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线电导航原理及应用
0.00     定价 ¥ 24.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118059359
  • 作      者:
    吴苗,等
  • 出 版 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收藏
编辑推荐
    《无线电导航原理及应用》可以作为导航及导航相关专业本科的专业理论教材,也可以作为导航及导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自学教材,以及从事导航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教材与工作参考书籍。
展开
内容介绍
    无线电导航的基本理论,系统定位误差理论,多种不同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信号设计与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其他应用潜力。全书分为9章,第1章和第2章阐述了导航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第3章深入研究系统定位的一系列误差理论;第4章至第8章结合导航原理,有针对性地对直线、圆和双曲线等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原理、相关技术及具体应用进行讲解;第9章介绍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航系统概述<br>1.1 导航的基本概述<br>l.1.1 导航的起源<br>1.1.2 导航的基本概念<br>1.1.3 导航的基本任务<br><br>1.2 导航的基本元素<br>1.2.1 航向<br>1.2.2 航迹<br>1.2.3 方位<br>1.2.4 航向角<br>1.2.5 真航向、真方位与航向角之间的关系<br>1.2.6 航速<br><br>1.3 导航的基本需求<br>1.3.1 航空导航需求<br>1.3.2 航海导航需求<br>1.3.3 陆地导航需求<br>1.3.4 航天导航应用<br>1.3.5 非导航应用需求<br><br>1.4 导航的分类<br>1.4.1 观测导航<br>1.4.2 天文导航<br>1.4.3 地磁导航<br>1.4.4 推算导航<br>1.4.5 无线电导航<br>1.4.6 激光导航<br>1.4.7 组合导航<br><br>1.5 无线电导航的发展历史<br>1.5.1 早期阶段<br>1.5.2 发展阶段<br>1.5.3 成熟阶段<br>1.5.4 未来发展趋势<br><br>第2章 无线电导航的定位原理与技术基础<br>2.1 无线电导航的基本原理和分类<br>2.1.1 无线电导航的一般过程<br>2.1.2 无线电导航的物理基础<br>2.1.3 无线电导航的定位几何原理<br>2.1.4 无线电导航的分类<br>2.2 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br><br>2.3 无线电导航信号传播的一般知识<br>2.3.1 电波传播的基本概念<br>2.3.2 地面波传播<br>2.3.3 天波传播<br>2.3.4 视距传播<br>2.3.5 波导模传播<br><br>2.4 坐标系及其变换<br>2.4.1 地球的形体<br>2.4.2 大地坐标系<br>2.4.3 空间直角坐标系<br>2.4.4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关系<br><br>第3章 无线电导航系统的误差原理<br>3.1 系统误差概述<br>3.2 无线电导航系统测量误差<br>3.2.1 无线电导航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br>3.2.2 观测精度的评定标准<br>3.2.3 观测值函数的均方误差<br><br>3.3 位置线误差<br>3.3.1 位置线的基本概念<br>3.3.2 位置线梯度<br>3.3.3 无线电测向系统的位置线<br>3.3.4 无线电测距系统的位置线<br>3.3.5 无线电测距差系统的位置线<br><br>3.4 定位误差<br>3.4.1 等概率误差椭圆<br>3.4.2 均方误差圆<br><br>3.5 工作区<br>3.5.1 无线电测向系统的工作区<br>3.5.2 无线电测距系统的工作区<br>3.5.3 无线电测距差系统的工作区<br>3.5.4 导航台配置情况对测距差导航系统工作区的影响<br>3.5.5 测距差导航系统的覆盖区<br><br>第4章 无线电测向导航系统<br>4.1 