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从穷小子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自传
0.00     定价 ¥ 43.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020141340
  • 作      者:
    [美]安德鲁·卡内基
  • 译      者:
    田素雷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织工家庭。十三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绕过线圈,做过信差,偷学过发电报,甚至越权指挥过铁路交通……他珍惜并牢牢抓住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逐步建立起庞大的产业,*终成为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齐名的“钢铁大王”,并一度荣升为世界首富。他*先提出“在财富中死去的人是可耻的”这样的财富观念,通过建立多项公益基金,捐建公共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为同时代以及如今的富人树立了良性分配财富的榜样。


展开
内容介绍

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生于苏格兰一个普通的织工家庭。十三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绕过线圈,做过信差,偷学过发电报,甚至越权指挥过铁路交通……他珍惜并牢牢抓住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逐步建立起庞大的产业,*终成为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齐名的“钢铁大王”,并一度荣升为世界首富。他*先提出“在财富中死去的人是可耻的”这样的财富观念,通过建立多项公益基金,捐建公共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为同时代以及如今的富人树立了良性分配财富的榜样。

 

在《从穷小子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自传》中,卡内基从个人成长、工作经历、婚姻生活、慈善事业、休闲娱乐等方面亲口讲述了他的传奇人生,并向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关心社会的慈善家提出了各种有益的建议。他文风平和、坦诚,于字里行间洋溢的对亲人、朋友、工人阶层和家乡的爱尤为动人。

本书另附41幅插图,从个人成长、工作经历、婚姻生活、慈善事业、休闲娱乐等方面展示了“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有血有肉的传奇人生。


展开
精彩书评

亲爱的卡内基先生:知晓您对这个国家,也是您的故土,所做的慷慨捐赠之后,我近来一直渴望向您表达我的感谢之情。同样值得敬佩的是,您为保证这些礼物得到妥善使用而投入的心血。我非常想对您说的是,我非常赞赏您的捐赠,并且认为它们将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多益处。作为表彰,我希望您能够接受随信寄去的我的画像。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

 

安德鲁·卡内基和马克·吐温是多年的挚友。卡内基会时不时给这位讽刺大师赠送苏格兰威士忌,吐温本人也曾写亲笔信向卡内基借钱。卡内基还和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马修·阿诺德,英国社会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赫伯特·斯宾塞等人交情匪浅。

 

我认为比尔·盖茨会非常乐于成为当今时代的卡内基。

——戴维·纳索,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传记类得主、《安德鲁·卡内基传》作者

 

安德鲁·卡内基性格极为复杂,是美国‘镀金时代’商业巨擘的典型。

——彼得·克拉斯,《卡内基》(安德鲁·卡内基的传记)作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我的父母,我的童年

 

如果如一些贤达所说,任何人的生平如若照实讲述的话都是有意思的,那么这本书应该不会让怂恿我写一下自己的亲人和挚友们过于失望。我可以宽慰自己的是,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认识我的一些人,而这样的想法鼓励我开始写作。

我在匹兹堡的朋友梅隆法官数年前写过一本同样性质的书。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快乐,并让我倾向于同意上面提到的贤达人士的观点。毫无疑问,法官讲述的故事给朋友们带来无限乐趣,而且一定会继续教导他的后人们好好生活。不仅如此,他最紧密的生活圈子之外的一些人也视这本书为他们最喜爱的书之一。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它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人。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吸引公众关注,只是为了家人而写。我亦打算以这种方式讲述我的故事,即不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而是作为一个与亲人和挚友朝夕相处的人。我对他们可以无话不谈,即使那些琐碎的事情亦有可能让他们产生兴趣。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我于1835年11月25日出生在苏格兰邓弗姆林市[1]的一所小平房的阁楼里,房子位于穆迪街和小修道院街的拐角处。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我的“父母贫穷但诚实,亲戚都是好人”。邓弗姆林很久以来就是苏格兰有名的锦缎贸易中心。18世纪的卡内基家族住在帕提摩尔一处风景如画的小村落里,位于邓弗姆林南2公里处。随着亚麻产业在邓弗姆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卡内基家族移居邓弗姆林。我父亲威廉·卡内基是一个织布工,是安德鲁·卡内基的儿子。我与祖父同名。

我祖父卡内基在当地被公认为是一个智慧、幽默的人,性格和蔼,热情洋溢。他是当时活跃分子的领头人,是他们快乐的俱乐部——帕提摩尔学院的首领。当我在时隔14年后再次回到邓弗姆林时,一个老人在得知我是“教授”(我祖父的朋友们给他的称号)的孙子后,专门过来看我。这是一位走路颤巍巍的老人。他的鼻子和下巴让人害怕。他颤巍巍地从房间的一侧走向我,把颤抖的手放在我脑袋上说:“那么你就是安德鲁·卡内基的孙子喽!天哪,我又想到了你祖父和我大吼一声把人吓破胆的那些日子。”

邓弗姆林的其他几位老人也向我讲述了我祖父的故事。下面是其中之一:

一个除夕夜12月31日。,村里的一位老妇人注意到一张乔装打扮的面孔突然从窗户探进来,她抬头看了一会儿,大叫道:“啊,肯定是那个傻小子安德鲁·卡内基。”没错,是我那七十五岁的祖父装扮成一个嬉戏的年轻人,打算吓唬一下他的老朋友。

