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诗论(作家经典文库)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1200607
  • 作      者:
    朱光潜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代表作,中国现代诗学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

《诗论》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兼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成为诗歌研究及诗歌爱好者不可不读的经典。

 


展开
内容介绍

《诗论》是美学大家朱光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兼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奠定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的基石。

朱光潜的《诗论》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从诗的起源、性质、特征诸角度,具体分析中西诗歌的内在规律,探讨中国诗歌的节奏、韵律、格律等特征的历史源流。对中国诗歌的起源,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诗歌与天赋、散文的关系,诗与画的关系,中国诗的音律等作了深入的美学探索。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在中国现代诗学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诗的起源

 

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诗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争来争去,终不得要领。如果他们先把“诗是怎样起来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从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看,诗歌在各国都比散文起来较早。原始人类凡遇值得留传的人物事迹或学问经验,都用诗的形式记载出来。这中间有些只是应用文,取诗的形式为便于记忆,并非内容必须诗的形式,例如医方脉诀,以及儿童字课书之类。至于带有艺术性的文字,则诗的形式为表现节奏的必需条件,例如原始歌谣。中国最古的书大半都掺杂韵文,《书经》、《易经》、《老子》、《庄子》都是著例。古希腊及欧洲近代国家的文学史也都以诗歌开始,散文是后来逐渐演变出来的。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它究竟起于何时?是怎样起来的呢?

从前一般学者研究这个问题,大半从历史及考古学下手。他们以为在最古的书籍里寻出几首诗歌,就算寻出诗的起源了。欧洲人以为荷马史诗是他们的“诗祖”,因为它在记载下来的诗中间最古。近代学者又搜罗许多证据,证明荷马史诗是集合许多更古的叙事诗和民间传说而作成的。那么,西方诗的起源不在荷马而在他所根据的更古的诗了。

在中国,搜罗古佚的风气尤其发达。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有种种揣测。汉郑玄在《诗谱序》里以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他的意思是说,“诗”字最早见于《虞书》,所以,诗大抵起源于虞。这种推理显然很牵强。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里便不以郑说为然:

 

舜承于尧,明尧已用诗矣。故《六艺论》云:“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其名曰“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舜时也。

 

这话比较合理,虽也是捕风捉影,仍不失多闻阙疑的精神。从郑序出发,许多学者想在古书中搜罗实例,证明虞舜以前已有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根据《吕氏春秋》、《周礼》、《尚书大传》诸书所引古诗说:

 

昔葛天氏乐词云:《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绮。至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观其二文,辞达而已。

 

后来许多选集家继刘勰的搜罗古佚的工作,如郭茂倩《乐府诗集》、冯惟讷《诗纪》诸书都集载许多散见于古书的诗歌。不过近来疑古风气大开,经考据家的研究,周以前的历史还是疑案。至于从前人搜罗古佚诗所根据的书,如古文《尚书》、《礼记》、《尚书大传》、《列子》、《吴越春秋》之类大半是晚出之书。

于是《诗经》成为最可靠的古诗集本了,也就是中国诗的来源了。

在我们看,这种搜罗古佚的办法永远不会寻出诗的起源。它含有两个根本错误的观念:

一、它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的诗就是诗的起源。

二、它假定在最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

第一个假定错误,因为无论从考古学的证据或是从实际观察的证据看,诗歌的起源不但在散文之先,还远在有文字之先。英国人用文字把民歌记载下来,从十三世纪才起。现在英国所保存的民歌写本,据查尔德(Child)的考证,只有一种是十三世纪的,其余都在十五世纪之后。至于搜集民歌的风气,则从十七世纪珀西(Percy)开端,到十九世纪司各特(Scott)和查尔德诸人才盛行。但是这些民歌在经过学者搜集写定之前,早已流传众口了。如果我们根据最早的民歌写本或集本,断定在这写本或集本以前无民歌,这岂不是笑话?

第二个假定错误,因为诗的原始与否视文化程度而定,不以时代先后为准。三千年前的希腊人比现在非澳两洲土著的文化高得远,所以荷马史诗虽很古,而论原始程度反不如非澳两洲土著的歌谣。就拿同一民族来说,现代中国民间歌谣虽比《商颂》、《周颂》晚二三千年,但在诗的进化阶段上,现代民歌反在《商颂》、《周颂》之前。所以我们研究诗的起源,与其拿荷马史诗或《商颂》、《周颂》做根据,倒不如拿现代未开化民族或已开化民族中未受教育的民众的歌谣做根据。从前学者讨论诗的起源,只努力搜罗在历史记载中最古的诗,把民间歌谣都忽略过去,实在是大错误。

这并非说古书所载的诗一定不可做讨论诗源的根据。比如《诗经》中《国风》大部分就是在周朝搜集写定的歌谣,具有原始诗的许多特点。虽然它们的文字形式及风俗、政教和近代歌谣所表现的不尽同;就起源说,它们和近代歌谣很类似,所以仍是研究诗源问题的好证据。就诗源问题而论,它们的年代先后实无关宏旨,它们应该和一切歌谣受同样待遇。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趁便略说现代中国文学史家对于《国风》断定年代的错误。既是歌谣,就不一定是同时起来或是一时成就的。文学史家一方面承认《国风》为歌谣集,一方面又想指定某《国风》属于某个时代,比如说《豳》、《桧》全系西周诗,《秦》为东西周之交之诗,《王》、《卫》、《唐》为东周初年之诗,《齐》、《魏》为春秋初年之诗,《郑》、《曹》、《陈》为春秋中年之诗(参看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在我们看,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在同一部集里的歌谣时期固有先后,但是这种先后不能以歌谣所流行的区域而定。“周南”、“召南”、“郑”、“卫”、“齐”、“陈”等字只标明属于这些分集的歌谣在未写定之前流行的区域。在每个区域里的歌谣都各有早起的,有晚起的。我们不能因为某几首歌谣有历史线索可以推测年代,便断定全区域的歌谣都属于同一年代,犹如二十世纪出版的《北平歌谣》里虽有一首叫作《宣统回朝》,我们不能据此断定这部集里其他歌谣均起于民国时代。况且一般人所认为有历史线索可寻的几首诗如《甘棠》的召伯,《何彼秾矣》的齐侯之子也还是渺茫难稽。《国风》中含有断定年代所必据的内证根本就很少。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诗的起源......................................................1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1  

二 心理学的解释:

“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5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7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10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12

第二章   诗与谐隐.....................................................19  

一 诗与谐.......................................................19  

二 诗与隐.......................................................27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36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41  

一 诗与直觉.....................................................42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44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48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53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57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65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77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77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连贯性.......................................79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84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87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90  

六 古文与白话...................................................92

第五章   诗与散文.....................................................95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95  

二 实质上的差异.................................................98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100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101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107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109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111  

一 节奏的性质..................................................112  

二 节奏的谐与拗................................................115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117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120  

五 诗的歌诵问题................................................122

第七章   诗与画

——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25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125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127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130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134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