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
远古的回响
天空显得很低,蓝灰色的云连在一起,将这片区域罩上一篷大幕。麦子已经收割,水稻还在绿着,绿色的水稻周围是大豆和玉米。田野的香气浓浓地灌进车厢,那是一股久违的气息。似乎觉得,这种气息里,该有什么事情发生。
车子一直向着城外的田野驶去,向着喧嚣之外的静谧驶去。贾湖越来越近了。贾湖,那个曾经掀起拍天巨澜的地方,很长一个时间段,从来都是无声无息。
远处传来了雷声,多少年前的闪电,直到今天才落下来,从那片蓝灰色的云层落下来。
事实已经告诉我,贾湖这里曾经是多么繁闹,波光潋滟的湖区,有无数的草棚和房屋,有无数做陶、纺织、在田间和水中劳作的男女。
看,一些人顺着一条小路,向我们走来,他们要迎接远来的客人吗?我听见了他们的欢笑,听见了他们带有中原厚土的乡音。一阵雷声响起,一切又消失了。只有清脆的笛音荡过原野,原野里飞起那么多美丽的丹顶鹤,它们像是从笛声里飞出来,翩舞在这片叫作舞阳、叫作北舞渡的天地间。
二
时光飞逝,江河万古。如果不是一群孩子的琅琅书声,不是一场大雨的叮叮响声,贾湖下面的一切,恐怕还在长睡不醒。而此之前,殷墟、半坡、仰韶、大汶口,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发现,将人类文明的曙光照在五千年前后的地平线上。哪里想到,贾湖遗址一出现,就发出了炫天烁地的光芒,那光芒,穿透了八千年的黑暗。
事情有些凑巧,在贾湖小学的地方,一些碎片在雨后裸露出来,那是带有某种芬芳的文化气息。一位老师最先感知,其将这种感知带给有关部门,由此揭开了贾湖的神秘面纱。
一批批的考古学家光临这块土地,继而有了一级级的保护,有了一次次的挖掘,也有了一声声的惊喜。
是的,不要觉得古人离我们很远,远得不是一个同类,其实他们的生命也会出彩,并且是绚丽夺目的光彩。
经过考古认定,他们已经会种植水稻,会纺织,会烧制陶器,而且还会在红陶、龟甲、骨器和石器上刻画。那些刻符包含了点、横、竖、撇、捺,笔画顺序也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那是古人对于汉字结构的最初演示。
而且还有了酿酒工艺。稻谷存放了一段时间,发现流出的液体很好喝,于是学会了发酵,还知道加上野果和蜂蜜。
是的,他们已经懂得享受生活,品味快乐。这之间便有了骨笛,有了音乐和歌声,有了篝火和舞蹈。
开始没有人认为这些钻孔的骨头是乐器,远古的人怎么会掌握这种文明?他们或许就是挖几个孔吹着玩。但是考古专家感觉出一种信号,音乐专家接续了这种信号,摸索出一个音符,又一个音符,那些孔洞里,终于飞出了动听的乐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