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第二人生:虚拟世界的田野调查
0.00     定价 ¥ 7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22534725
  • 作      者:
    王毓川,田雪青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你是否想过,虚拟世界不仅仅是游戏,而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缩影?本书带你走进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空间,见证人类如何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社会、经济、文化,甚至爱情。作者以人类学家的视角,深入“第二人生”这个虚拟世界,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田野调查。他记录了虚拟居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经济活动,甚至虚拟婚礼和宗教仪式。你会发现,虚拟世界并非虚幻,它折射出人类最真实的欲望、情感和社会关系。

这本书将挑战你对虚拟世界的认知,带你思考:当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日益模糊,我们该如何定义“真实”?在虚拟世界中,我们是否能够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乌托邦?无论你是虚拟世界的探索者,还是对人类行为充满好奇的观察者,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毓川,云南陆良人,博士,现就职于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长期从事文化人类学、文化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田雪青,山西晋城人,博士,现就职于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长期从事社会学相关研究,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共6项,发表系列论文9篇,主编出版学术专著 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现实世界中,想要了解一个地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田野调查法,当面对虚拟世界这样一个“新世界”时,这一方法同样适用。基于此,本书以人类学和社会学所普遍采用的田野调查法为基本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展开对虚拟世界样态的深描,从《魔兽世界》这一目前颇具代表性的MMORPG 游戏出发,分析了身份特征、社会网络、历史书写、文化认同、生计方式等一系列构成社会文化体系的基本元素在虚拟世界中的呈现方式,并对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做出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进入田野

对于人类学说,撰写田野调查报告或者民族志需要在开篇介绍田野点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人口、沿革、产业、气候等各个方面,以让读者对即将描述的田野点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否则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的讲述。在现实世界的调查报告或民族志的书写中描述这些情况是非常简单的,但在虚拟世界中这似乎变得很困难,因为虚拟世界中一切都是数字组成的,硬要说位置的话,那只能描述为这组数据储存在位于某地的服务器中,而其他的诸如天气、人口等都是由代码所编辑并控制的,因此对于虚拟世界的民族志来说,描述这些似乎毫无意义。但这样的话就又会面临另外一种矛盾,即难以让读者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对所调查的地点进行描述,那整篇报告或者民族志就会失去支撑,最终落入泛泛而谈的陷阱。因此必须找出一种方法对虚拟世界进行田野点概述,以形成最基本的概念框架,使得整个调查“有据可依、有地可察”。

罗伯特·V.库兹奈特在《如何研究网络人群和社区: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指导》一书开篇第一部分就强调识别或选择社区的重要性,他建议以线上社区为单位进行调查,所描述的自然也是一个线上社区的基本情况。®库兹奈特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例如,调查一个聊天群(微信群或者QQ群),不可能去描述微信或者QQ 是什么,更不可能去描述聊天框长什么样,而是需要描述群成员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情况等,以此展现这个由聊天群所组成的虚拟社区。这样的描述在以聊天为主要行动方式的虚拟社群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尤其是有朝一日理想中的元宇宙变成现实,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不再局限于聊天,而是有了空间上的活动,那么仅进行人口学特征的描述将会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我们认为在虚拟世界已经高度拟真化的今天,如果调查不再局限于一个聊天群或者一个论坛,而是集中于一个拟真的世界,那么完全可以借用在现实世界描述一个田野的方式来描述一个虚拟世界。这里似乎又牵涉了主观和客观的哲学逻辑,在现实世界的田野点描述所描绘的是一个客观现实的世界,然而正如刚才所说,虚拟世界的一切内容都可以靠几行代码来改变,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制造风暴,可以在里面建造摩天大楼,当然也可以建造在现实世界难以建造的事物,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描述的是一个随时可能改变的主观世界,只要这个世界的造物主(程序员)愿意,他们可以随时改变我们花了大力气来描述的田野点?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即虚拟世界也具有稳定性。


展开
目录


绪论..............................................................1

一、“虚拟世界”的概念..........................................4

二、虚拟世界的相关研究回顾......................................10

三、理论基础:数字人类学...........................................24

四、研究对象:从“化身”到“人”..................................35

五、研究方法:虚拟世界的田野调查.................................37

第一章 进入田野..............................................43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46

一、艾泽拉斯世界及其他世界......................................46

二、种族以及职业..............................................47

三、基本游戏机制............................................49

第二节 进入田野............................................51

一、进入《魔兽世界》......................................51

二、资料收集..............................................52

第二章虚拟身份:第二人生的开始................................61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化身”的建立............................64

一、角色选择................................................64

二、中途介入者...............................................70

三、生活方式...............................................73

第二节 “英雄”之路........................................76

一、“英雄”身份的构建......................................76

二、“英雄”的生命形成......................................80

三、当“英雄”回到现实......................................84

第三章差序格局:虚拟世界的关系网络.............................88

第一节 虚拟世界中的差序格局...................................91

一、内群体...................................................91

二、虚拟世界的差序格局类型...................................95

第二节 虚拟组织............................................107

一、虚拟世界组织方式........................................107

二、虚拟世界组织的本质及意义................................116

第四章历史书写:虚拟的历史及意义..............................123

第一节 被建构的历史.........................................124

一、被建构的历史与虚拟世界自身的历史.........................124

二、“他者”眼中的历史......................................132

第二节 虚拟世界与真实的历史.................................139

一、何以可能..............................................139

二、何以可为..............................................141

三、实验结果..............................................152

第五章创造认同:虚拟世界中的文化演绎...........................158

第一节虚拟世界的文化表征......................................160

一、语言的隐喻..............................................160

二、仪 式......................................................165

三、创造传说..............................................182

第二节 从文化认同到群体......................................191

一、认同的形成..............................................191

二、虚拟与现实之间.............................................202

第六章披星戴月:从生计到生活....................................208

第一节生计....................................................210

一、为了美好的生活.............................................210

二、速失的“网吧大神”......................................215

第二节 数字劳动..............................................221

一、工作室...................................................221

二、数字劳工..............................................226

第七章回到现实:难以割舍的虚拟世界.............................241

第一节 离开与逃离............................................242

一、AF....................................................242

二、逃离虚拟世界............................................249

第二节 虚拟与现实之间......................................254

一、难以割舍的虚拟世界......................................254

二、回到现实................................................258

第八章结语:虚拟世界的未来.................................. 260

第一节 人所创造的世界......................................262

第二节 人所组成的世界......................................264

第三节 人所生活的世界......................................266

参考文献...................................................268

附录:受访人列表...........................................282

后记......................................................28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