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投资概述
本章在明确界定投资的定义的基础上,介绍投资的分类及形式,尝试从古代投资、近代投资以及现代投资三个方面阐述投资的历史,并分析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和联系,厘清投资学相关基础概念。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投资的定义
投资是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任何经济体系得以有效运转都需要投资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政府、企业和个人投入时间资源和资金,生产未来会产生效用的物品,是最具代表性的经济行为。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上说,投资可以定义为生产者获取固定资产或投入资源(资金、人力、原材料)的过程。经济主体进行投资,必须要有资金来源。从广义上说,全部投资来源于全部储蓄而储蓄来源于消费剩余或牺牲当前消费。牺牲当前消费是为了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收益。可见,投资、储蓄、消费、收益和风险密不可分。
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投资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投资是将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Paul A.Samuelson则认为,投资是指实际资本的形成,即增加存货的生产,或增加新工厂、房屋及工具的生产。只有当资本通过建造房屋生产汽车或类似的活动产生时,才有经济学家所说的投资。William F.Sharpe在其所著的《投资学》一书中,将投资概念表述为:投资是指为了获得可能的不确定的未来值,而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的牺牲。
张中华认为,投资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资金转化为资本或资产的经济行为。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来认识投资的定义:
第一,投资是投资者现在支出一定数量资金的经济活动。从静态角度来看,投资是现在垫支一定数量的资金;从动态角度来看,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报酬而从事的经济行为。
第二,经济效益是投资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投资目的在于获得报酬(即收益)。投资活动是以牺牲现在价值为手段,以赚取未来价值为目的。未来价值超过现在价值,投资方能获得正报酬。
第三,投资具有时间性。也就是说,投资者现在付出的价值只有到未来的时间才能收回。
第四,投资具有风险性。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当前投入的价值是确定的,但是,未来可能获取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这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是投资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投资者主观上的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风险大小与投资对象投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发生不可预测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越大,从而风险就越大。
上述所讲的投资者即投资活动的经济主体,简称投资主体、投资者或投资方。它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型,如直接从事投资的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基金或者个人等。前四者通常合称为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规模较大,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就是这些人或人格化的组织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经济活动。总之,投资是个人或机构对现有资金的一种运用,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而进行的一种资本垫付行为。
二、投资的分类
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的资本使用,既包括运用资金建造厂房、购置设备和原材料等从事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行为,也包括金融学领域的有价证券的交易。而狭义的投资,仅仅指的是后者,即有价证券的投资,通过买卖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方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获得未来收益的行为。可以将投资划分为以下种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