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现代投资学
0.00     定价 ¥ 9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76906486
  • 作      者:
    宋琴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现代投资学》是研究投资行为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现代投资学》立足于中国投融资实践,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投资理论,将前沿理论与最佳实践有机融合,对投资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梳理,以探索投资行为的本质与基本规律。《现代投资学》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求将投资学的最新知识、理论和技术融为一体,期望培养读者对投资领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投资概述
  本章在明确界定投资的定义的基础上,介绍投资的分类及形式,尝试从古代投资、近代投资以及现代投资三个方面阐述投资的历史,并分析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和联系,厘清投资学相关基础概念。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投资的定义
  投资是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任何经济体系得以有效运转都需要投资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政府、企业和个人投入时间资源和资金,生产未来会产生效用的物品,是最具代表性的经济行为。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上说,投资可以定义为生产者获取固定资产或投入资源(资金、人力、原材料)的过程。经济主体进行投资,必须要有资金来源。从广义上说,全部投资来源于全部储蓄而储蓄来源于消费剩余或牺牲当前消费。牺牲当前消费是为了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收益。可见,投资、储蓄、消费、收益和风险密不可分。
  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投资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投资是将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Paul A.Samuelson则认为,投资是指实际资本的形成,即增加存货的生产,或增加新工厂、房屋及工具的生产。只有当资本通过建造房屋生产汽车或类似的活动产生时,才有经济学家所说的投资。William F.Sharpe在其所著的《投资学》一书中,将投资概念表述为:投资是指为了获得可能的不确定的未来值,而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的牺牲。
  张中华认为,投资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一定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不确定的效益而将现期的一定资金转化为资本或资产的经济行为。我们可从以下方面来认识投资的定义:
  第一,投资是投资者现在支出一定数量资金的经济活动。从静态角度来看,投资是现在垫支一定数量的资金;从动态角度来看,投资就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报酬而从事的经济行为。
  第二,经济效益是投资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投资目的在于获得报酬(即收益)。投资活动是以牺牲现在价值为手段,以赚取未来价值为目的。未来价值超过现在价值,投资方能获得正报酬。
  第三,投资具有时间性。也就是说,投资者现在付出的价值只有到未来的时间才能收回。
  第四,投资具有风险性。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当前投入的价值是确定的,但是,未来可能获取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这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是投资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投资者主观上的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风险大小与投资对象投资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发生不可预测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就越大,从而风险就越大。
  上述所讲的投资者即投资活动的经济主体,简称投资主体、投资者或投资方。它有多层次和多种类型,如直接从事投资的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基金或者个人等。前四者通常合称为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规模较大,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投资就是这些人或人格化的组织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经济活动。总之,投资是个人或机构对现有资金的一种运用,是为了获得未来收益而进行的一种资本垫付行为。
  二、投资的分类
  投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是指以获利为目的的资本使用,既包括运用资金建造厂房、购置设备和原材料等从事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行为,也包括金融学领域的有价证券的交易。而狭义的投资,仅仅指的是后者,即有价证券的投资,通过买卖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方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同时,获得未来收益的行为。可以将投资划分为以下种类。
  ……
展开
目录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投资概述 (3)
第一节 投资的基本概念 (3)
一、投资的定义 (3)
二、投资的分类 (4)
三、投资的形式 (6)
第二节 中国投资的发展历史 (7)
一、古代投资发展 (7)
二、近代投资发展 (8)
三、民国时期投资发展历程 (9)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发展历程 (10)
第三节 投资与投机 (11)
一、投资与投机的概念 (11)
二、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12)
三、投资与投机的联系 (13)
四、投机的作用 (14)
第二章 投资工具 (16)
第一节 股票 (16)
一、股票的概念 (16)
二、股票的基本特征 (16)
三、股票的基本类型 (17)
四、中国股票类型 (22)
五、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23)
第二节 债券 (25)
一、债券的概念 (25)
二、债券的基本特征 (26)
三、债券的基本类型 (27)
四、债券的基本要素 (31)
五、债券的交易形式 (32)
六、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33)
第三节 投资基金 (34)
一、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 (34)
二、投资基金的基本特征 (35)
三、投资基金的基本类型 (35)
四、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 (37)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 (38)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38)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类型 (39)
三、中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40)

市场运行篇
第三章 证券市场 (45)
第一节 证券市场概述及功能分类 (45)
一、证券市场概述 (45)
二、证券市场功能及分类 (46)
第二节 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 (49)
一、证券发行人 (49)
二、证券投资者 (50)
三、证券公司 (52)
四、证券行业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 (52)
五、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54)
第三节 证券市场的运行 (54)
一、证券的发行和承销概述 (54)
二、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程序 (55)
三、证券的承销 (59)
四、证券的流通 (60)
第四章 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65)
第一节 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65)
一、形成阶段 (65)
二、起步阶段 (65)
三、基础制度建设阶段 (67)
四、改革和深化发展阶段 (67)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 (69)
一、美国证券市场 (69)
二、英国证券市场 (7l)
三、日本证券市场 (71)
第三节 股票价格指数 (72)
一、股票价格指数的作用 (72)
二、股票平均数和股票指数 (72)
三、国内外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 (74)

