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用的宣言
0.00     定价 ¥ 3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8051729
  • 作      者:
    努乔·奥尔迪内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在于阐明“无用之用”,作者博通古今,旁征博引,引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那些看似无用的学科具有的深远意义。书中旁征博引近四十位大师的名言,加上作者个人铿锵有力的见解告诉我们:探索之必要,缓慢之必要,酝酿之必要,徒然之必要。
展开
作者简介
1958 年生于意大利迪雅曼泰(Diamante),
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Université de Calabre)
意大利文学教授,曾在欧洲及美国多所大学担任访问学
者,包括: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巴黎高等社会
科学院(EHESS)、巴黎索邦第四大学(Université
Paris-IV-Sorbonne)、伦敦瓦尔堡中心(Warburg
Institute à Londres)、柏林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Max-Planck Institute),以及美国的耶鲁、纽约大学。
他曾出版多部关于乔达诺• 布鲁诺(Giordano
Bruno)和文艺复兴的著作,并被翻译成九国语言
(包括中文、日文和俄文),如:《驴子之迷》(Le
mystère de l’ane, 2005)、《暗影的边界》(Le
seuil de l’ombre, 2003)、《乔达诺• 布鲁诺、
龙萨与宗教》(Giordano Bruno, Ronsard et la
religion, 2004)、《与知识相遇》(Le rendezvous
des savoirs, 2009)、《国王的三顶皇冠》
(Trois couronnes pour un roi, 2011)。近期
出版作品为《马奎斯的肖像──重复与差异》(Les
portraits de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La
répétition et la difference, 2012)。此外,他
与伊夫• 赫桑(Yves Hersant)为美文出版社(Les
Belles Lettres)编辑了三套经典作品丛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欧洲知名学者努乔·奥尔迪内在本书中旁征博引近四十位大师的名言,加上个人铿锵有力的见解,引领我们重新思索「无用的实用性」及「实用的无用性」。他指出,人类对于物欲的执迷,以及对务实的盲目追求无法带来任何真正的知识或精神的质变,会导致人类知性能力的衰退。在书末收录了美国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的〈无用知识的用处〉一文。努乔·奥尔迪内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尽管相隔近百年,但两人的主张恰似一首人文与科学的奏鸣曲,相互应和。他们不约而同地检视人们对于「实用」的概念是否过于狭隘。
展开
精彩书摘
尊严:财富的幻觉和智慧的辱没
尊严真的能够以拥有的财富来衡量?或者它是完全独立于利益和收入观念的价值基础之上的?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可参考希波克拉底的书信集,这位著名的医学家在其中对于德谟克利特的疯狂表示出了兴趣。这篇书信体小说构建在矛盾的角色转换之上:随着故事发展,医生成了病人,而病人承担了医生的角色。因此,在希波克拉底眼中,德谟克利特表面的疯狂转换成了智慧,而阿布德拉①人的智慧则成了疯狂。这一切都开始于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住在小山山顶的一间房子里,他笑个不停,同胞们都为之担心,因为他们认为他生病了。为了照顾他,他们决定请医生希波克拉底来。因为这位医生不慕钱财,行医时不受金钱左右。
不要用暴力对待我,但我愿为了自由的艺术而受苦。那些为金钱工作的人为利益而服务科学,同时剥夺了科学古老自由的表达权,这样说吧,他们赋予了它奴隶般的地位。可怜的人类生活,它从未停止过混入贪婪,就像冬天的寒风一样!但愿医生们能够联合起来对抗这种疾病,因为它比疯狂还要可怕!

在一开始,这两位伟人的相遇便擦出了火花,特别是在他们谈论到引起哲学家发笑的原因时。事实上,德谟克利特最后清楚地回答了希波克拉底的问题。
在一开始,这两位伟人的相遇便擦出了火花,特别是在他们谈论到引起哲学家发笑的原因时。事实上,德谟克利特最后清楚地回答了希波克拉底的问题。我只因一个对象发笑,那就是神智不清的人。因为他缺乏正直,被探索大地尽头和深邃洞穴的无穷物欲驱使,他从未停止过对它们的追求,为了得到更多财富,总是东奔西跑。在自称幸福时,他从未感到过悔恨,因为他让被锁链锁上的囚徒徒手挖到大地深处,其中有人死于脆弱土地的塌方,有人则在惩罚中苟延残喘,把那里当成了故乡。人们为了寻找金银,探索灰尘和碎屑的痕迹,堆积起那些挖出的沙土,挖开大地的血脉,敲碎土块,只为了致富;我们将大地母亲变成了敌人;它一直没有改变,人们敬爱它却又把它踩在脚下。

