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快乐养育法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9437075
  • 作      者:
    留佩萱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风靡全球的发展式养育理念

从生存式教育,到发展式养育,培养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过早地教孩子各种生存技能,不如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性格。

 

2.11个练习,改变教养模式从现在开始

生存式教育,是吃饱、穿暖、活下去;发展式养育,是潜能无限、心智健全、生命绚烂。

生存式教育,是家长让孩子“跟我走”;发展式养育,是家长看着孩子“自己走”。

生存式教育,是重考级、考证、升学,学的都是“有用”的;发展式养育,是重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无用”的才是有用的。

生存式教育,教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的“工业品”;发展式养育,养出来的是万里挑一的“艺术品”。

 

3.什么样的教养模式,成就孩子什么样的未来

吓唬、控制、骄纵、威胁……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养模式,很可能只是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作者借由多年严谨的心理学研究,让家长看见教养模式中“隐性伤害”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让家长学会用更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原生家庭,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孩子。


展开
作者简介

留佩萱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教育咨询与监督(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博士候选人,美国国家认证咨询师(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主要咨询对象为儿童、青少年、大学生以及组建家庭的成年人。

 

研究兴趣包括神经心理咨询学、大脑神经科学、创伤管理、儿童虐待防治、儿童创伤治疗、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DHD)、亲子教养、儿童游戏治疗,以及其他心理健康议题。

 

目前在《人本教育札记》《健康远见》《亲子天下》开设固定专栏,用温暖的语调,提供广博的教养、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许多僵化的家庭找到缓和关系的办法。


展开
内容介绍

养育子女,父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迷思和问题。

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到底要不要报?什么时候开始报?报几个?

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到底是早教还是伤害?要不要想办法将其与孩子隔离?

婚姻出现问题,到底要不要为了孩子的幸福勉强维系?

……

父母选择了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的科技,正使原本坚固的,变成脆弱的;使原本岿然不动的,成为变动不居的。孩子长大后的世界,也许不会比现在的更好,但一定和现在的截然不同。

最怕我们现在拼命给予孩子的,是他长大以后用尽全力却无法挣脱的枷锁。

 

为人父母,不要因为自身对生活的万分焦虑,就去过度消费孩子的童年。要知道,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

 

懂得过快快乐乐的生活

学会过各种不同的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1. 从大脑结构,了解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做儿童咨询时,家长或老师经常询问各种问题,像 “为什么他不能控制情绪?”“为什么生气的时候就打人哭闹?”“他都不肯收玩具,我一叫他就会生气地大声吼叫,怎样才能让他听话?”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大脑介绍起。

大脑,这个神秘又复杂的器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孩子能不能做出更恰当的决定,能不能想到行为带来的后果,能不能产生同理心,在生气或受挫时会怎么反应,能不能控制冲动,等等,都是由大脑控制。

孩子的大脑发展顺序:从情绪脑到理智脑

认识大脑的第一步,要先了解大脑如何发育。大脑由下往上发育,最下方的区块先成熟,再慢慢往上发展,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再慢慢往上盖。

大脑最下层称为“脑干”,掌控基本生存功能的区块,如呼吸、心跳等等。人类一出生,脑干就完全成熟,能够掌控基本生存本能。脑干上方是“边缘系统”,包含杏仁核和海马回等组织,用来处理情绪,因此又称“情绪脑”。婴幼儿的情绪脑已经开始运作,能够感受到危险、威胁、害怕等情绪。大脑最上层则是“皮质区”,又称为“理智脑”,负责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的事情,像是做决策、思考、计划、情绪调节等等。

但是,就像前面所提的,孩子的大脑就像施工中的房子,正由下往上慢慢盖。位于下层的脑干和情绪脑已经盖完,可以完全发挥作用,但是最上层的理智脑还没盖好。尽管我们希望孩子三思而后行,生气时能够调节情绪而不是冲动打人,紧张时能做点深呼吸而不是大声哭闹。但是,孩子的大脑还没完全成熟,无法完整发挥功能,父母不能期待孩子像成人一样成熟处理这些事情。