投资估值篇
第五章 货币时间价值 (81)
第一节 终值、复利与贴现 (81)
一、单利与复利的计算 (81)
二、现值和贴现 (81)
三、现值和终值的进一步讲解 (82)
第二节 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82)
一、普通年金复利终值 (82)
二、预付年金复利终值 (83)
三、普通年金复利现值 (83)
四、预付年金复利现值 (84)
五、永续年金现值 (84)
第六章 债券价值分析 (86)
第一节 债券定价 (86)
一、债券的一般定价公式 (86)
二、一次付息债券定价 (86)
三、分次付息债券定价 (87)
四、特殊形式债券定价 (88)
第二节 债券收益分析 (88)
一、债券投资收益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88)
二、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89)
三、即期利率及其计算 (90)
四、远期利率及其计算 (90)
第三节 债券价格波动特征 (91)
一、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91)
二、价格对利率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92)
第七章 股票估值 (96)
第一节 绝对估值法 (96)
一、优先股股票估值 (97)
二、戈登增长模型 (98)
三、多阶段股利贴现模型 (98)
第二节 相对估值法 (99)
一、相对估值法概述 (99)
二、股权估值乘数的分类 (100)
三、乘数估值法的步骤 (101)
第八章 金融衍生工具定价 (109)
第一节 远期与期货 (109)
一、远期和期货的基本概念 (109)
二、远期和期货的定价 (110)
三、远期和期货的应用 (111)
第二节 金融互换 (113)
一、互换的基本概念 (113)
二、互换的定价 (114)
三、互换的应用 (116)
第三节 期权 (118)
一、期权的基本概念 (118)
二、期权的价格 (119)
三、期权的应用 (120)

投资分析篇
第九章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 (12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 (125)
一、宏观经济指标 (125)
二、金融市场主要指标 (128)
三、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 (133)
四、宏观经济政策 (136)
第二节 行业分析 (139)
一、行业的含义和分类 (139)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40)
三、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 (142)
四、行业轮动分析 (143)
五、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44)
六、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147)
七、行业兴衰的影响因素 (149)
第三节 公司价值分析 (150)
一、公司基本分析 (150)
二、财务报表分析 (154)
三、财务比率分析 (158)
四、公司价值评估方法 (162)
五、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利弊 (168)

投资理论与管理篇
第十章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175)
第一节 投资组合理论 (175)
一、基本理论假设 (175)
二、预期收益率 (176)
三、证券风险度量 (177)
四、有效边界 (179)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180)
一、基本理论假设 (180)
二、资本市场线 (181)
三、证券市场线 (182)
第三节 套利定价理论 (183)
一、套利 (183)
二、假设条件 (184)
三、理论模型 (184)
四、APT模型与CAPM模型的比较 (186)
第四节 投资风险度量 (187)
一、风险的分类 (187)
二、市场风险的测度 (188)
三、在险价值(VaR)的测度 (190)
第十一章 投资组合管理 (199)
第一节 投资组合管理概述 (199)
一、投资组合管理逻辑框架 (199)
二、计划、执行与反馈 (200)
三、投资组合管理过程与说明书 (201)
第二节 投资策略制定 (202)
一、投资策略概述 (202)
二、被动型投资组合 (202)
三、主动型投资组合 (203)
四、投资组合策略 (207)
第三节 投资组合绩效评估 (210)
一、特雷诺指数 (210)
二、夏普指数 (211)
三、索提诺比率 (212)
四、詹森指数 (213)
第十二章 有效市场假说 (217)
第一节 有效市场理论发展 (217)
一、随机漫步理论 (217)
二、有效市场假说 (218)
第二节 有效市场类型及检验 (218)
一、有效市场类型 (218)
二、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检验 (219)
三、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检验 (222)
四、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检验 (222)

行为投资篇
第十三章 行为金融学概述 (227)
第一节 行为金融学形成与发展 (227)
一、行为金融学的早期学术思想 (228)
二、行为金融学的形成和发展期 (228)
三、行为金融学的新进展 (229)
第二节 理性人与普通人 (230)
一、理性人与普通人 (230)
二、“理性经济人”假设 (230)
第三节 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 (232)
一、有效市场假设的反对者——行为金融学 (232)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 (233)
三、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意义 (234)
第十四章 行为金融学理论模型 (236)
第一节 期望效用理论 (236)
一、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化假设 (236)
二、风险态度及效用函数 (237)
第二节 前景理论 (240)
一、前景理论基本原理 (240)
二、前景理论决策过程 (243)
第三节 噪音交易模型 (246)
一、Shleifer噪音交易模型 (246)
二、噪音交易反馈模型 (247)
三、噪音交易模型的意义 (248)
第十五章 行为投资 (250)
第一节 投资者情绪 (250)
一、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 (250)
二、决策中的心理偏差与偏好 (253)
三、金融市场中的异象 (259)
第二节 行为投资管理 (260)
一、行为投资策略 (260)
二、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投资行为 (262)

产业投资篇
第十六章 产业投资 (271)
第一节 产业投资 (271)
一、产业投资的定义 (271)
二、产业投资的分类 (271)
第二节 产业投资的主体与目标 (276)
一、产业投资的主体 (276)
二、产业投资目标的界定 (276)
第三节 产业投资的运动过程 (278)
一、投资前期 (278)
二、投资期 (279)
三、投资回收期 (280)
第十七章 产业投资类型 (283)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 (283)
一、固定资产统计对象 (283)
二、固定资产分类 (283)
第二节 房地产投资 (289)
一、房地产业定义 (289)
二、房地产业特点 (289)
三、房地产投资内涵 (290)
四、房地产投资分析的主要内容 (292)
五、房地产新型证券融资方式 (293)
第三节 气候投融资 (296)
一、气候投融资定义 (296)
二、气候投融资的资金来源 (297)
三、气候信息披露框架 (298)
四、气候投融资工具 (300)
五、中国气候投融资发展 (301)

参考文献 (3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