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崇通-----书法学术文论集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47614471
  • 作      者:
    张坚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为“浦东文化丛书”第四辑中的一本。全书篇幅约20万字,由17篇书学论文与100首论书词组成,汇集了作者耗时三年所精心研究和整理的书法理论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上海书法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本书中,作者的书学研究论文分为“理论方舟”“教育薪火”“史学星空”“美学云塔”四个部分,纵贯三千四百年的中国书法史,或涉教育,或探史学,或建理论,又针对当下书法的生态,以开阔的视野抒发独特之见解,其中部分作品已见诸报刊。本书还收有作者的100首论书词,分为咏论书具、书法、书体、书家、书幅、书帖(碑)之作,既补缺书论文体,又拓展词格内容,颇有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认知、启迪与修行

——古代书学“崇通观”摭谈


通须明理 明理求通


“通”是一个生活中应用范畴颇广的字眼,“通”有“指使知道、传达于对方,或了解、懂得”的解释。在古代书法理论中,围绕如何了解书法的奇妙与玄奥有着丰富的论述,也隐含着一些关于学习书法的“通”的基本原则:

首先,认知性原则。关键词:“通人志士”“通于神会”“通于神明”

认知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东晋王羲之曾指出:“书者,玄妙之技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书法充满了玄妙,如果不是有志于书法并能成为通晓之人,是难以达到这一境界的,此话告诫我们从认知书法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对经典的书法持有敬畏态度,这是能通晓书法经典的基础。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书画之妙,通于神会,难以形器求也……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1]书法之难,难在对其奇妙应“通于神会”,强调从精神上加以领会的重要性……所谓造理入神,迥然得于天意,这是与一般的常人难以言明说清的。可见,对于书法“神会”的前提也在“通”。

元盛熙明《法学考》强调:“翰墨之妙,通于神明,故必积功累学,心手相忘,当其挥运之际,自有成书于胸中,乃能精神融会,悉寓于书。”[2]为真正对书法的奇妙能“通于神明”,必须经历长时期的“积功累学”。学习书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善于领会思考是走向融会贯通的重要前提。诚如“天资高而学力到,未有不精奥而神化者也”一说,学习书法通妙达奥的正确路径在于不但凭高超的天赋,还得凭不懈的学力,这就给学习者如何正确处理天资与学力之间的关系以正确的认知,这是求得“通于神明”的关键。 

其次,评价性原则。关键词:“能通一切”“无不通”

学习方法的“正”与“野”,所下功夫的“深”与“浅”,“通”或“不通”成为最为简约的评价用语。《法书苑》就说:“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3]此句以“能通一切”评价王羲之通过十五年专攻永字八法,在笔法上能够全然通晓、十分娴熟。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开篇四句亦说:“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天纵。”[4]此开篇句中以“无不通”作为评价怀素书法的标准——“无不通”,即无所不通,意为全通。由此推及通或不通,已通或初通,全通或半通,乃至单通或多通,均可作为评价的标准。晨曦濡毫,夜灯染翰,学习书法之道,便是求通之道。

第三,渐进性原则。关键词:“通于学仙”

那么,如何通向如此奇妙、这般玄奥的书法境界呢?唐孙过庭《书谱》提出了学书由“平正”——“险绝”——“复归平正”的“三阶段”、“三境界”。所谓“平正”,即结字匀称,点画妥贴,横直相安,骨肉相称,端庄沉着,合乎法度是也;所谓“险绝”,即结字奇变,参差起伏,阴阳开合,纵横欹侧,出没无穷,合乎意态是也;所谓“复归平正”,即平和简净,妙合自然,变化莫测,质朴无华,平中寓奇,合乎理趣是也。过此三关,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此话语中的三个“合乎”之谓,正是“通达”之意。

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临帖的前后须有递进关系,上下之间能衔接以达通畅。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说:“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5]这一说法与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提出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的观点颇为一致,强调学习书法与学习修仙的道理是一致的,即下苦功追求神采为最高境界,追求气韵其次,追求形式又在其再次。然而学习书法的渐进过程往往是由练形而练气,由练气而练神,可谓在通向既定目标的道路上,把握由形到气到神的转变与升华,才能环环衔接以达通畅。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书法就是为了达得通妙达奥的境界,但确乎不易。“明理”作为书法之“通”的第一层面,阐述的是目标与认知的关系,告诫我们学习书法必须实现由未知到渐知,由一知半解到深刻认知的跨越,通过化阻为通,化隔为达,在热爱书法中认知书法,在懂得书法中进入书法。