下层脑掌控情绪,上层脑掌控思考与决策

美国精神科医师丹尼尔·西格尔用一栋双层楼房来描绘大脑。房子的一楼通常是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地方,像是厨房、客厅、餐厅。因此,“大脑房子”的一楼称作“下层脑”,包含脑干和情绪脑,负责人类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绪;“大脑房子”的二楼则是“上层脑”,也就是理智脑,负责思考、做决定、情绪调节、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

很多孩子,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行为仍由下层脑掌控。上层脑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成熟,大脑前额叶甚至要到25岁才能够完全成熟。因此,孩子做决策时有无法通盘思考,无法调节情绪,思想非黑即白等特点。

既然父母希望孩子学会的特质都由上层脑掌控,若上层脑还没发育成熟,该怎么办?

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模式

首先,大脑发育并不是一瞬间完成的,所以,孩子并不会在满25岁时突然变得能够独立思考、做缜密决策、可以调节情绪或是具有同理心。大脑是可塑性很强的器官,孩子感受到的每一段经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大脑发育。此外,就像锻炼身体肌肉一样,越常使用的大脑部位就会越强壮,也就是说,越常做的事情,大脑神经回路联结就会越强烈,事情就能越做越好。

大脑就像一栋双层楼房,楼上和楼下分别住着不同的人。房子一楼的居民负责人类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绪,是“下层脑”,包含脑干和“情绪脑”;房子二楼的居民负责掌控思考、做决定、情绪调节、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是“上层脑”,又称“理智脑”。

情绪失控时,大脑房子会被掀起来,大脑被楼下的人占领了!因此,当孩子被“下层脑”,也就是“情绪脑”掌控时,孩子便无法理性思考,调节情绪。

既然每段经历都会影响大脑发育,父母就要注意了——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管教方法都会决定孩子使用上层脑或下层脑,然后决定他们哪一部分的大脑区块会越用越强壮。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解决问题,思考、计划、调节情绪,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处理情绪,并且提供机会让孩子运用“上层脑”,练习这些技能。因为,“上层脑”需要锻炼才会越来越强壮,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机会练习使用上层脑,就算满25岁了,他还是无法好好思考与调节情绪。

同样地,如果父母所使用的教养方式不断启动孩子的下层脑,那么,“下层脑”也会越用越发达。孩子更习惯直接使用“下层脑”来面对事情,像是在冲动下做决定,或是用剧烈的情绪或行为响应。

接下来,我会谈到父母各种言行造成的影响。在阅读时,请你把“上层脑”和“下层脑”的概念放在心中,在读每一章时想想看:这些管教方式是让孩子使用“上层脑”还是“下层脑”呢?


展开
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童年的秘密:孩子的成长有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

自 序 为人父母无需持证上岗,但却需要不断地学习


第一部分  童年创伤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第一章 被过度消费的童年 

1. 你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 003

那些记忆犹深的负面童年经验

我们的原生家庭塑造着孩子的童年

2. 没有人在完美的家庭中长大 009

童年遭遇的负面经验越多,长大后出现身心健康问题的概率越高

遭遇过童年逆境的孩子,比我们想象的多

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未来的身心健康状态

3. 每个父母都曾是个孩子 015

童年逆境不会让孩子变坚强,只会让他伤得更深

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压力,但要警惕恶性压力

受伤的童年会导致孩子大脑受创

那些童年缺爱的孩子,注定需要漫长的自我疗愈

4. 童年创伤的印记,会伴随孩子一生 021

永远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认同

缺乏可预期、可信任的安全感

第二章 那些伤害孩子最深的事

1. 为何家会伤人? 028

无形中复制的亲子关系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里,藏着家庭的温度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害怕

2. 孩子,我不是故意要伤害你 035

没有父母会故意破坏孩子的童年

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3. 尚未觉醒的父母,充满着虚荣心、控制欲、自负感 040

