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6~12岁孩子的正面管教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0.00     定价 ¥ 49.8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2717602
  • 作      者:
    罗佩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小学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

◎化错误为学习机会的能力

只有当犯错被视为学习机会的时候,孩子才无须说谎并勇于担责,而这将帮助孩子在社会交往和学业上做得更好。

◎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

当孩子能体会自己和感受他人,并用尊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决定,他将会避免大部分的人际交往冲突。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智力更重要,那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遇到学习困难等问题。 

◎具备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相信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未来社会,成长型思维是孩子不可或缺的竞争力。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界限的能力

对每个人来说,尊重都包含两个方面: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学会尊重,孩子更有界限感。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长沙“原上心理”创始人

·国内首批认证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正面管教学校讲师,有7年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经验

·国际鼓励咨询师

·湖南卫视大型家庭教育节目《放学后》内容支持专家

 

 

我坚信,很多事情都可以重来,但唯独孩子的童年没法重来一次,于是,做到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又能兼顾孩子成长,成了我这些年来的人生目标,也由此开始了我专注于儿童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在养育孩子的这些年里,我从一个在工作上对错误零容忍的职业女性,转变成相信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地试错的过程。同时,我也慢慢允许并接纳自己在带孩子的过程里,是个并不完美的妈妈。

     我们永远都无法成为完美的自己,但我们可以一直走在接近完美的路上。

 


展开
内容介绍

一本写给小学生父母的实用指导书,一本正面管教的工具书! 

小学阶段决定和影响了孩子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的成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作为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正面管教讲师,作者主张运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教育孩子。在与父母一起工作中,她有针对性地使用正面管教工具,为焦虑的父母解答了小学阶段的各种问题,包括幼小衔接、情绪管理、同伴交往、习惯养成、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亲子关系培养和性教育等,有效地解决了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帮助父母陪孩子顺利走过小学六年。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面临的课题都不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你在孩子身上寄托了什么样的期许?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这个成长里程碑的阶段,你是不是跟他一样,准备好了呢?

 

 

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拥抱挑战

正面管教工具

挑战是学习的好机会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当孩子给我们带来挑战时,把它看成绝好的学习机会。同样,当孩子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这也是孩子学习的好机会。

 

 

进入小学,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和幼儿园有着不一样的体验,从幼儿园的休息时间无统一规定,到小学全校以打铃为标志,一节课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从在幼儿园纪律相对散漫,可以请假或者迟到,到进入小学要求自己独立解决问题,非特殊情况必须到校,不得无故请假或者迟到;幼儿园的师生配置比例与小学的师生配置比例也不同;幼儿园老师可以满足孩子大部分的个性化需求,小学老师则需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任务上;从起床去幼儿园吃早餐到吃好早餐进学校晨读,从放学回家直奔户外玩耍到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

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孩子进入小学开始。

 

虽然成为小学生,但孩子仅仅比在幼儿园大一岁

一天早上,我送女儿去学校,快到校门口的时候,一位妈妈一边用力地拍打着她儿子的肩膀,一边大声斥责:“你都这么大了,以为还是两三岁在幼儿园啊,起床磨磨蹭蹭,吃早餐也要吃半小时,明天你要这么慢吞吞不着急,我就让你迟到去挨老师的批评。”

在妈妈如机关枪一般的连续轰炸中,她的儿子战战兢兢地进入了学校。孩子进入小学,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他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阶段,身上会自然具备一个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就好像一个妈妈在孩子出生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分泌乳汁一样。然而,我们却忘记了,很多妈妈都经历了辛苦的催乳过程,才有了后面孩子自然而然地喝到乳汁。

我们很少责备一位正在为分泌乳汁努力的妈妈:“你怎么连喂奶都做不到?”但我们却会责备一个孩子:“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可能你会觉得上面例子中的妈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妈妈,而实际上当她的儿子走进校门以后,她一直站在校门外用目光追寻着儿子的身影。或许她在这一天里,都陷在深深的自责和后悔当中,不应该跟自己的孩子发这么大的火。

其实进入小学的孩子比他在幼儿园的时候更需要帮助,他仅仅比在幼儿园大了一岁而已,可他却面临着一个个全新的挑战,他需要身边有声音告诉他:“这些我们一起来面对。”

