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李银河说爱情
0.00     定价 ¥ 4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30219782
  • 作      者:
    李银河
  • 出 版 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学家李银河四十年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与性领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研究积累和人生感悟。

      本书透彻探讨了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生育观念、女性独立等话题,对于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可谓探讨中国人爱情与性的经典之作,中国女性的必读之书。

      真情可贵——爱情不论发生在什么样的人之间,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值得珍视、值得尊重的人类体验,都应当被肯定。

      性欲自然——它扎根于人性之中,所有对它的否定,对它的压抑,都是没有道理的。

      两性平等——女性要从自身做起,依靠自己的独立工作去争取与男人平等的地位。


      ★一堂关于爱情、婚姻与性的人生必修课。诸多话题,直指社会痛点。

      世界上真的存在爱情吗?一定要有爱才有性吗?选择伴侣的关键是什么?

      可以一辈子不结婚吗?不生孩子就是自私吗?无性婚姻有可能幸福吗?出轨必然会受到惩罚吗?遇到性侵、性骚扰怎么办?遭遇家暴怎么办?爱情中女性如何保持自我?

      爱情和婚姻是我们一生的谜题。拥有两段让人称羡的爱情的社会学家李银河,以学者的理性和女性的感性,为大家呈现一个包容、多元、耳目一新的婚爱观。


      ★打破爱的认知边界,开启性的全新视野

      本书以崭新的理念和见解、有趣的讲述方式,帮你改变刻板陈旧的理念和关系模式。系统的性知识是大多数人认知缺失的一环,而这恰恰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钥匙。


      ★特别收录李银河与年轻人精彩纷呈的答问录。

      从数万人的情感难题中,精选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网友提问和李银河的解答,切实解决爱情与婚姻中种种难以启齿的问题。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李银河,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婚姻、性别与性。业余写作小说、随笔和诗。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具影响力的五十人”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四十堂关于爱情的必修课,社会学家、学者李银河为你讲透爱情、婚姻与性的本质。

      本书是李银河四十年来婚姻、家庭与性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是作者对毕生的研究积累和感悟做的一次系统的总结。

      书中透彻地探讨了爱情与性、择偶标准、婚外情、性少数群体、生育观念、性教育、女性独立等话题。从柏拉图之恋到更加多元化的性取向,从个人愿望与习俗规范之间的冲突,到感情的流动性和婚姻的固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者通过讲述中外婚姻制度、爱情观念、性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趋势,一窥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情爱方式,拓宽了看待两性关系的视野,并且对于当今中国人所面临的婚姻、爱情与性的现实困境,以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了极为详细的观察和解读。

      这里没有艰涩的学术理论,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个案,以及作者传奇的爱情经历,帮助你破解现实中的困惑,更透彻地了解爱情和两性问题,走出认识误区,突破人生格局,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什么是真爱

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爱情是什么?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毕竟几千年来,有太多人在寻找这个答案,但还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明白。不过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婚姻、性和家庭,对于爱情,的确也是有一些感悟的。

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多少都来自自己的感情经历。我呢,也有自己的故事。

四十一年前,我认识了王小波,最开始呢,是小波先追的我,我随后也给了他回应。有一次,我看他日记本里夹着一封给我的信,他说,他感受到了我的“那种山呼海啸般的响应”,这让他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当年,小波给我写了很多情书,后来都出版了。有人说小波的情话是很热的,热得烫手,比如小波想我的时候就这么写,他说:“你不在我眼前时,我面前就好像是一个雾沉沉、阴暗的海,我知道你在前边的一个岛上,我就喊:‘爱!爱呵!’好像听见了你的回答:‘爱。’”

现在王小波去世二十多年了,回想起当初,我能够得到他对我的激情之爱,我就觉得这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如果一个人真的发生了激情之爱,那个力量真的是无坚不摧的、完全抵挡不住的,跟一般的所谓找对象,考虑这样那样条件的很不一样。

我以前跟一个年轻人说我的这些经历,那个年轻人就说,李老师你这种爱情太可遇不可求了,现在有这种激情之爱的人不多啊,很多人是挺一般的爱情,谈不上灵魂之爱这么高大上的。

在我看来,这种激情之爱发生的概率也许真的不太高。按亲密关系的程度,我把人们的爱情分成三个层次:好感、喜欢和激情之爱。

比较低的层次就是好感。我觉得你这个人还不错,可以跟你在一起,这就是好感。

第二个层次是喜欢,就是觉得挺喜欢对方的,感情上也挺温柔的,但是没有太多激情,这是喜欢。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了我的初恋,当时我特别激烈地爱他,但是他不怎么爱我,有点儿像单恋似的。而在我这一方,觉得还是发生了激情之爱,就是会有很多迷恋,而他对我也就是在喜欢这个层次上。后来我和王小波在一起了,就有点儿暗暗庆幸:幸好我这初恋是失败的,不然恐怕就碰不到小波了。

第三个层次我称之为激情之爱,它才是最高阶段的爱,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坠入情网之类的话。所谓坠入情网有一种迷恋的成分,有一种非理性的迷恋,所以有人会说一见钟情。实际上,激情之爱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我就这么幸运地经历到了几次。

我对爱情的理解是,它是一种两个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感觉,是一种两个人合二为一的冲动。倒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么一种冲动的感觉。而且这种爱情的冲动,是人际关系吸引中最强烈的一种形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的最高级别的具有浪漫色彩的情感。

有些人对激情之爱有一点儿质疑,怀疑它只不过是一种夸张的幻觉而已。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本书,上面有一位欧洲的电影导演说的一句话,他说,爱情从来都是单方面的。这种说法挺叫人意外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你想啊,当激情之爱发生的时候,你就跟戴了放大镜似的,会把对方的优点剧烈地夸大,中国古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意思。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所有陷入情网的人,爱的不是真实的对象,而是自己心目中虚构的对象,是自己的感觉本身。那么按普鲁斯特这个逻辑来说,好像所有的爱情都是一种自恋了。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爱情这件事呢?我觉得就算将来研究最终表明,“爱”这种感觉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我也依然要赞美“爱”这样一种心理过程。我这么多年的研究也让我明白了,对于体验过爱情这种心理过程的人来说,有爱和没爱的界限在他们的心里就像是黑和白一样分明,就像刀劈斧砍的刻痕一样清晰,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明亮、一样真实。有一天我想你也会到我这个年纪,逝水流年,这么多年的岁月里留下来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说到底,我想,还是爱情。

在我看来,爱情不论发生在什么样的人之间,无论是同性异性、年老年轻、婚内婚外、两人还是多人,它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所以值得珍视也值得尊重的人类体验。爱情的当事人有时不得不为了其他的价值牺牲掉爱,好比说《廊桥遗梦》里的女主人公,为了家庭价值牺牲了爱,但是爱情本身没有罪。如果一桩爱情发生了,那它就是发生了,它在实际生活中不但不应该因为任何原因受责备,而且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它肯定是美的。这就是我的爱情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