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把甘甜献给你——吴明珠院士传
0.00     定价 ¥ 88.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73021137
  • 作      者:
    刘,颖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1.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担当: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吴明珠凭借着坚韧、毅力、智慧和勇气,以柔弱之躯、泥土本色缔造了“瓜界传奇”:推动建立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将新疆独有的西甜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国人实现“吃瓜自由”。

2.舍安就困、扎根边疆的选择:从中央机关到大漠边关,吴明珠拒绝“躺平”迎风逆行,把自己抛出了“安乐窝”。她主动请缨扎根新疆大漠戈壁,60年如一日,耕耘世界上最甜蜜的事业,培育出30多个优质瓜种,对祖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及民族团结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三农”的面貌。

3.志同道合、情比金坚的爱情:吴明珠与爱人杨其祐志趣相投、甘愿成全的婚姻相处之道彰显了爱情的伟大。杨其祐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师从小麦遗传育种学专家、北京农业大学教授蔡旭。为了爱情,这个才华横溢的男人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无条件追随吴明珠来到新疆,甘做她“背后的男人”,牺牲自己、默默奉献,全力支持她的育瓜事业,为建设边疆贡献了青春和智慧、热血和汗水,甚至生命。吴明珠说,这些我的成绩和荣誉有一半要归功于他。

4.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风范:“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吴明珠无私奉献,放弃申请价值不菲的品种专利,把科研成果无偿送给同行、送给瓜农,无私地奉献给社会,自己一生甘守清贫。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她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最爱的亲人和最熟悉的学生,唯独没有忘记“瓜”,没有忘记自己是“党的女儿”。她说:“我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没有背叛理想。”

5.弘扬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的初心:为讲好吴明珠的故事、厚植科学家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南繁精神,本书主创团队经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访谈与实地调研,“抢救性”挖掘了大量珍贵首发的日记、书信、批示手迹及照片,真实再现以吴明珠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科技报国、服务“三农”,筚路蓝缕、深耕甜蜜事业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以期引领读者穿越“时光隧道”,沉浸式感受吴明珠平凡而伟大的科学人生。

6.两院院士鼎力推荐:

吴明珠是值得大写的一位女杰!她的成就、奉献、追求和人生品德,是我们时代的骄傲。她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应该受到中国科技界的崇敬,得到人民的爱戴。(宋健院士 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务委员、中国工程院原院长)

吴明珠院士是我最敬佩的学姐和楷模,她把一生奉献给了西甜瓜事业,是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典范,也是屹立西大校园、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本书作者以深厚的情怀,展现了吴明珠院士曲折艰辛、无私奉献的传奇人生,既是为吴明珠院士作传,也是为以她为代表的老一辈农业科学家绘像立碑。(向仲怀院士 著名蚕学家、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

7.著名作家、“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获得者韩少功推介:这本书是一份献给失忆者的记忆,为她找回远去的青春,远去的亲人,远去的志业与旅途,包括胼手胝足、餐风宿露、生离死别、悲欣交集的日日夜夜。失忆者几乎走丢了自己的一切,只留下遍布大地的人间甘甜。何为远方,何为诗,这本书权且代她提交了新中国那一代红色科学家的生命注解。

8.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装帧:本书用层次设计+异形腰封,以视觉化的效果诠释吴明珠在火焰山下育种的甜蜜收获,揭开腰封时,错落有致排列的30多个品种名,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吴明珠及其团队在西甜瓜育种领域的非凡贡献;哈密瓜橙与西瓜绿灵动的色彩搭配,瓜田的清新与香甜扑面而来。


展开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者海南省南繁管理局,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南繁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组织协调南繁基地建设和管理等。

本书著作者刘颖,海口市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从事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等职业。作为一位“素人”作家,这部作品是作者首部传记作品,却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为了撰写本书,她两赴新疆两进重庆,还前往北京、三亚等地进行广泛采访。她以雄浑而又细腻的文笔,精彩重现了吴明珠那曲折而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系“南繁科学家传记丛书”(海南省南海管理局 主编)开篇之作。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南繁,强调要继承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优秀品质。本书主创团队,特别是作者刘颖经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访谈与实地调研,“抢救性”挖掘了大量珍贵首发的日记、书信、批示手迹及照片,深情讲述吴明珠为祖国西甜瓜育种事业艰苦耕耘奉献一生,构建起世界领先育种技术平台的传奇人生,真实再现以其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科技报国、服务“三农”,筚路蓝缕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本书既是为吴明珠个人作传,也是为以她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画像,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格调,是一部体现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和南繁精神的生动教材。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童蒙养正怀大志