进入小学后,吃早餐也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乔乔读幼儿园时,园里给她准备了丰盛的一日三餐,我每天早上只需要把她叫醒,简单洗漱即可出门去幼儿园,即使迟到一会儿也无所谓。但是进入小学,我们需要在家里吃完早餐,准点赶到学校。一旦她起床、洗漱都慢半拍,加上早餐也吃得慢,就很容易引发我的情绪。一方面我觉得孩子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早上没吃好影响身体发育,于是这些担心和不满,就全部化成对孩子的指责,咆哮着全都发泄在了孩子的身上。

所以,乔乔进入小学以后,最开始的变化,就是从我们的早餐和起床习惯开始的。

第一周在混乱中度过,我们在周末商量,接下来的一周都想吃什么样的早餐,我提前准备好了放在冰箱,尽量做到5天不重复。这样既新鲜又令孩子喜欢的早餐,无形中让我们早上的就餐时光变得愉悦,并且也加快了就餐的速度。

我也把自己的起床时间从之前的6:50又往前调整了20分钟,面对一些新事物,我们自己还在磨合的阶段,多留一些时间给自己,总是好的。

小学是放学了孩子准点出校门

乔乔进入一年级以后,每天3点钟放学,比幼儿园整整提前了两小时。这对于不是全职在家,而且家里没有老人帮助的家庭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从5点钟开始,家长就可以凭接送卡进入园区接孩子,即使到点有事走不开,跟老师说一声,孩子照样可以安全地待在教室里,有老师陪伴。但是小学生是到了校门口家长止步,孩子们排着队出来,如果家长有急事没有赶到,孩子就需要在校门口等家长。

因此,对很多家庭来说,接送孩子也会因为这些不同而有所变化。对于安排谁来接送孩子,我比较认可有过50年教学经验的卓立校长的建议,他觉得可以这样排序:父母—质优托管—祖辈—普通托管。

即使在开学前选好并且联系好了托管,开学最初的几天,仍然由家长自己接送到托管处比较好。因为第一天接送时,孩子和托管老师完全没有见过面,托管老师需要拿着照片一个个核对并询问进行确认。家长接送可以让老师尽快熟悉孩子的情况,并让孩子尽快适应托管生活。

准时睡觉和准时就餐一样,排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

孩子上小学后,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根本做不到在晚上9点上床,每天晚上都会到10点多上床,甚至更晚。

如果我们还记得孩子两三岁时的育儿经历,就一定不会忘记如果他们玩儿累了缺乏睡眠时,情绪就会比平时更加易怒易躁,会哭闹,反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所以头一天睡眠不够的孩子,第二天很难集中精力在老师的教学上,课间休息时遇到和同学之间的摩擦,也会相对比较难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所以,有规律的作息对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生涯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选择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再睡觉,睡觉时间真的可能无限推迟,但是如果我们能把睡觉时间定下来呢?根据睡觉的时间,再倒过来推算放学回家后可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放学回家我想做哪些事情,从而把上床睡觉的时间一点点地往后推移,是不是就会变得不一样呢?

很多家长跟我分享:“把准时睡觉排在第一位以后,我发现晚上别的安排也跟着有规律起来了,因为考虑到时间有限,如果确实有这么多想做的事情,就会陪同孩子一起提高效率。特别是在对某一个兴趣班要不要上,纠结着做不了决定的时候,把准时睡觉排在第一位的这条准则,就瞬间能帮我很快做出决定。”

在我们家,如果给最重要的事情排个序,准时睡觉跟准时就餐是一样重要的。

幼儿园放学回家后可以尽情玩耍,小学放学回家不光负责玩儿,还要负责学

在幼儿园的时候5点放学,因为已经在幼儿园吃过晚餐,所以睡觉前的时间,孩子可以尽情地玩儿。以前在外面玩儿完回到家,就洗漱休息睡觉了。现在放学回到家,还要吃饭,更重要的还有集中精力做作业这件事情。

所以,乔乔刚进小学那段时间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只要放学从外面玩儿完回家,吃了晚餐开始做作业,就会哈欠连天,或者精神萎靡不振。