我认为自己乐观的性格,那种可以忘却烦恼、笑对人生的能力,还有朋友们所说的视一切为财富的心态,一定是从这个讨人喜欢的、会伪装起来吓唬人的老人那里继承的,而且我还很骄傲地继承了他的名字。性格开朗胜过家财万贯。年轻人应该知道,开朗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思想可以像身体一样从背阴处走到阳光下。那么我们就这么做吧。尽可能笑对烦恼,而且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事而自责的话,稍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做到。自责感是永远存在,没办法消除的。我们内心的良知就像最高法庭的法官一样,永远没办法欺骗。因此,彭斯提出了一项了不起的人生准则:只有你的自责才是真正需要畏惧的。我年轻时候就遵从这一格言,它对我的影响超过我听到的所有布道词。但是我要承认,成年后的我和老朋友贝利·沃克有相似之处。在医生询问他的睡眠状况时,他回答说并不如意,他睡不着,然后他眨了下眼睛说:“但是我在教堂里还不时能打个盹儿。”

外祖父托马斯·莫里森更为了不起,因为他是威廉·科贝特的朋友,并且为他的《记录报》写稿,两人经常有书信来往。甚至在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邓弗姆林那些知道我外祖父的老人们还称他为最优秀的演说家和最能干的人。外祖父是《先驱报》的出版商,而《先驱报》可以说是《记录报》的袖珍版,被视为苏格兰的第一份激进报纸。我读过他的一些作品,从今天人们重视技术教育的观点看,其中最特殊的是他70多年前出版的《智力开发与手工技能》这本小册子。它强调手工技能的重要性,其认识高度与当今世界最强烈鼓吹技术教育的人无异。它最后的几句话是:“感谢上帝,我在年轻时候就学会了制鞋和修鞋。”1833年,科贝特在《记录报》中刊登了这本小册子的内容,并在编者按中指出:“关于这一话题,这是《记录报》刊登过的最重要的文章之一,出自我们尊敬的朋友、苏格兰的通讯员托马斯·莫里森。”看来我的写作能力得益于外祖父和祖父两方面的遗传,因为卡内基家族的人也是读者和思想者。

外祖父莫里森是一位天生的演说家,热心的政治家。他担任所在地区激进党的领导人。这个位置后来由他儿子,也就是我舅舅贝利·莫里森继任。在美国,不少有名气的苏格兰人来拜访我,为的就是与“托马斯·莫里森的外孙”握握手。克利夫兰和匹兹堡铁路公司总裁法默曾对我说:“我所有的学问和修养都受到你外祖父的影响。”写作邓弗姆林非凡历史的埃比尼泽·亨德森先生说,他生活中的进步主要得益于在他还是一个男孩的时候,有幸在我外祖父手下工作。

迄今为止,我并非没有得到过称赞,但是我认为任何称赞都比不上格拉斯哥一家报社记者对我的评价。他听了我在圣安德鲁大礼堂做的关于美国地方自治的演讲。他写道,当下在苏格兰,关于安德鲁·卡内基及其家人的谈论很多,特别是关于我外祖父托马斯·莫里森。他接着说:“当我发现站在讲台上的托马斯·莫里森的外孙与从前的托马斯·莫里森本人在举止、手势和外表上完全相同时,你可以想见我的惊讶。”

我与外祖父惊人的相似不容置疑,即便我并不记得曾经见到过他,但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二十七岁第一次回到邓弗姆林时,我与贝利·莫里森舅舅一块儿坐在沙发上,他黑色的大眼睛里满含眼泪。他说不出话来,悲痛地跑出房间。过了一会儿,他才回到房间,并向我解释说我身上的某种时隐时现的东西让他不时看到自己的父亲。他所指的是某种姿势,但是具体什么姿势他也说不清。我母亲也不时在我身上发现外祖父的一些特点。关于姿势特点能够遗传的学说,每天、每小时都在得到印证。这一遗传法则是多么微妙啊,因为它超越了实实在在的身体。我对此印象深刻。

外公莫里森与爱丁堡的霍奇小姐成婚,这是一位受过教育、举止优雅并且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子。她去世时,孩子们还很小。当时外公在邓弗姆林经营制革业,境况不错。然而,滑铁卢之战后的和平局面让他和数以千计的人遭遇了灾难。因此,作为长子的贝利舅舅可以说是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甚至有一匹小马可以骑,而家里小一些的孩子则经历了较为艰苦的生活。

二女儿玛格丽特是我的母亲,关于她我不能说太多。她从她母亲那里继承了有修养的女士具有的高贵和优雅气质。也许某一天我能够告诉世人关于这位杰出女性的一些事情,但是我不能确定是否能做到。我感觉她对于我是神圣的,不该让别人知道。没有人真正懂她,只有我能。我父亲英年早逝后,她全部属于我。在我第一本书的献词中,我说明了这一点。这句话是:“献给我最爱的女英雄,我的母亲。”


[1] 邓弗姆林(Dunfermline),苏格兰法夫郡城市,靠近福斯湾。


展开
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卡内基夫人序

编者按

第一章  我的父母,我的童年

第二章  从故乡邓弗姆林到美国

第三章  我的第一份工作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他的书籍

第五章  在电报局的工作

第六章  加入铁路公司

第七章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总监

第八章  内战期间

第九章  桥梁生产

第十章  炼铁厂

第十一章  在纽约设立总部

第十二章  商业谈判

第十三章  钢材时代

第十四章  伙伴、书籍和旅行

第十五章  乘车旅行和婚姻

第十六章  工厂和工人

第十七章  霍姆斯特德大罢工

第十八章  劳工问题

第十九章  财富之道

第二十章  教育基金和退休基金

第二十一章  和平宫殿和皮藤克利夫幽谷

第二十二章  马修·阿诺德和其他人

第二十三章  英国的政治领导人

第二十四章  格莱斯顿和莫利

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斯宾塞和他的追随者

第二十六章  布莱恩和哈里森

第二十七章  美国外交

第二十八章  国务卿约翰·海和总统麦金莱

第二十九章  会见德国皇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