮丽,就在一动一静、喧闹与安宁、古往与今来之间变换,唯一不变的,是苏州几千年来的温婉柔和与人杰地灵,它开释了轮回中的苦难,消弭了人世间的烦恼,让一切变得悠然起来。



  Yangzhou

  扬州 精雕细琢的眉眼

  扬州一度是一个以香艳和繁华而闻名的南方城市。那秦淮河畔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河边渡船上飘来的阵阵脂粉气,千百次成为东方艺术家们的缪斯之灵。但是,在扬州过往的繁荣和光彩背后,我们还能依稀看到,隋朝的壮丁们顶着烈日,挥舞着手中的铁锹,艰难地开凿着京杭大运河,只为博隋炀帝一乐。

  清初的“扬州十日”,无数扬州百姓惨遭杀戮,许多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然而,无论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每到烟花三月,扬州便又将自己打扮得美艳动人,让整个东方的目光集中到这里。这便是昔日的扬州,如同一个美丽而坚忍的女子,承受着苦难和命运的考验,却永远亭亭玉立,保持着遗世独立的姿态,将最美的一面传给世人。

  瘦西湖是扬州景色的代表。瘦西湖景色宜人,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瘦西湖的基本格局在康熙时期就基本形成,那时便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瘦西湖的园林胜景随处可见,正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碧绿的湖水两岸窈窕曲折,亭台楼阁如山水画卷一般次第展开。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朝诗人汪沆如是说,瘦西湖也由此得名,蜚声四海。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可以看到冶春、红园、钓鱼台、莲性寺、白塔、五亭桥、蜀岗平山堂、观音山等名扬中外的景观。一天里不同的时辰,一年里不同的季节,都能让瘦西湖幻化出不同的景色,天然之趣让人回味无穷。这幅画卷里既有自然的厚爱,又有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形成了扬州独特的园林风格。与家人一起泛舟于水上园林,两岸美景纷至沓来,定会令人应接不暇,心醉神迷。

  来到扬州,最不容错过的便是淮扬菜。如今人们再次捡回了中华文化中“食不厌精”的老传统,讲究起了色、香、味、意、形、养。淮扬菜集江南水乡的菜肴之精华,将河鲜用独特的方法烹制,既不像沿海地区的海鲜那般生猛,又没有川菜的辛辣,而是在精心烹制的同时保留了食物的原味。早在南宋时,淮扬菜就以其清爽悦目、风味清鲜而闻名。淮扬菜的刀工精细,大厨们在蛋禽蔬菜上下功夫,以极大的耐心和精到的技法精雕细琢,雕刻出的动物和花朵栩栩如生。坐在“富春茶社”里,吃着精心烹煮的菜肴和点心,观赏着窗外瘦西湖美景和错落有致的盐商府邸,想象昔日扬州城内的熙来攘往,别有一番韵味。




展开
目录

梦萦水乡,时光深处的柔情

周庄 中国第一水乡2

乌镇 有疑天颜不老5

甪直难识地名,难忘古镇9

同里 太湖明珠12

西塘 为你梦萦魂牵16

南浔 地道老滋味20

婺源 花海衬水墨24

李坑 小桥流水人家28

朱家角 上海威尼斯34

专题 曾是惊鸿照影来

——历史上江南那些才子佳人38

悠悠小巷,袅袅炊烟

——白墙灰瓦间的古意村落

郭洞 今生梦寐无尽时44

晓起 油菜花黄香樟古48

南屏 梦中的桃源52

塔川 最爱红叶飘飞时56

唐模 徽派园林的奇葩60

卢村 精致木雕第一乡64

呈坎 美如水墨画的千年古镇68

查济 情迷悠长巷道72

专题 江南的名人故居76

城市风情,不一样的烟火

南京梧桐绿荫里的繁花烟柳地82

苏州 宁静时光中的慢放88

扬州 精雕细琢的眉眼94

无锡 多少楼台烟雨中96

杭州 最是江南忆100

绍兴 在黄酒的微醺里打马而过106

宁波 江南大地上一颗夺目的明珠112

上海 华灯初上时,最是人间119

专题 值得推荐的江南游线路126

文化遗产中的江南掠影

宏村青泥小巷画中人家132

西递 桃花源里人家137

西湖 绿荫冉冉,醉不思归140

苏州园林 闹市中的山水之怡144

黄山 上帝的盆景150

明孝陵 金陵怀古,倾听那历史深处的回音156

吴歌昆曲 诉一曲衷肠,引无尽相思162

苏绣 绣万国于一锦166

扬州玉雕 良师巧匠的艺术之美170

水乡社戏 水乡舞台上的人间模样174

专题 令人流连的江南小吃178

青山流水断桥在,风景旧曾谙

庐山千古文化名山184

东西洞庭山 最后的水上江南190

秦淮河、夫子庙 金陵自古繁华地193

钱塘江潮 壮观天下无198

枫桥 江枫渔火对愁眠202

专题 诗词里的江南2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