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当代瓦哈比派”研究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52026214
  • 作      者:
    田艺琼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田艺琼,女,法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宗教与国际关系、区域国别(中东地区)、“一带一路”等研究。近5年来,在国际关系、宗教学领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参与撰写专著1本,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并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土耳其等中东国家实地调研。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前我国周边地区面临“双泛思想”“三股势力”等多种因素带来的严峻考验,复杂的地缘政治现实和宗教极端主义所致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对我国周边安全与国家利益构成了****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防范宗教极端主义风险、推进地区反恐合作,本书选取“瓦哈比派”进行案例研究,梳理瓦哈比主义宗教改良思想的兴起背景与发展沿革,分析“当代瓦哈比派”的“宗教异化”过程,总结“当代瓦哈比派”全球传播的路径与规律,以期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宗教极端组织行为模式。

 

此外,本书结合当前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等现实需求,试图对进一步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应对宗教极端主义所致的非传统安全风险等外部问题及进一步推动宗教“中国化”进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内部问题作一定的学理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二) 理论意义

1.对“当代瓦哈比派”作进一步学理研究

本书以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为背景,选取“当代瓦哈比派”为案例分析对象,旨在对其起源、发展与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着重探讨其话语体系建构、政治动员能力和组织行为模式,并就其对地区和国际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作科学评估,以期在此基础上总结宗教极端主义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规律。


2.对非传统安全治理问题作进一步理论探索

将宗教安全视为传统安全问题是我国学界关于宗教与我国国家安全论述中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在当前形势下,暴力型宗教极端主义的跨国动员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不断强化,宗教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安全领域,而应置于非传统安全治理的范畴中来研究和讨论,因此本书旨在对强化反恐合作、构建积极和平(positive peace)作进一步探讨。


3.对发挥宗教因素对国家安全的正面影响作一定的学理思考

“阻断宗教与暴力型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联结,最大程度地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的正面功能应是宗教和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历史上,宗教因素长期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也巧妙地通过宗教渠道助力我国外交工作,因此,在目前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背景下需要对如何挖掘历史资源、发挥宗教因素的积极作用做相关理论思考。


(三) 现实意义

1.基于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根源、总结其动员机制和传播路径的现实需要

宗教极端主义势力通过扭曲、片面解读宗教原典构建其特殊的话语体系,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宗教矛盾突出地区的信教群体进行政治动员,从而实现宗教极端势力的政治诉求。因此本书试图梳理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沿革,剖析宗教因素被利用、扭曲直至成为其实现政治目的的“敲门砖”和“垫脚石”的深层原因和路径。


2.基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优化地缘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

如何“将国内宗教发展、跨国宗教交流和国家总体外交三者相协调,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和平发展以及民族复兴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意义且亟须面对的战略问题”。

中东地区持续动荡对地区安全和秩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外溢至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地,尤其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宗教极端势力发展迅速,恶化我国地缘政治、地缘宗教环境,更直接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宗教极端主义和“去极端化”可行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


3.基于中国参与非传统安全治理、推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

“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

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相互交织、叠加影响,因此如何在盘根错节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剥离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还原问题实质,从而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对我国创新安全理念、建设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进一步凸显本书的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宗教极端主义

第一节  伊斯兰极端主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 “极端主义”概念界定与辨析

二、 宗教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极端主义

第二节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原教旨主义”概念界定与辨析

二、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辨析

第三节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与影响

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深层原因

二、1979年以来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

三、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影响


第二章  非传统安全研究视域下的宗教极端主义

第一节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因素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宗教回归”

二、宗教对政治冲突产生影响的三种理论视角

第二节  宗教极端主义与非传统安全研究

第三节  宗教极端主义所致非传统安全风险的特征


第三章  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一、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的迅速传播

三、瓦哈比主义、萨拉菲主义与“赛莱菲耶”辨析

第二节  瓦哈比主义与当代沙特外交

一、从瓦哈比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宗教外交

二、资金援助与宗教话语权的确立

三、宗教非政府组织与“泛伊斯兰主义”传播新渠道

第三节  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瓦哈比主义进入中国: 伊赫瓦尼派与赛莱菲耶

二、瓦哈比主义在新疆地区的传播

三、当前国内瓦哈比主义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  宗教“异化”与“当代瓦哈比派”的形成

第一节  宗教“异化”与“当代瓦哈比派”的出现

一、宗教政治化与宗教“异化”

二、瓦哈比主义宗教思想派生并“异化”出“当代瓦哈比派”

三、“当代瓦哈比派”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第二节  1979年与“当代瓦哈比派”的形成

一、沙特国内反对派与“新伊赫万运动”80


二、逊尼派、什叶派冲突与逊尼派内部矛盾

三、域外大国介入与意识形态冲突

第三节  “当代瓦哈比派”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第五章  “当代瓦哈比派”的社会动员模式

第一节  以清真寺为核心构建宗教动员场域

第二节  以底层民众为对象夯实政治动员基础

一、以经济发展落后、受教育程度有限、民族矛盾多发地区

群众为动员对象

二、构建共有认知和历史记忆,强化“自我”和“他者”的对立

三、强化宗教术语的“符号价值”,为宗教动员提供合法性和正义性

第三节  以境外势力为依托编织资源动员网络


第六章  当前周边地区宗教极端主义风险评估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安全形势评估

一、“一带一路”沿线恐怖组织颇多

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暴恐事件频发

三、穆斯林群体是宗教极端主义最大的受害者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宗教发展趋势评估

一、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穆斯林人口将持续增加

二、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伊斯兰宗教非政府组织日趋活跃

三、 周边国家转型需求为宗教极端主义提供潜在滋长空间

第三节 当前我国对宗教极端主义渗透的防范与管控


第七章  宗教“去极端化”的治理路径与展望

第一节  以上合组织为抓手增强地区安全供给能力

第二节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第三节  宗教极端主义传播新趋势与网络安全治理

结语倡导中道思想,坚持“中国化”方向


附录

倡议书: 倡导中道思想反对极端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