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0.00     定价 ¥ 49.9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68264556
  • 作      者:
    [美]卡伦,霍妮
  • 出 版 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卡伦·霍妮是20世纪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是与阿德勒、荣格、兰克、弗洛姆等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

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学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她以文化决定论取代了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她对基本焦虑研究贡献良多,并提出理想化自我的心理学概念。

她的论文因远远chaoyue了时代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注意,但自1967年《女性心理学》重版后,卡伦·霍妮已被公认为首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

展开
作者简介

   卡伦.霍妮,与弗洛姆齐名的西方当代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早期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阐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的性概念更适当。著有《自我的挣扎》《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等多部心理自助经典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卡伦·霍妮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这一思想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已形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

如今,我们早已习惯了随意而不假思索的运用“神经症”这个词汇,来表示对特定行为的反对,甚至在潜意识里流露出自身的优越感,尽管我们通常并不了解它的准确内涵。那些诸如懒惰、多疑、贪得无厌等带有准确指向的贬义词,在今天都可能被“神经症”这一称呼取代。虽然很难从词汇的语义上判断出明确的指代,但当我们选择运用这个词汇时,便已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受到了某些标准的影响。

首先,拥有一套与绝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是神经症患者的重要特征。例如,一位不思进取的姑娘,宁愿放弃升职加薪的机会,也不愿和上级保持相同的步调;或者是一位甘于物质生活困苦的艺术家,哪怕依靠着每周30元钱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也不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事业之中,换取更为充足的物质回报,而令他陶醉其中的事物在我们看来无非是男女情爱和雕虫小技。我们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不断通过生产劳动换取远超生存所需的物质回报,在社会地位的攀升中汲取快感,而对于游离在这种生活方式之外的异类,我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冠以“神经症”的称谓。

由此看来,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否与所处时代、社会的主流模式相契合是我们判断神经症的主要依据。就像在上文中所提及的姑娘和艺术家一样,如果他们身在墨西哥、意大利,乃至某个远离工业文明的普韦布洛印第安部落,就会被视为再正常不过,因为这些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并不认同为了满足非生存必需品而拼命工作,也自然不会把缺乏物质竞争欲望的他们看作神经症患者。而将时间回溯至古希腊文明时期,如今普遍的“上进”观念同样被认为是低贱、卑劣的。

虽然“神经症”一词最初来自医学术语,但对神经症的判定与借助医学设备诊断一名骨折伤者丝毫不具有可比性,我们无法在抛弃病人所处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做出随意诊断,正如面对一位自称能看见各种幻想,并对此坚信不疑的印第安少年,我们显然会把他看做出现臆想情结的神经症患者,但在他所处的印第安部落文明中,事情却是另一番景象:他被尊崇为拥有与神灵交流能力的天赋者,将为部落带来好运和福音,因此被赋予种种特权和优待。与此相似的是,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那些号称能够和离世的亲人面对面交谈的人会被看作神经症患者,但这样的表现在印第安文化里同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普遍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情感。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他人提及自己离世亲人的名字而生气愤怒,是基卡里拉·阿巴切文化所认同的普遍行为模式;害怕靠近处于月经期的妇女,甚至视月经为不祥之物,也是众多原始部落共同的观念……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荒诞不经、违背社会主流行为模式的“神经症”表现。

究竟什么样的观念是正常的,什么样的观念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不仅在不同文化中拥有截然不同的答案,甚至在相同的文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变化。现如今,在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中,没有人会将一位独立、理性,但拥有性经历的女性与“堕落”“肮脏”“不洁”等贬义词联系起来,但这样的女性在四十年前还是无法被大众接受的。社会阶级的差异同样会导致对相同的观念产生截然相反的认知,如果一个出身小资产阶级的男性终日不事生产,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狩猎和征战中,那么他必然被看作具有神经症特质,但同样的例子对于封建贵族阶级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性别的不同也是造成观念差异的重要因素,在西方普遍的价值体系里,当年龄逐渐步入四十岁,女性因衰老而产生忧虑和焦躁的情绪被视为正常,而男性如果有这种担忧就会被视为患有神经症。

  对正常与否的衡量标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理应是每一位接受过教育的人需要具备的常识。我们理解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拥有与我们大相径庭的饮食习惯,接受爱斯基摩人居

住的环境孕育了另一种清洁观念,尊重原始部落由于科技不发达而产生的巫医疗法,但我们却很难意识到,情感欲望也和生活习俗一样,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存在着各种差异。这也是萨皮尔等人类学家始终致力于传播的观点: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而重新发现、定义“正常”的概念,正是现代人类学的贡献之一。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都喜欢根据自身的认知与情感来独占对人性本质的“最终解释权”,就连心理学也是如此。例如,弗洛伊德曾经根据观察得出“女性比男性更加善妒”的错误结论,并试图根据这个缺乏依据支撑的假想理论从生物学中寻找答案。“任何人都具备关于杀戮的犯罪感”也是弗洛伊德假定的理论之一,但彼得·弗洛伊琴最终指出了其中的错误所在:杀人凶手必须遭到惩处的观念从未被爱斯基摩人的社会文化所认同;在许多原始部落和文化中,如果某个家庭遭受了儿子被杀死的悲剧,通常可以采取人员替换的方式进行补偿,甚至受害者母亲会收养杀人者,并以此获得安慰。这些文化现象的存在,证明了不同的人对杀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也证明了弗洛伊德的设想是错误的。