后来我做了一些调整,回到家先完成作业,然后吃饭,玩耍的时间是吃完晚餐后半小时。一开始乔乔对放了学不能出去玩儿很不乐意,但坚持几天后,做完作业就可以出去玩儿这件事情,反倒让她完成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安排中间还会遇到一些小小的挑战,那就是来自放学后同学的邀约,一开始我很不好意思拒绝,担心孩子从此没有了玩伴,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妈妈们都有着同样的顾虑,就是玩儿完回去,孩子要打起精神完成作业的难度比较大,而且通常劳累一天后,孩子和大人的情绪也会相对容易爆发。所以我们相互约定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不约着一起玩儿,但是可以约着见面,时间是晚上8点半左右,完成作业吃完饭,然后在小区的广场见。

享受命运送给孩子的礼物,不做提前入学的孩子

乔乔8月21日出生,刚好在可以上小学的年龄界线,不止一个人问我:“你是不是为了让孩子早一年上小学,所以去剖宫产让孩子提前出生啊?”

我女儿读中班快要进大班的时候,班上一个孩子,因为接受能力很强,直接进了小学,在小学她的文化成绩很出色,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妈妈觉得很苦恼,因为孩子的体育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跟不上,这些让孩子觉得特别受挫。

我听过一个加拿大冰球少年的故事。冰球是加拿大最有群众基础的运动,一名优秀的冰球选手基本等同于“男神”。冰球队每年报名时间是1月1日,也就是说,在1月1日到同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将会被分在同一组。这个跟我们国家小学每年9月1日以后出生,到来年8月31日之前出生的孩子分在一个年级是一样的道理。心理学家巴恩斯利抽样统计了加拿大职业冰球少年的生日,发现最优秀的球员中有40%出生在1月到3月、30%的球员出生在4月到6月、20%出生在7月到9月,只有10%出生在10月到12月。这是因为1月1日出生的选手是在跟年纪比他小的队友争夺晋级权——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由于有将近12个月的年龄差,球员之间在生理成熟度上将会表现出巨大差异。

如果说加拿大的冰球是个偶然,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美国棒球队顶级球员的生日构成,它和加拿大冰球队高度相似。美国非学生组棒球队年龄分组日是7月31日,在顶级棒球队中,出生于8月份的队员远多于其他月份出生的队员。以2005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参赛队员为例,8月份出生的球员有505人,而6月份出生的球员只有313人。同样,在英国,足球联盟分组日是9月1日,20世纪90年代的球员中,288人出生在9月到10月,只有136人出生在6月到8月。

文化学科也是一样,把全年级的孩子放在一起进行考试,然后我们去调查9月1日到30日出生的孩子,与来年8月1日到30日出生的孩子,这种并非能力和学习方法所造成的差距,也影响了孩子们的考试排名。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月份靠后的孩子,在学习当中就失去了竞争力,没有了优势。年龄仅仅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很小一部分因素,家庭环境,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父母的陪伴,后天的努力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发展。

就像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说的:“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秋天,我觉得这是命运给孩子的一件礼物,他的行为能力、心智都是在同级的孩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生长发展的那一个。他就有可能行有余力、轻松自如地进入小学阶段。”

我们不应该人为地收回命运送给孩子的这份礼物!

会听课、听懂课的能力需要提前练习

说到幼小衔接和进小学前的准备,很多家长可能会停留在是否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是否会读会写声母韵母表或者认识了多少字的阶段。其实,幼小衔接,做的并不是储备多少学科知识的准备,而是对于进入小学以后,要用怎样的方式听课,以及能听懂课的能力培养的准备。简单的拼音、运算储备或许能让孩子暂时看起来适应得不错,但是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陪伴孩子走得更远。

乔乔在进小学之前,除了阅读没有接触过任何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拼音的头两天,女儿回来就耷拉着脸跟我说:“妈妈,我觉得上小学真的好难啊,老师今天教我们的拼音,我还有好几个错了,可是我们班有好几位同学都可以全部默写了。”

