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铃木大拙中国哲学小讲
0.00     定价 ¥ 4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301305638
  • 作      者:
    [日]铃木大拙
  • 译      者:
    吾久乐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影响世界至深的思想家铃木大拙仅仅用了不到十万字,勾勒出中国思想史中流光溢彩的发轫阶段所产生的思想激荡。
展开
作者简介
  铃木大拙(1870~1966),本名为铃木贞太郎,取名为“贞”,其实出自于《易经》的“元亨利贞”(他的三位兄长分别叫元太郎、亨太郎、利太郎)。后因学禅,改名为“大拙”。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被尊称为“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也是一位世界的思想家,得到海德格尔、弗洛姆、汤因比等的推崇。主要著作还有《禅学入门》《禅与心理分析》等,全部著作收于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铃木大拙全集》。
展开
内容介绍
  作为一位影响世界至深的思想家,铃木大拙仅仅用了不到十万字,就从哲学、伦理学和宗教三个面向,勾勒出中国思想史中流光溢彩的发轫阶段所产生的思想激荡,儒家的孔子、孟子与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与列子,以至于杨朱、墨子,这一群璀若繁星的哲学家们跃然纸上。
  铃木大拙具有浸淫中国思想日久的东方人对中国哲学的那种亲近与熟稔,深深地了解它的价值,同时又能跳脱出来,站在比较哲学之高度,来分析反省之。《铃木大拙中国哲学小讲》既适合高端读者也适合一般大众阅读,是了解中国哲学的一部非常可读的掌中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一群璀若繁星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以老子和孔子最为卓荦,开启了中国哲学的早期阶段,历数百年而不息。这一时代持续了大约四百年,是中华文明史中最为流光溢彩的阶段。由于它被秦朝戛然中止,所以这个时代也通常被称为先秦。
2)中国哲学在宋代的复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分水岭事件。 在沉睡千年之后,中国人的思辨如今相比起先秦时代,可谓更具慧识地——虽然不是更一往无前地——把握了斯芬克斯之谜题。佛教这一外来的新学说让中国思想家抖擞起全幅精神来面对它。它提供了更多思想养分以供咀嚼和吸收进中国自有体系中。
3)无论推理有多精深,想象有多奇诡,中国人从未忘却事物的实践或曰道德面。他们拒绝被带往一个只有纯粹观念存在的清冷天宇,唯愿紧紧与世间关系相偕行。对于那些肉身拘于大地上的仰望星空者,他们投以一笑,因为思想再如何盘旋九皋之上,尘世间的命运终是不可能改变。这是我们在研读中国思想史的时候必须铭记在心的。如果说,希伯来人代表宗教,希腊人代表哲学,印度人代表神秘主义,那么实践道德可以认为是中国人最典型的特质。中国人发自内心地深信,宇宙天地都是道德原则的映现,大化流行中的每个存在都有着以自己方式给人类一种道德垂训。
4)希伯来人以丰沛的想象力和宗教性而著称,中国人在这方面较为逊色,所以很自然地,上帝作为道德律令的最高法则的来源,在中国人这里,虽然在某些方面颇具人格化,但总体来说不如犹太人的上帝那般人格化,那般与人密切互动。即便在他们最为宗教化的典籍《尚书》中,中国人似乎也从没有使自己的想象力脱离开道德常识的藩篱。
5)先秦儒家里面最富才情的一位,当属孟子。 正是通过孟子,儒家最终才以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面目具体而微地建立起来。孟子把浩然之气限制在我们的道德生活领域。比起孔子的天或者天命——天或天命看起来像《尚书》中自然宗教观的残余,虽然是以一种较为精致化的形式——浩然之气更为具体,因此距我们的人性更近。不过,孟子还是太过伦理化,他很明显对于《易经》的形而上学方向毫无兴趣。孟子仅仅发展了孔子这一伟大先师的伦理学,不过儒家伦理学经孟子之手也并未臻至完满。于是可以说,孟子是儒家实用主义的真正代表人物。
6)在先秦时期,儒家所代表的极度功用化的实证主义思想特质虽喧腾于世,但不能说当时没有与之相对抗的思想倾向,但其在中国哲学史任何时段里都未得到完全显扬,不过在发轫之初,却也成为一道坚强阵线。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常遭打压,而且不时看不到自己的根本特质。也许,这些缺陷是其哲学体系本身所自带的。这一脉思想发源于《道德经》 ,其基本面相可以被勾勒为一元论、神秘论、超验主义,有时候还是泛神论的。
7)从孔子到老子,无疑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完全的场景转换。孔子映照出了最典型的中国人心灵,他从不离开平淡无奇而正常的人类生活实践之途,他的双眼坚定地注视着人间的道德关系。老子偶尔会偏离中国人心灵,不过他从不犹豫于登上思辨或想象那令人眩晕的最高峰。《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的开篇就让我们见识了老子的思想模式与儒家是如何不一样。