通须取法 取法可通


《周易·系辞传》曾说:“往来不穷谓之通”。“通”的本意是通达,没有障碍。后引申为到达目的地,又引申为互相连接无阻断。书法有法,“合法”才能“质美”。古代书学理论强调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在于“取法可通”: 

一是笔法之通。关键词:“熟悉精通”“通乎神解”“婉而通”

古人云:“唯笔软而奇怪生焉。”笔法是千百年来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真正的笔法是什么呢?唐孙过庭曾提出了笔法乃为“执、使、转、用”之道。唐张怀瓘《六体书论》中强调“学必得法。”南宋姜夔《续书谱》亦说:“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勿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悉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须知,笔法是书法的核心,不掌握笔法,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无为的书写。而要达到“熟悉精通”,没有“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磨练,“通”笔法的境界是无法抵达的。

《书法三昧歌》指出:“执笔之法,实指虚掌。运笔之法,意在笔先”,对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评价:“意在笔先,实非易事。穷微则奥,通乎神解,方到此高妙境地。夫逐字临摹,先定位置,次玩承接,循其伸缩攒促,细心体认,笔不妄下,胸有成竹,所谓意在笔先也。”“穷微则奥”,笔法有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立锋、卧锋之分,灵活多变的换锋使书法笔墨充满玄奥;“通乎神解”,懂得笔法中提与按、轻与重、快与慢等关系,书写中才会产生得心应手的奇妙效果,有“通乎神解”之感。

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总结说:“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6]这一“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的观点认为,裹锋提笔写出的字婉转流畅,顿笔铺毫写出的字精密,圆笔神采高超不同凡俗,方笔凝重严整沉着而不轻飘。笔法是否到位,其体现的不但是技术层面的通,还关系到通的基础即学养层面与感悟层面。

二是字法之通。关键词:“通于结字”“通其余”“可以兼通”

我们知道,对于点画简单的字,贵在笔笔相生;对于笔画繁复的字,贵在笔笔想让。这是书法结字体现结构连贯的法则。“一字体态,侧奇取妍。仰覆向背,开合折旋。垂缩留放,肥瘦方圆”,这是《书法三昧歌》对结字的规则与特征的概括。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曾言:“孙子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此意通于结字,必先隐为部署,使立于不败而后下笔也。”[7]这段话后半句的意思为: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书法的结字,必先有所部署,使立于不败然后下笔。结字通常是成就一个书法家独立艺术语言的突破口,用笔的取和舍十分关键。

欧阳修《试笔》指出:“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宋姜夔《续书谱》亦说:“大要以笔老为贵,少有失误,亦可辉映。所贵乎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必须博习,可以兼通。”关于兼通,楷中有魏碑之意,隶中有篆籀之意谓之高古;字体的大小关系乃在于“大以小滋,小从大求”;而碑帖的兼通在于“碑帖重在坚实,法帖重在流畅,坚实与流畅融为一体,碑帖浑然,方为上乘”……

三是章法之通。关键词:“通而隔行”“灵通”“流通”

精美出于毫端,妙趣在于布白。线条美是单项之美,字体美是个体之美,而章法美是整体之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古人论书章法为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清笪重光论书法布白,采取了“计白当黑”的辩证方法,认为分布白为“匡廊”和“散乱”两种。无论哪种情况,都以和谐为尚。放眼于白,立足于黑。白、黑对比变化,又互相映衬,以求整体上白与黑之间的平衡和谐。关于章法,有专家研究并概括出“等距式、连绵式、联珠式、乱石铺街式、散点式、混合式”等不同风格。

对于章法之势,唐张怀瓘《书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而隔行”;对于章法中的气韵生动,张怀瓘称赞欧阳询“其草书跌宕流通,示之二王,可为动色。”一幅作品不但是一扇窗,还可以是一扇通向远方的大门——只要书写者的内心是通透的,那么其作品也应是通透的。对于章法中的擒纵关系,清周星莲《临池管见》说:“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灵通,自无僵卧纸上之病。”[8]章法之于作品的重要,弘一法师曾说:“作品的章法50分,字35分、墨色5分、印章10分,合成100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章法更多地表现为欹与正、疏与密、离与合、虚与实等关系的处置,这是作品艺术的境界之通。

认知之通指导实践之通。书法中的神采、气韵、骨力、格调的蕴含和抒情达意的实现都与笔墨技巧有着密切的关系。苏轼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古人重视对书法技法的学习,也注重对学书心得和经验的总结。领会古代书法“崇通观”的指导作用在于,“取法”作为书法之“通”的第二个层面,阐述的是实践与方法的关系,是继明理之后的取法书写。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理论方舟