一旦对这些人类学发现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还存在着片面之处,例如,我们并没有足够的事实依据证明同类竞争、夫妻相爱、兄弟相杀等观念是人性的本质倾向。而我们所理解的“正常”,也纯粹是由身处的特定社会环境所赋予的含义,其内涵会因时代、阶级、性别,以及主流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当研究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神经症的表象特征时,就很难根据上述观念探讨所有神经症的共同特质及其形成的核心因素。无论是惊惧恐慌、抑郁焦虑,还是生理性的机能失调,都无法被当作界定神经症的准确特征,因为它们的出现存在着较大的偶然性。而某些长期潜伏的抑制作用却往往能很轻易地躲避乃至欺骗外界的观察,尤其当我们试图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领域的表面现象进行判断时,尽管可以察觉轻微的反常现象,但依旧难以对这些反常现象做出具体甄别。当然,虽然在观察中存在着一定困难,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神经症人群中归纳出两项明确的基本特征,即偏执的反应模式,以及个人潜质与实际成就之间的脱节。

现在,让我们对上述两项特征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谓偏执的反应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不同的外部情境时,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通过灵活的处理方式做出恰当的反应。具体而言,我们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在遇到的情境中察觉值得怀疑之处,并投以戒心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模式,但神经症患者很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潜意识让自我长期处于警戒状态。同样是面对外界的正面反馈,普通人可以从中判断出对方的真实意图究竟是发自内心的赞许,还是另有所图,但神经症患者更倾向于对任何恭维都持有怀疑和戒备的态度。此外,我们通常只会在被他人恶意欺骗时,产生愤怒、生气的情绪,而患有神经症的人却很容易被任何话语或行为冒犯,即便它们是善意的。当我们面对某些重要事情的时候,感到难以抉择甚至出现逃避心理都是极为正常的,但神经症患者很可能对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犹豫不决,甚至失去了对日常事务的决断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脱离阶层和文化背景盲目地对偏执者冠以神经症的判断,就像在西方社会,质朴本分的农民往往会拒绝接受任何陌生或富有创新性的新事物,而小资产阶级则会在生活中始终坚持对财务花销的谨慎态度,当这些特质被置于相应的时代背景下时,它们的产生和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神经症患者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个人潜质与实际成就之间的脱节,同样可能是外部环境所导致的。但倘若一名男性富有天赋,且各项外在条件都对他的发展大有裨益,却始终在生活中碌碌无为;或者一位女性天生丽质,却总是在内心否定自身对异性的吸引力;又或者一个人坐拥一切可以令其幸福满足的条件,却因为丧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而整日闷闷不乐,那么他们往往可以意识到,他们的障碍就是自身,而这种脱节的感觉显然就是神经症的一大重要特征。

  如果从表面现象中抽离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神经症的源头进行剖析,我们就不难观察到:焦虑感与为战胜焦虑而形成的自我防御体系共同组成了所有神经症的共同基础。这种焦虑感对神经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是由内而外、贯彻始终的,而无关乎神经症患者拥有多么复杂的人格结构。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我将详细论述这个理论的依据和实际作用,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此我对它进行简要的说明。

  从表面上看,这种理论实在难以被称为具体或精确。要知道,即便是动物,也会在面对潜在的未知与危险时遵循本能,要么发起攻击,要么夺路而逃。而我们作为人类,在面对危险情境时,所产生的恐惧感(我们暂且将“恐惧感”和“焦虑感”这两个词交替使用)和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同样会采取相应的防御机制进行自我保护——我们害怕遭受雷电的攻击,所以将避雷针装上房顶;我们对意外事故有所恐惧,于是有了购买保险的习惯。这些恐惧和焦虑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为集体对抗危险而产生的防御机制也早已在不同文明中留下了烙印,逐渐演变为固定的形式,它可以是防止佩戴者中邪的护身符,可以是告慰逝者安心离去,勿要惊扰生者的盛大宗教仪式,也可以是由于将女性月经视为不祥之物,从而通过各种禁忌规则,来避免同经期女性发生接触的原始习俗。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 /7

第二章   为何谈起“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22

第三章    焦虑 /31

第四章   焦虑与敌意 /48

第五章   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64

第六章   对爱的病态需要 /83

第七章   再论对爱的病态需要 /95

第八章   获得爱的方式和对冷落的敏感 /113

第九章   性欲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作用 /124

第十章   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 /137

第十一章   病态竞争 /159

第十二章   逃避竞争 /176

第十三章   病态的犯罪感 /196

第十四章   病态受苦的意义 /221

第十五章   文化与神经症 /24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