德谟克利特的思考不仅仅给希波克拉底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几十个世纪之后,我们这些新千年的读者也为之赞叹。“挖开大地的血脉”以发掘金银,害死人们以积敛财富。这毁害了人类的未来,因为它意味着消灭了一切形式的人类尊严,听任危险而自杀性地疯狂地胡作非为。事实上,财富和权力带来了欺骗人的假象,正如塞涅卡在他的《致卢齐斯乌斯之道德书简》中令人信服地强调的那样,他使用了世界剧场这一比喻:富人的幸福就像在舞台上扮演国王的演员的幸福一样,一旦演出结束,换下国王的戏服,每个人都会变回日常生活中本来的样子。
在所有这些你看着穿紫衣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幸福的。这就好像戏剧里的国王,分配给他们权杖和皇袍不过是角色要求。他们在公众面前大摇大摆,装腔作势,脚踏厚底
靴,可一旦到了后台,他们就脱下了鞋子,恢复了他们自然的样貌。在所有的通过这些金钱和荣誉获得崇高地位的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伟大的。

在塞涅卡看来,我们的错误主要来源于我们并不以人的本来面目评判人,而是通过他们所穿的衣物和所戴的饰品。
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的天性受到了我们制定的规则的限制。而你呢,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操控你。是你自己的判断允许你确定自己的本性。……如果我们使你既不属于这片大地,也不属于天空。那么,这是为了你能够成为你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因为你具有随意培养自己、塑造自己的可敬能力。
海德格尔 :理解无用是件难事
海德格尔好几次谈论到无用这一话题,特别是在提及关于艺术作品本质的问题时。在此,我仅仅回顾一下他和一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梅达尔•博斯(在靠近苏黎世的措利孔,他邀请海德格尔在他那里为一群年轻的心理治疗师开一个现象学研讨班)的谈话。这次谈话中,他还对《存在与时间》中某几个段落做了深刻的分析。借1963 年4 月24 日至5 月4 日在塔奥敏纳一起度假的机会,博斯问了海德格尔有关人类本质以及人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问题。在谈话的某一个时刻,海德格尔谈论了他所思索的无用之用。
最为有用的即是无用。可是去经历无用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最为困难的事。有用被理解成是带着直接技术目的的可用的实践行为,比如那些产生有助于贸易和工业生产效果的事物。而我们该从“有益”这一意义去理解有用,也就是说,把有用看成是能将人带到自身“周围世界”之物。

在试图将纯粹技术和商业的目的抽离出有用这一概念的同时,德国哲学家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同代人理解无用的重要性是困难的。的确,对某些没有任何“实践知识”的事物抱有兴趣,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庄子和冈仓天心:无用与生活的本质
关于无用之用这个问题早在公元前4 世纪就引起了庄子的思考。在他谈论自然、造化无穷和生活之道的著作中,这位中国哲学家好几次涉及到了无用这一命题。在思考着百年大树(“此木以不才得终其天年。嘻,神人亦若是也矣”①时,他指出了,对于树木而言,“其用速祸”②。并且,不久之后,在一段与诡辩家惠子的简短辩论中,他指出了在不知道无用的重要性的情况下却自以为何为有用的人之局限性。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正是在对无用性的发现中,日本作家冈仓天心顿悟到了野蛮性和人性之间的区别。他的《茶之书》(1906)中,在一个谈论花的热情洋溢的章节,他暗示了有关爱情的诗歌开始于对花的热爱时刻。
在将第一个花环献给他的女伴时,原始社会的人就超越了野蛮。通过这一使他超越了自然粗浅需要的行为,他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认识到了无用的精妙用处,他因此进入了艺术的王国。