取其前 • 习其中 • 悟其后——古代书法临摹理论摭谈

认知 、启迪与修行——古代书学“崇通观”摭谈

  试论书法与文脉的对应关系——兼谈对地方性书法遗存的保护

书法策展学建构刍议——兼谈主题书法展的“三要素”

  书法团体功能论建构之我见——兼谈地方书协能力提升的“六联法”


第二辑  教育薪火

“五教合一”:书法进中小学课堂之我见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以李双阳逸庐书院为例

老年书法特质刍议——兼谈地方开放大学的书法教育体系建构


第三辑  史学星空   

怎一个“达”字了得——从苏轼论书诗看其主张的书法思想

  题于此 • 记于此 • 书于此——浅谈杨维帧晚年交游浦东的笔墨情性

  法为先 • 势为主• 淡为宗——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看其主张的书学观

“国初书法,吾松尝甲天下”——明中清初浦东“书家三杰”考略

  诗联濡墨  墨润诗联——浅谈苏局仙笔端的传统学养


第四辑  美学云塔

  试论中国传统书法品评的通感手法及其审美功能

  两峰相融  一桥相通——论书词的探索与培育意义管窥

  “新酒”,自“老瓶”中溢出香味——论书词创作的门径窥探

  浅谈论书词创作的审美取向——以笔者所填的词阙为例


附录  论书词百阕

书具咏论

千秋岁•笔

点绛唇•墨

鹧鸪天•纸

临江仙•砚

渔歌子•水盂

捣练子•镇纸

捣练子•臂搁

渔歌子•笔架

捣练子•印章

捣练子•笔洗

渔歌子•笔筒

捣练子•笔挂

书法咏论

东风第一枝•瑰宝

摇台聚八仙•自然

绮罗香•心性

双双燕•立品

疏影•学养

念奴娇•功力

春风袅娜•创作

千秋岁•笔法(一)

千秋岁•笔法(二)

千秋岁•笔法(三)

千秋岁•笔法(四)

永遇了••字法

永遇乐•章法

潇相夜雨•墨法

夺锦标•神采(一)

夺锦标•神采(二)

水调歌头•气韵

雪梅香•骨力(一)

雪梅香•骨力(二)

凤凰台上忆吹箫•格调

书体咏论

忆旧游•甲骨文

剑器近•金文

八声甘州•大篆

曲玉管•小篆

永遇乐•隶书

满庭芳•楷书

沁园春•行书

疏影•章草

凤凰台上忆吹箫•今草

最高楼•狂草

书家咏论

破阵子•李斯书法

念奴娇•张芝书法

雨霖铃•王羲之书法

风入松•孙过庭书法

满江红•李世民书法

定风波•张怀瓘书法

醉花阴•张旭书法

东风第一枝•颜真卿书法

法典献仙音•苏轼书法

拜星月慢•黄庭坚书法

扬州慢•米芾书法

河满子•赵孟頫书法

蓦山溪•徐渭书法

御街行•董其昌书法

燕山亭•张瑞图书法

水调歌头•王铎书法

桂枝香•傅山书法

雪梅香•八大山人书法

六州歌头•邓石如书法

望海潮•吴昌硕书法

浪淘沙•林散之书法

南歌子•康有为书法

解佩令•于右任书法

忆旧游•沈尹默书法

沁园春•毛泽东书法

水龙吟•沙孟海书法

天香•谢无量书法

满庭芳•齐白石书法

绕佛阁•李叔同书法

书幅咏论

江城子•立轴

十六字令•条屏

忆王孙•中堂

巫山一段云•横幅

南歌子•长卷

长相思•对联

捣练子•扇面

采桑子•斗方

画春堂•匾额

渔歌子•手札

浣溪沙•册页

书帖(碑)咏论

宝鼎现•《西周金文六种》

渔家傲•《琅玡台刻石》

水龙吟•《吴昌硕临石鼓文》

御街行•《石门颂》

千秋岁•《礼器碑》

离亭燕••《张迁碑》

雪梅香•《宣示表》

锦缠道•《洛神赋十三行》

惜红衣•《爨宝子碑》

洞仙歌•《张猛龙碑》

金人捧露盘•《九成宫醴泉铭》

满庭芳•《大字阴符经》

风入松•《玄秘塔碑》

酷相思•《十七帖》

法典献仙音•《书谱》

行香子•《韭花帖》

满江红•《张旭古诗四首》

水调歌头•《自叙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