测向定位方法<br>4.1.1 两台测向定位法<br>4.1.2 单台测向定位法<br>4.1.3 归航法<br><br>4.2 测定电波来向方法<br>4.2.1 天线的方向性<br>4.2.2 最小值测向法<br>4.2.3 最大值测向法<br>4.2.4 比较测向法<br><br>4.3 无线电测向仪<br>4.3.1 测角系统的组成<br>4.3.2 无线电测角器的测角原理<br>4.3.3 阴极射线管目测试无线电测向仪<br><br>4.4 无线电测向仪的测向误差<br>4.4.1 设备本身误差<br>4.4.2 电波传播误差<br>4.4.3 无线电自差<br><br>第5章 无线电测距导航系统<br>5.1 概述<br>5.2 无线电测距系统<br>5.2.1 系统特性<br>5.2.2 系统的构成与特点<br><br>5.3 频率测距导航系统——无线电高度表<br>5.3.1 系统特性<br>5.3.2 调频式高度表测距(测高)原理<br><br>5.4 相位测距系统定位系统——GPS<br>5.4.1 系统特点<br>5.4.2 系统组成<br>5.4.3 定位原理<br>5.4.4 信号格式<br>5.4.5 测量方法<br><br>第6章 脉冲测距差导航系统<br>6.1 概述<br>6.2 脉冲测距差定位原理<br>6.2.1 脉冲法测距差几何定位原理<br>6.2.2 发射台的配置<br>6.2.3 位置线双值性的消除<br>6.2.4 主、副台信号的识别<br>6.2.5 系统定位<br><br>6.3 系统信号格式与接收组成<br>6.3.1 信号格式<br>6.3.2 接收组成<br>6.3.3 信号的接收部分<br>6.3.4 控制分机<br>6.3.5 分频分机<br>6.3.6 门控分机<br>6.3.7 计数<br>6.3.8 电源<br>6.3.9 扫描、显示与时差测量<br>6.3.10 扫描同步<br>6.3.11 自动时差测量<br><br>第7章 相位测距差导航系统<br>7.1 概述<br>7.2 相位测距差系统定位原理<br>7.2.1 相位测距差原理<br>7.2.2 相位差测量系统中存在的问题<br>7.2.3 信号同步<br>7.2.4 信号区分<br>7.2.5 多值性的消除<br>7.2.6 巷识别<br><br>7.3 按时间分割制工作的相位测距差系统——“长河”三号<br>7.3.1 系统特点<br>7.3.2 定位原理<br>7.3.3 信号格式<br><br>7.4 按频率分割制工作的相位测距差系统——台卡系统<br>7.4.1 系统特点<br>7.4.2 定位原理<br>7.4.3 信号格式<br>7.4.4 接收原理<br><br>7.5 奥米加导航系统<br>7.5.1 系统特点<br>7.5.2 奥米加电波传播原理<br>7.5.3 信号格式<br>7.5.4 奥米加接收机<br><br>第8章 脉冲-相位测距差导航系统<br>8.1 概述<br>8.2 脉冲-相位测距差系统定位原理<br>8.2.1 脉冲-相位测距差原理<br>8.2.2 消除多值性的必要条件<br><br>8.3 电波传播对系统的影响<br>8.3.1 工作频率的选择<br>8.3.2 100kHz地波传播特性对系统工作的影砟<br>8.3.3 100kHz传播特性及其利用<br><br>8.4 信号设计<br>8.4.1 信号设计原则<br>8.4.2 单个脉冲波形设计分析及参数选择<br>8.4.3 系统信号设计分析<br><br>8.5 相位编码与相关检测<br>8.5.1 相位编码<br>8.5.2 相关检测<br>8.5.3 多脉冲-相位互补码的基本概念<br>8.5.4 国际常用码分析<br><br>8.6 自动搜索<br>8.6.1 基本概念<br>8.6.2 信号检测问题<br>8.6.3 采样脉冲的结构形式<br>8.6.4 搜索方法<br><br>8.7 天波和地波识别<br>8.7.1 基本概念<br>8.7.2 天波、地波识别方法<br>8.7.3 天波、地波识别的工作过程<br>8.8 相位跟踪<br><br>8.9 周期识别<br>8.9.1 基本概念<br>8.9.2 射频采样法<br>8.9.3 包络识别法<br><br>8.10 “罗兰”C系统<br>8.10.1 系统的特点<br>8.10.2 系统的组成<br>8.10.3 “罗兰”C接收机<br><br>第9章 组合导航系统<br>9.1 概述<br>9.1.1 问题的提出<br>9.1.2 组合导航系统的特点<br>9.1.3 组合导航系统的组成<br>9.2 组合导航系统的组成模式及发展现状<br>9.2.1 组合导航系统的基本类型<br>9.2.2 推算航行的导航方法<br>9.2.3 组合导航系统的组合模式<br>9.2.4 国内外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现状<br>9.2.5 组合导航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