在爱和自由中成长的掌上明珠

战乱中的颠沛流离,饱尝国将不国的苦痛

战火中,那个暂时能放书桌的地方

家国天下,学农成为执念

第二章 青春从来系家国

山城破晓,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

这美好的日子属于我们呀

亲历土改,这“农门”入对了

祖国需要之时,就是我们挺身而出之际

第三章 劝课农桑稼穑艰

“哦,原来她就是吴明珠!”

没想到这一锄头下去,竟挖了一辈子的地

走出“象牙塔”,踏进“泥土地”

亦师亦友的“农田守望者”

第四章 舍安就困 赴边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会师北京,从天而降的惊喜  

人往“低处”走,义无反顾从中央机关到大漠边关

为什么去新疆?犯什么错误了?

一路向西,无论多大的风都刮不跑我

第五章 初试清啼长天破

只要能种瓜,什么苦我都能吃

在梦想开始的地方,“没有忧愁,只有追求”

爱上戈壁滩的骄阳,爱上鄯善的瓜

擂台比试,“科学种瓜,亚克西!”

第六章 情比金坚 同心结

如约而至,距离无法打败的爱情

简单朴素的婚礼,纯粹美好的浪漫

侧骑毛驴,到热浪灼人的吐峪沟收集瓜种

娶了一个“瓜痴”

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烦恼

第七章 戈壁滩上一明珠

精神伉俪,十天有九天在“吵架”

甜到心窝里的阿依斯汗可口奇

只要不离开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哪儿都行

冬闲人不闲,吐鲁番盆地燃起熊熊的科普之火

她布置“作业”,他奋笔“答题”

第八章 临风含笑品自高

百姓心中无所不能的“杨博士”

“文革”流年,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和一地鸡毛

艾丁湖公社蹲点,一坑馕吃一个月

“红心脆”名扬天下

第九章 沐光而行 南繁路

追赶太阳,没有什么能阻挡南繁的脚步

南繁难烦,说来说去都是瓜的事

加代繁育,育种事业驶入快车道海南乡亲的情义,沉沉地积淀在她的血脉里

名副其实的“皇后”,新疆甜瓜品种“改朝换代”

第十章 暖风晴风科学春

科研热情在科学的春天里迸发

为瓜奔波为瓜忙的“瓜专员”

北疆明珠,南国生辉

赛瓜会上,瓜香人欢,马嘶驴叫

辞官归田,“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

“早佳8424”横空出世,一瓜封神

第十一章 瓜之甘甜苦中来

这样的幸福对这个家庭来说,太短暂了

27岁的儿子第一次叫“爸爸”

 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老杨

车祸中,重伤的她和无损的瓜

第十二章 跬步瓜田即寥廓

北瓜南移,新疆哈密瓜在海南结了果

偷师学艺的农民学生,尝到了种瓜的甜头

“金凤凰”成了海南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殷殷嘱托,让“天下第一瓜”走向世界

“黄皮9818”跨洋种植,打入美国市场

第十三章 坚而不移 若基石

情义相投的两姐妹

当务之急是要有自己的科技示范园

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当选院士,对我来说是新的起点

不解决新疆哈密瓜产业化问题,我死不瞑目

第十四章 甜蜜初心真国士

给种子插上翅膀,哈密瓜“南移东进”示范推广

“风味”和“红皮”:甜瓜特色育种的飞跃

把西甜瓜产业带入“国家队”

首席科学家:聚体系之力,强农业筋骨

从“跟跑”到“领跑”,西甜瓜产业领先世界

第十五章 不辞长作育瓜人

唯有“瓜”,能够打败阿尔茨海默病

耕土耕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真情

美丽的阿依木汗,新疆的好女儿

天山南北,她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尾声 吐鲁番掀起“甜蜜旋风”

附录 给恩师发出的一封久违的信

吴明珠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