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子不语
0.00     定价 ¥ 4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4511512
  • 作      者:
    [清]袁枚
  • 出 版 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3-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子不语》是袁枚将自己听到的举凡神鬼妖怪,狐仙奇异之事整理创作而成,描述故事简洁明了,刻画人物生动自然,语言流畅朴实。

2、不少篇目中,还展现了其放达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不愧为一部具有深厚功底的文学家创作的鸿篇巨著。

3、本版内容以清乾嘉年间《随园三十种》本为底本,以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书局印本校补,同时参校其他版本,改正错讹,重新点校、编排,以臻完善。

4、对于需要借助译文领略原文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读者,可读性强,入门路径正,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5、根据文中内容配以全新创作的鬼怪插图,为您全面呈现奇闻轶录。


展开
作者简介

 袁枚(1716 — 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写诗文,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倡“性灵说”,不走仿古之路,主张抒发真情、彰显个性。著有《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小仓山房诗文集》等传世佳作。一生狂放不羁,好游山玩水,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遂有《子不语》。

展开
内容介绍

《子不语》为清乾嘉年间袁枚编撰的笔记小说,初名《子不语》,后见元人说部有同名者,乃改为《新齐谐》。书中故事来源于民间传闻、亲朋口述、他人著作、现实生活及作者创作,多写鬼神精怪,也讲奇人逸闻。袁枚以简练的文字、记实的写法、离奇的故事,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寻常生活中的诸多“恶”,涉及道德、制度、宗教、风俗、人性等方方面面。

展开
精彩书评

盛名之下,占尽韵事。——钱钟书

屏去雕饰,反近自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风行一时,至今未替。——蒋瑞藻《小说考证续编》


展开
精彩书摘

蔡书生

杭州北关门外有一屋,鬼屡见,人不敢居,扃[1]锁甚固。书生蔡姓者将买其宅。人危之,蔡不听。券[2]成,家人不肯入。蔡亲自启屋,秉烛坐。至夜半,有女子冉冉[3]来,颈拖红帛,向蔡侠拜,结绳于梁,伸颈就之,蔡无怖色。女子再挂一绳,招蔡。蔡曳一足就之,女子曰:“君误矣。”蔡笑曰:“汝误才有今日,我勿误也。”鬼大哭,伏地再拜去。自此怪遂绝,蔡亦登第。或云即蔡炳侯方伯[4]也。

                                                     

在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所房屋,经常有鬼出现,没有人敢进去居住,房东将房门在外面牢牢地锁住。有一位姓蔡的书生打算买下这所房屋。左邻右舍把闹鬼的危险之事告诉他,蔡生不听劝阻。在与房东达成买卖契约之后,蔡生的家人都不肯住进去。蔡生亲自打开屋门,点着蜡烛端身而坐。到了半夜,有一位女子缓缓而来,脖颈上拖着红色的布条,向蔡生礼拜之后,在屋梁上挂上一条绳子并打个结,将脖颈套入绳圈内。蔡生镇定自若,不为所动。女子再挂上一条绳子,向蔡生招手。蔡生伸出一只脚放在绳圈里,女子说:“公子错了。”蔡生笑着说:“你错了才有今天,我没有错。”鬼于是痛哭起来,跪在地上再次礼拜后就消失了。从此以后,这所房屋再也没有闹过鬼怪,蔡生也在科举考试中登科。有人说,这个书生就是管理地方的长官蔡炳。

【注释】

[1]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2]券:契约。[3]冉冉:慢慢地、缓慢地。[4]方伯:殷周时一方诸侯之长,东汉之刺史、观察史,明、清之布政使等,皆蒙方伯之称,以其并为一方之长也。

 

大乐上人

洛阳水陆庵僧,号大乐上人,饶[1]于财。其邻人周某充县役[2],家贫,承催[3]税租[4],皆侵蚀[5]之。每逢比期[6],辄[7]向上人借贷,数年间,积至七两。上人知其无力偿还,不复取索。役颇感恩,相见必曰:“吾不能报上人恩,死当为驴马以报。”居无何,晚,有人叩门,甚急。问为谁,应声曰:“周某也,来报恩耳。”上人启户,了不见人,以为有相戏者。是夜,所畜驴产一驹。明旦访役,果死。上人至驴旁,产驹奋首翘足,若相识者。

上人乘之一年。有山西客来宿,爱其驹,求买之。上人弗许,不忍明言其故。客曰:“然则借我骑往某县一宿,可乎?”上人许之。客上鞍揽辔[8],笑曰:“吾诈和尚耳。我爱此驴,骑之未必即返。我已措价置汝几上,可归取之。”不顾而驰。上人无可奈何,入房视之,几上白金七两,如其所负之数。

                                                     

洛阳的水陆庵有位僧人,法号大乐上人,财物富足。他的邻居周某在县衙当差,由于家里贫困,在督催征收租税时,暗中将租税一点点地挪用。每次到上缴期限时,总是向上人借钱,几年之间,借的钱就积累到了七两银子。上人知道周某没有偿还能力,也就不向他讨要。周某很感激,每次见面必定会说:“我不能报答上人的恩德,死后当驴做马来回报。”过了不久,一天晚上,有人急急忙忙来敲上人的门。上人问是谁,回答说:“我是周某,来回报恩德。”上人打开门,没有见到人影,以为是戏弄他的人。当天夜里,庵里养的母驴产下一头小驴。第二天上人去探访周某,果然已经死了。上人走到母驴的旁边,产下的小驴仰头抬脚做出亲昵的样子,就像很早就认识他一样。

大乐上人骑乘小驴有一年了。有山西的客人来住宿,很喜欢这头小驴,请求购买。上人不答应,也不忍心说明来龙去脉。客人说:“那么我就骑驴往某县一晚上,可以吗?”上人同意了。客人踏上鞍蹬挽住缰绳,笑着说:“我欺骗和尚您。我喜欢这头驴,骑走就不一定回来。我已经把估价的钱放在你的案几上了,您回去就可以拿。”说完后头也不回地奔驰而去。上人无可奈何,进入房间察看,案几上放有七两银子,就是周某所借的数目。

【注释】

[1]饶:富足,多。[2]县役:旧时县衙差役。[3]承催:赋役制度用语,承办督催征收之事。[4]税租:田租和赋税。[5]侵蚀:暗中逐渐侵占。[6]比期:古代官府催缴租税的限期。[7]辄(zhé):总是,就。[8]揽辔(pèi):挽住马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