就是在这么一个简单的行为中,人类把握了一个让自己人性化的机会。

欧仁•尤内斯库:有用是无用的负担
针对不知所措地丧失了生活的意义的人,尤内斯库做了几点精辟的思考。在1961 年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当着其他作家的面,这位伟大的戏剧家重新肯定了我们是多么需要那难以被代替的无用事物。
看看在街上忙碌奔波的人。他们无暇他顾,神色担忧,低头看地,就像狗一样。他们一直走着,
却从不正视前方,因为他们早就对道路了然于心,所以机械地奔走。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这一现
象相似。现代人一般都是匆忙的人,他没有时间,成了必要性的奴隶,他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件事物可
以是无用的;他也不理解,在本质上,有用可以成为一个无用而累人的负担。如果理解不了无用之用,人们也就理解不了艺术;一个不理解艺术的国家是一个由奴隶或是机器人组成的国家,或者说,是一
个由不幸的人民构成的国家。这些人不知微笑,这是一个精神失落的国家;哪里没有幽默,没有欢笑,哪里就有怒气和怨恨。

现代人无法花时间在无用之物上,因而他们被判了刑,被转化成一架没有灵魂的机器。作为必要性的奴隶,他们不再能理解有用最终会成为“一个无用而累人的负担”,以及如果“不能理解无用之用,以及用之无用,人们就不能理解艺术”:而不理解艺术的人会成为一个奴隶或一台机器人,一个因不能欢笑和享乐而受苦的存在。同时,他们会容易陷入谵妄的狂热之中(特别是宗教狂热,如果考虑到这几十年的情况的话),或者陷入其他可能的“集体愤怒”之中。
因为这些焦虑而忙碌的人都奔向一个无人性或虚幻的目标,他们会突然在不知何故的号角声中,
在某个疯子或恶魔的号召下,任由谵妄的狂热、集体的愤怒、大众的癔症支配自己。这些变成犀牛的人左突右奔,形成人类本身的威胁。人类不再有时间思考,如何恢复其思想和精神。

① ② 引文与《庄子》不符,此处按引文译之。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有用的无用性 001
“一无所有的人相当于不存在” 002
没有利益的知识就没有用处? 005
什么是水?关于福斯特•华莱士的一则轶闻 007
上校布恩迪亚的小金鱼 010
但丁和彼特拉克:文学不该屈服于盈利原则 013
亚里士多德:知识没有实际用途 017
柏拉图:纯粹的理论家抑或是哲学王? 019
康德:对于品位的判断是无私的 021
奥维德:没有什么能比无用的艺术更有用 024
蒙田:“没有什么是无用的”,“即使是无用本身也不是” 026
漫游者莱奥帕尔迪:选择无用以对抗一个“傲慢而愚蠢的世纪”的功利主义 030
约翰•洛克:反对诗歌 034
薄伽丘:“面包”和诗 037
加西亚•洛尔迦:没有诗歌般疯狂的生活是不智的 040
狄更斯:焦煤镇的“事实” 042
海德格尔 :理解无用是件难事 045
庄子和冈仓天心:无用与生活的本质 048
欧仁•尤内斯库:有用是无用的负担 051
伊塔洛•卡尔维诺:无偿的事物显得重要 054
埃米尔•齐奥朗和苏格拉底 056

第二部分 如同企业的大学和作为客户的学生 059
国家幻想的破灭 060
作为顾客的学生 063
作为企业的大学和作为职员的教师 066
托克维尔:“轻浮的美”和商业民主的危险 070
赫尔岑:商人没有时间 073
约翰•亨利•纽曼:反对以职业培训为目标的大学 076
约翰•洛克和安东尼奥•葛兰西:过去的语言有什么用? 080
经典的消失是被计划好的 086
发现经典能够改变生活 089
受到威胁的图书馆:瓦尔堡学院引起轰动的丑闻 092
历史书店的消失 095
“无用”科学意外的“有用性” 098
从欧几里得到阿基米德 :人们能从一个知识中得到什么好处? 101
“知识是一笔财富,它即使被赠予,也不会减少” 104

第三部分 关于占有的危害:尊严,爱和真理 107
经典的声音 108
尊严:财富的幻觉和智慧的辱没 110
为了占有而去爱,是谋杀爱 118
占有真理,即杀死真理 126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13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