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
——黄永玉
全新修订
黄永玉自传体长河小说
一部湘西少年的逍遥游
对故乡与时光的深情致意
行云流水般的质感
博大 丰盈 诙谐 灵动 可爱
家国 乡情 民俗 伦理 世风
开创古典与现代糅合的独特浪荡美学
拓宽了文人小说的书写范式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三部《走读》延续黄永玉的自传体长河叙事,聚焦1945年抗战胜利至1949年间,青年张序子(作者化身)从湘西浪子蜕变为木刻艺术家的漂泊历程。小说以“流浪”与“刻刀”为双主线,记录他孤身辗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在战火余烬与文化裂变中,与李桦、野夫、陈烟桥等木刻同侪共探艺术真谛的生命史诗。黄永玉以刀锋般的文字与木刻化的叙事,将个人成长、艺术觉醒与时代巨变熔铸为一部充满金石之气的精神档案。
在这部无愁河的终章里,黄永玉以木刻家群像重构了艺术史记忆:失聪的台湾画家陈庭诗、上海木刻先锋李桦、香港“人间画会”同仁等等,这些暗夜中的举火者在小说中构成一部另类的现代艺术史。黄永玉以木刻家的眼与手,将美术史的幽微光斑,织成了文学的天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