8)列子相信生与死的循环是自然界不可回避的苦难。此生仅是一个暂时住所,不是真正的家。生命意味着客居或旅居,死亡是回归真实的故里。生不能说必然好于死,死也未必好于生。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成与毁,是自然间不得不如此的冥冥定数,整个世界可以说是围绕着永恒之轮而不停转。置身于此永恒之轮,智者处生,仿佛不生。这是所有道家哲学家的性格特征。他们始于一种一元论哲学,终于一种超然的伦理学态度。
9)人类心灵很吊诡的一点是,智性永远在追求对宇宙的确切定义,想要用最敞明的术语来描述它,不过诗性的想象力和宗教性的信仰,却坚持一种有似亲临现场的具体顿悟,因为面对的对象太不可捉摸,不可用任何现实的理解力来把握,却总是让人心神不定地呈现着它自身,我们用内心的一双眼总是能够看到它。智性有时候占据上风,于是我们便得到了一种明确的实证主义表达。但随着时日的流逝,正如思想史在所有地方所表明的那样,神秘主义倾向遂而在哲学中取得优势地位,而神秘主义无一例外都通向了泛神论。
10)在孔子看来,敬或恭正如一条道路,最终通向人性的至善,通向仁的完全实现。它是一个道德人面向本己存在的一种整肃态度。
11)一个人苟志于仁,很明显第一步就是要在独处时警惕,也就是说要对自己诚实,不能有一丝虚伪,要勇于直面内心的真实感受。故而我们在《大学》第七章中可以读到这样一段话: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2)与儒家相比,道家无疑是更形而上学的,而在道德主义方面很薄弱。道家的道德学说或可称为消极的自我中心主义,因为他们的主要行为原则在于在虚静中享受人生之充盈喜悦,免于所有尘世挂虑,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冥思大自然绝对而永恒的一面,而非其变化无常、纷争四起的一面。他们不将自己的自我主义意志强加于其他人,在这个意义上看,道家并不自私。实际上,他们极为提倡“不争之德”——不是因为希望以此促进全人类的整体福祉,而是为了自己的个人保全与喜乐。
13)老子、庄子和列子直觉般地领悟到,今生今世的这个生命是道(绝对存在)的当下呈现,因此没有必要追寻死后的永生。然而,后期道家未能理解生与死的这一神秘之处,因此持有一种歪曲朽坏的长生观。有些道家传人甚至宣称他们找到了长生不死的方药,妄称这些方药是由老子发明并一代代传给门人的。道家渐渐掉入无可救药的大众迷信,可以说始于此迷障。
14)道家自我中心主义的基石便是无为。无为在英文中常常译为non-action,不过non-assertion在许多方面来看更贴近其原意。无为并不是束手而坐,无所事事。它的意思是,不干涉别人的生活,甚至当自我根据大道的内在源泉而行住坐卧之时,而不干涉自我。
15)不论道家是怎样一种避世伦理学,它毕竟是中国人的创造,故而从未失掉它的实用意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政治和治国总是兴致不减的。在中国古代,没有哪一哲学流派会放弃其理论的功用性,道家也一样。道家理论的治国术,是其无为观念的径直运用,或可称为一种放任主义(laissez faire)政策。
16)先秦哲学史中,为己主义最喧哗的提倡者当属杨朱(又称杨子或阳子居)。他在当时似乎颇有声势,其学说对儒家构成强劲威胁,若不是出现一位不世出的孟子,杨朱给儒家带来的麻烦一时间恐怕难以收拾。杨朱的学说让我们看到老子的消极自我主义等而下之会退化成何等面目。准确地说,杨朱根本就不能算是哲学家。他是一位特立独行者,也许对政治深深失望,由此受到自己自然悲观天性的错误引导。他的学说,并不是严肃思考后的产物,而仅仅是对人性失望之后的宣泄,毫无体系可言。
17)墨子的极端功效主义遭遇到猛烈的攻击。对礼乐的热爱以及对祖先崇拜的强烈感情,导致中国人不可能追求哲学上的简化或者对功效主义做完全无条件的投降。
18)从历史角度看,荀子强调了儒家的礼乐方面,而孟子则推进了儒家的仁义方面。在《论语》中,孔子究竟更看重礼还是仁,有时颇让人困惑。
19)一个思想能否被广泛接受,并不总是由其真正的价值所决定,在许多情况下却是由其表达形式所决定。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某个过时思想因为新瓶装旧酒,穿上了新的外衣,而大受欢迎。荀子在这方面的天赋远逊于孟子。与孟子相比,荀子的推理过程不同寻常地更有力量,同时又简洁而富有逻辑性,但荀子的书写风格却没有孟子那般天才恣肆有诱惑力。 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荀孟这两位大哲的哲学前提和结论都存在不足,各执一隅,都不全面。但从修辞效果来看,后代读者难以抗拒孟子的魅力。
20)孔子和老子的伦理学之间有如天壤。有些汉学家将这一差异归因于气候之别:前者代表了充满活力、勤勉不已、热爱秩序的北方人,而后者则是天马行空、冲动自由、经常无所事事的南方人。由于天寒地冻,生存环境严酷,北方人必须要同大自然辛苦抗争。在这种环境下,放任主义等于走向自我灭亡。但南方的环境迥异,对南方人来说,大自然并不是凶神恶煞、必须要被征服的敌人。恰恰相反,南方气温适宜,大自然是如此友好,因此,无为是与大自然最好的相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可以说是北方哲学的代表,老子是南方哲学的代表。整部中国哲学史可谓这两大体系之间的竞争史,道家得到了佛教的襄助,并经常加入各种民间迷信,而儒家则越发扎根中华本位主义,更具中国本土性。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哲学
阴阳二元论
实证主义
老子
一元论
超验主义
泛神论的神秘主义

第二章 伦理学
儒家
道家哲学
为己主义
实用主义
礼乐主义

第三章 宗教
五经中的上帝观
天与帝
墨子的上帝推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