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西老龄伦理比论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3084
  • 作      者:
    刘喜珍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喜珍,1968年出生,湖南益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原理教研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原理二级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伦理社会学。主持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西老龄伦理比论”(14FZX047)、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老龄健康公平问题研究”(18BZX123),完成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中的老龄伦理”(09YJA720002)、2004年度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老龄问题的伦理研究”。在《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著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口结构老龄化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逐渐铺展,是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人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西老龄伦理比论》从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差异与契约伦理的伦理属性差异以及“未富先老”与“先富后老”的国情差异出发,围绕老龄利益伦理、老龄制度伦理、老龄关怀伦理、老龄健康伦理以及善终伦理进行中西比较,为中西老龄伦理的相融互鉴提供具有操作性的社会伦理方案,并为全球化视镜下中西老龄伦理文化的优化发展提出若干伦理原则及其具体实践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中西老龄伦理比论》:
  人口老龄化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由于生育率下降而导致老龄人口比例提高的底部老龄化;另一种是由于人口寿命延长与老龄人口规模增长而导致老龄人口比例提高的顶部老龄化。从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轨迹来看,一般都是从底部老龄化开启,逐步发展到顶部老龄化。底部老龄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总体上是积极的,不会引发养老社会负担加重的问题。但在顶部老龄化状态下,社会养老保障、资源代际配置、消费与积累等问题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增长以及老龄人口比例提高而凸显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一些消极的社会经济影响。目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顶部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老龄化带来多种社会经济影响,其中代际经济效应尤为显著。
  第一,提高劳动力人均资本占有水平,降低资本积累水平。人口结构老龄化与退休密切相关,退休是社会劳动的制度性终止。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意味着他们将原来占有的一部分社会资本转让给现有的劳动力人口,从而具有提高当下劳动力人均资本占有水平的正向经济效应。①
  退休意味着从生产角色到消费角色的转换,虽然有一部分老年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但这种“老有所为”已不是制度性的社会劳动,而是非制度性的劳动延伸,劳动报酬由双方协商。在退休阶段,老年人从生产领域退到消费领域,不再从事生产劳动而主要进行生活消费,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延时性消费,因为他们今天消费的正是自己昨天创造的劳动成果;然而从形式上看,老年人消费的却是当下劳动者的生产成果。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状态下,随着退休人口总数逐年增加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提高,老年人消费的劳动力产出成果将越来越多,同时占用的消费经济资源也会随之增加,可用于资本积累的产出成果就会相对减少。因此,养老消费具有降低资本积累水平的经济效应。
  人口结构老龄化对劳动力人均资本占有水平的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它所提高的有效劳动平均资本水平与其所降低的资本积累水平两个方面,是两方面作用效应相抵后的一个资本净值。
  第二,促进代际经济互动。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不同代的人共同生活并相互交往,代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互动,也就是说,每一代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在与其他不同代的人进行经济交易。阿莱(Allais,1947)、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58)、戴蒙德(Diamond,1965)以微观经济为基础建立了世代交叠模型,认为,资本存量来自个人在工作期间的储蓄,这种储蓄是为了个人退休后的消费而预存的。就整个社会的老年一代而言,老龄人口的资本存量就是所有老年人单个资本存量的总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确保一定资本存量的社会福利制度,它将养老行为以社会制度的形式纳入终生消费,并力求从个人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与个人生命福利最大化的视角对养老行为进行宏观整体规划。资本存量的后延性与消费的现时性及当下性决定了养老消费是一种具有世代交叠性质的代际经济互动行为,而非老龄人口单方面的消费行为。
  资源代际转移是人口结构老龄化背景下代际经济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内部资源的代际转移,通过抚养与赡养来实现。二是社会资源的代际转移,主要通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来完成。资源由老年一代流向年轻一代,又从年轻一代流向老年一代,是代际资源转移的两种路径。在传统社会,资源代际转移在家庭内部就能完成,这种家庭内部的资源代际转移具有封闭性、单一性。在现代社会,资源代际转移的主导模式是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资源代际转移,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第三,养老支出发生变化。人口结构老龄化必然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发生变化。老龄人口作为社会主体与国家公民,作为退役的劳动人口,不论是从生存所需,还是从后延式消费以及代际回报来看,都要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都必须占用一定的社会资源,消费一定的经济成果,由此形成养老经济。养老经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老消费,即老龄人口维持基本生存的各类消费;二是老年产业,它是由养老消费所带动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具有“夕阳红”色彩的朝阳产业。养老消费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国民收入再分配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公民基本养老消费需求的制度形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比较研究概论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现状、目的与意义
一 比较研究的现状
二 比较研究的目的
三 比较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一 比较研究的内容
二 比较研究的视角
三 比较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中西传统伦理比论
第一节 道德文明的两种摇篮
一 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
二 血缘与家国
三 业缘与城邦
第二节 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一 祖先崇拜与传统孝道
二 家族的基本特征及其尊老伦理探源
三 家族共有与个人私有
四 家族利益至上与个体利益至上
第三节 宗法伦理与契约伦理
一 人子与公民:身份差异
二 父权与法权:权利差异
三 宗法人伦关系与契约人伦关系:人伦结构差异
四 “父慈”“子孝”与平等友爱:代际伦理关系差异

