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辑)
0.00     定价 ¥ 89.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0347501
  • 作      者:
    王宗礼,马俊峰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宗礼,法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和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兼任甘肃省委政法委咨询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政治学会副会长、社会学会副会长、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等职。
  
  马俊峰,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曾在《马克主义与现实》《江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九十多篇论文,论著《政治自由理念的近代转向及批判反思》《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研究》《真正政治:回答一种美好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社会共同体与公民身份认同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研究》,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1-5辑、《西方马克思主义热点问题研究》,论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期刊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辑)》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学以成人”;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五重逻辑;重读《资本论》——法律、政治和养老金研究笔记;论习近平关于文艺方面论述的时代价值;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做的哲学反思;——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成果评析;在新的历史方位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意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重要经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多重维度;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时、度、效;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建构若干问题思考——基于批判理论的视角一;浅论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文艺功能观;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述评;文化自信发展路径初探;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青年观: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红色基因传承助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研究;西部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困境: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视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改革开放40年:国企党建再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辑)》:
  第一,源自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文化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家园。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融合演进,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思想贡献。随着世界交往的进一步深化,世界各区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相互影响不断加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更加五彩缤纷地上演。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全球放射出恒久的思想光芒,就在于其“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新时代以来,中国在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过程中,与世界各个区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交流联系变得更加频密。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学互鉴,成为推动社会跃迁和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世界上各种文化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优劣、高低、美丑之分,傲慢和偏见是文化互学互鉴的严重阻碍。我们应该努力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加强文化之间的共存、交流、互鉴,而不是制造文化之间的优越、隔膜、冲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不断进行学习、吸收、消化和融合。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化互容、互通、互鉴,从不同文化中寻求智慧、汲取养分,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秉承向优秀文化学习的传统,“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世界和中国发展得更好”。可以说,在与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注重借鉴和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成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奠定了外源性的文化基础。
  第二,源自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汲取和转化。中华优秀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其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深厚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才有了持久力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熔铸于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这是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要想促进中国在新时期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汲取其蕴含的精神、观念和规范,结合时代需求推动转化和发展,让其放射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关于在革命时期所创造和发展的独特的革命文化,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强调这一精神标识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其他的革命文化,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价值意涵,都必须加以弘扬和传承。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指出这是中国人民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得以奋勇向前的强劲精神动力。
  ……
展开
目录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时代”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学以成人”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五重逻辑
重读《资本论》——法律、政治和养老金研究笔记
论习近平关于文艺方面论述的时代价值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所做的哲学反思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思想特点研究成果评析
在新的历史方位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意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重要经验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多重维度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时、度、效
新时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建构若干问题思考
——基于批判理论的视角
浅论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文艺功能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文化自信发展路径初探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青年观: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红色基因传承助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西部民生问题的现状与困境: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视域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改革开放40年:国企党建再思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