听到女儿这样的话,我也会不由自主地担心,是不是乔乔的学习能力比较弱,还是她上课没有听懂老师的课?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些距离,是在进小学之前就已经拉开了的。有的孩子已经在外面的课外班学过一遍,所以能全部过关。但是这并不代表学过就好,没有学过就会落后。我自己的女儿现在快上高中了,当时也没有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我认为适应小学最关键的,不是有没有在幼儿园学习这些知识,而是孩子有没有掌握如何听课,以及把当天学的内容当天消化的本领,并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并不会因为某一个孩子已经学过了就会加快进度,所有的声母韵母学完,我们安排了将近5周的课时。当然,学过了的孩子,目前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书写上面会比较有自信,但是我觉得这个影响不大,我们现在的学习量和进度是根据班上大多数孩子来安排的,教学安排也是把每一个知识点当成全新内容来教给孩子。相反,对孩子来说,学过了不代表就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家长认为学过了,孩子也掌握得很好,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形成如何听课和课堂消化所学内容的习惯,孩子可能因此从一开始就养成了不会好好听课的习惯,等到后面学那些没有学的内容,养成的不良习惯纠正起来反而更麻烦。”

这并不是说提前学拼音与算术不可以,而是我们在提前教会孩子拼音与算术的同时,要培养孩子如何听课,积极思考,当堂消化学习内容的能力。要做到在课堂上会听课、听懂课的关键是,他有没有练习过如何让自己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才是在后面越来越拉开孩子们成绩差距的关键因素。

在乔乔很小的时候,我们去早教中心玩儿,老师们带孩子玩“什么不见了”“找不同”“走迷宫”之类的游戏,女儿玩儿得乐此不疲,后来回来我上网查,发现这些都是很好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并且锻炼记忆力的游戏,于是在家里我们有空的时候就用玩具、衣服等身边随手可及的东西来玩儿。这个游戏从小玩儿到现在,道具已经发生了无数次变化,每次一般都是选乔乔那段时间接触过或者感兴趣的东西。

后来进入小学,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带她在玩乐中记住了所有的拼音。比如我们会在桌子上摆十张拼音卡片,很短时间记住以后,我让乔乔拿走一张她会读的拼音,然后她就问我:“哪个拼音不见了?”我答出来以后,就轮到我来收走一张卡片,问她:“哪个拼音不见了?”这个游戏一直持续到现在用来记英语单词。

一旦我们的焦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而不是掌握了哪些知识的时候,我们的方法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就像一个待产的准妈妈,一遍又一遍地清点自己的待产包,可是到了宝宝出生后,仍然有很多的措手不及。而这些措手不及,正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这些变化中成长的好机会。

就像正面管教创始人尼尔森博士鼓励将士们所说的:“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一个100%准备好的状态,那不如就准备好一颗随时迎接挑战,并且在这些挑战里面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做出改变的心吧。”

 

 


展开
目录

做个有准备的小学生家长

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拥抱挑战 2

学习兴趣不需要培养,只需要保护 11

小学生活,从喜欢上小学老师开始 18

进家委会,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吗 31

有效的家校交流远胜于无效的抱怨 38

小学生疑难早知道

跟“坏同学”玩儿到一起去了怎么办 44

孩子放学后就想买买买,你该怎么应对 51

如果考了100分,可不可以奖励一套迪士尼玩具 60

送托管是让你更省心还是更烦心 67

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问题出在哪儿 70

减少与孩子的冲突,请做好这两件事 78

孩子是家庭的“放大镜”

在学校“一点就爆”的孩子,往往有同款爸妈 82

父母对孩子最难说出口的,不是“我爱你”,

 而是“我错了” 86

有效的亲子沟通就是把孩子放在心上 93

智慧父母关注孩子的优点,焦虑爸妈盯着孩子的

 缺点 101

便签条里的爱 106

花时间培养孩子的能力,

学习事半功倍

正向思维是所有能力的起点 112

独立思考能力往往决定你的孩子能走多远 118

把时间当朋友,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时间管理

 能力 130

撕掉标签,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143

有游戏力的孩子往往有会玩儿的父母 153

从小没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现在培养也来得及 160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技巧 164

从绘本到小说,是逐渐积累后的自然转变结果 168

划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

有健康心理界限的孩子,不容易被外界打扰 178

要求自己比要求孩子要容易得多 182

学习是孩子的事儿,但坚持离不开父母的引导与

 支持 189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从家务活儿开始 197

小学生性教育,多早开始都不算早

谈“性”色变,家长需要进行“脱敏”练习 204

父母对“性”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性价值观 213

那些被父母禁止的事情,孩子会到更隐蔽的地方

 去做 217

重视孩子迈向青春期的重大时刻 2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