在你心中,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

停止复制原生家庭的教养观,无条件养育

第三章 当爱成为伤害:吓唬、控制、骄纵、威胁、利诱

1. 从大脑结构,了解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51

孩子的大脑发展顺序:从情绪脑到理智脑

下层脑掌控情绪,上层脑掌控思考与决策

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模式

2. 打骂、吓唬、威胁,只会不断启动孩子的下层脑(情绪) 057

当大脑感到危险时,身体就会进入“反击或逃跑”模式

当孩子被下层脑掌控,就错失了练习思考的机会

帮孩子辨认并谈论情绪,是父母必须经常使用的教养练习

3. 再“适当”的体罚,都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062

体罚的负面影响,与肢体虐待差不多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反而更糟

体罚就是向孩子示范如何使用暴力,孩子多半也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4. 看不见的伤口:语言暴力反而伤害孩子更深 

父母的语言暴力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嘲讽和贬低的话语,从来不能激励孩子

1句负面话语造成的伤害,需要5句正向的话语才能平衡掉

5. 控制型父母让孩子过度自责、焦虑与抑郁 

父母控制欲越强,孩子越容易自责

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时,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机会

忍住,别插手,相信孩子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6. 成绩不好,爸妈还会爱我吗? 

别让孩子觉得“考得好,爸妈才会爱我”

父母期望过高,孩子表现反而较差

不要为了成绩,破坏最重要的亲子关系

第四章 不敢说的秘密:家暴、离婚、性侵

1. 我才是家里唯一的大人 

当父母无法当个“父母”时,孩子被迫变成“大人”

警惕孩子被迫扮演各种角色的情况,比如家里的“小英雄”

功能失调的家庭,给孩子带来诸多伤害

2. 目睹家暴:另一种隐形的伤痕

尽管不是直接受害者,家暴也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有家暴经历的孩子,成年后多半会有家暴的倾向

3. 为了孩子,我们不能离婚? 

离婚是否影响孩子,取决于大人对待离婚的态度

离婚后,不要让孩子卷入大人的纷争

看见孩子的需求,并将其放在第一位

从宣布离婚起,陪伴孩子度过敏感期

离婚后,把抚养孩子变成双方共同经营的“事业”

4. 难以启齿的秘密——有人性侵我!

大人带给孩子的许多伤害,都是关起门来做的

儿童性侵害,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普遍

不敢说出口的秘密,让孩子终生付出惨痛代价

否认与指责无法删除孩子被性侵的事实

该怎么避免儿童性侵害?


第二部分  从现在起, 做有意识的父母

第五章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改变的开始

1. 不需要当个完美的父母,只要尽力当个“父母”就好

回应孩子之前,停顿一下,思考我们的方式和方法

为人父母难免有犯错的时候,及时道歉并更正就好

无法确保孩子免受任何伤害,但可以培养其复原的能力

2. 你有办法改变,而且永远都不晚

每一个童年,都值得被温暖相待

扪心自问:“我正在为孩子提供怎样的童年?”

写下对孩子的承诺,每天检视自己的完成情况

3.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管理情绪

调节情绪,从练习觉察情绪开始

摆脱教养中的“自动驾驶”模式大脑

做好事前准备,建立自己的“情绪急救计划” 

深呼吸90秒钟的力量

教养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4. 以大脑科学为基础的管教法

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孩子行为好坏的标准

管教孩子前,先反问自己3个问题

抓住最好的时机,给孩子讲道理

第六章 为人父母的底线,是不伤害孩子的童年

1. 孩子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相信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而不仅仅是“听话”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应该被正视、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

同理+倾听,父母可以这样做

2. 接纳孩子的情绪,做他们的情绪教练

孩子也需要联系觉察自己的情绪

借助亲子共读绘本的力量

控制自己迫不及待去纠正孩子看似错误的行为的冲动

父母规范自己的言行,就是给孩子童年最好的滋养

3. 不要让孩子产生被孤立和隔离的感觉

用“联结法”取代“隔离法”

成绩好坏不重要,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重要

在亲子时间,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4. 父母们应该有信心,我们的孩子将来错不了 

用正向语言赞美孩子

用问题句式引导孩子思考


结 语 父母的称号不是应得的,而是赢得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