第三章 中西老龄利益伦理比论
第一节 利益与利益伦理
一 客观的“内在的必然性”
二 利益伦理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伦理效应
一 老龄人口赡养比上升
二 人口老龄化的代际经济效应
三 代际伦理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老龄利益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 权利平等:价值基础原则
二 制度正义:制度建构原则
三 帕累托最优:分配优效原则

第四章 中西老龄制度伦理比论
第一节 全球化的社会伦理影响
一 中西方经济合作、政治对话与文化交流不断扩展
二 老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
第二节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西制度伦理共识
一 中西方共同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
二 中西方共同遵循的底线伦理原则
第三节 中西老龄制度伦理互补的契合点及其建构特征
一 中西老龄制度伦理互补的契合点
二 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伦理建构特征

第五章 中西老龄关怀伦理比论
第一节 老龄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伦理优化
一 老龄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
二 老年道德关怀提出的价值依据及特点
三 老年道德关怀质量指标的测评
第二节 中西老龄关怀伦理的差异
一 崇祖尽孝与敬神博爱:文化根源差异
二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关怀形式差异
三 德行不朽与回归上帝:终极目标差异
第三节 三位一体的道德关怀网络
一 政府善治
二 社区关怀
三 家庭孝养

第六章 中西老龄健康伦理比论
第一节 老龄健康公平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一 老龄健康公平的内涵
二 老龄健康公平的影响因素
三 老龄健康公平的评价指标
第二节 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价值依据与伦理要求
一 健康风险与老龄健康不公平现象
二 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价值依据
三 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伦理要求
第三节 中西老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差异
一 初级老龄社会的美国医疗保障制度
二 深度老龄社会的英国、瑞典医疗保障制度
三 超级老龄社会的德国医疗保障制度
四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概况

第七章 中西善终伦理比论
第一节 向死而生与“向死亡的自由”
一 向死而生
二 “向死亡的自由”
第二节 临终需求与临终关怀
一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
二 老年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
第三节 丧葬伦理论
一 传统丧葬制度的起源及其社会伦理功能
二 当前丧葬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文明丧葬的伦理要求

第八章 全球化视镜下中西老龄伦理优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于老年主体论的人本原则
一 血亲之爱与神启之情
二 老者为尊与弱者优先
第二节 基于老年权利论的全球正义原则
一 契约正义与血缘正义
二 全球正义视角下老年权利保障
第三节 基于老年生存论的国际善政原则
一 国际善政的含义及其可能性
二 国际善政与老年贫困人口的生存及发展

第九章 个案比较评析
第一节 孝亲与虐老的道德交锋
案例一 捐肾救父母的孝子和孝女
案例二 大爱无声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案例三 虐老法不容夫妻双获刑
评析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障:老人的守护神
案例一 一位美国老人的退休生活
案例二 瑞典老人的“三乐”
案例三 贫困村的老人
评析
第三节 “道德银行”“万能保姆”与护理保险
案例一 “道德银行”
案例二 “万能保姆”安康通
案例三 德国的老人中心“勒沃库森市”
评析
第四节 安全之地还是恐怖之狱
案例一 “被”住进养老院的老人
案例二 逃离敬老院
案例三 四季常青的养老院
案例四 亚利桑那州的太阳城
评析
第五节 安乐死的伦理抉择
案例一 孝子购农药助母安乐死
案例二 杀你皆因爱你
案例三 携手尊严死亡
评析
第六节 回归自然的生态殡葬
案例一 92岁老人丧事从简
案例二 数百万元的“豪华葬礼”
评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