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后艺术青年钟清友受“乡村振兴”的时代感召,在老支书钟嘉禾的影响下,帮助乌山请来非遗项目传承人叶天羽老师传授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克服诸多困难建设乌山茶厂,利用全媒体平台为乌山茶叶和农产品带货,帮茶农实现创收致富;并多方引资排除万难在乌山开发茶旅项目,进行乡村改造,带动曾经的老区乌山人民实现经济腾飞。
第一章
夜深如墨,一辆黑色的路虎疾驰在乌山蜿蜒盘绕的窄小山路上,没有路灯,车子犹如穿行在无边的黑暗世界。山路崎岖不平,车子时不时就会发生剧烈的颠簸,但司机却驾轻就熟,开得飞快,一路盘旋弯绕上山,再九曲十八折下山,几个小时后,终于在乌山腹地山腰一处平坦的木屋别墅前停了下来。
一只大黄狗听到车声,如风般从屋里冲了出来,欢乐地摇着尾巴,哼哼着发出了几声友好的吠叫。
钟清友从后座钻出来,一股湿冷的寒气直扑怀里,冻得他不觉惊颤一下,赶紧把敞开的黑色羊绒大衣交叠在胸前,揪紧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山里的冬天异常寒冷,他吸了吸鼻子,抬头看到头顶上群星闪烁,密匝匝的星光洒在墨汁一样的天幕上,那颗最耀眼的星星还是和十多年前一样,沉静地悬挂在西边,对他一闪一闪眨着眼睛。
往事从记忆深处涌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看星星,给爷爷唱歌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钟清友鼻头一酸,泪水倏然溢出眼眶。他盯着木屋门口那盏暖黄色的灯,脚底犹如被钉住一样,挪不动步。
“进去吧,爷爷一直在等你。”妈妈靠近他说。
从驾驶室下来的钟志国快步踏进了木屋,见钟清友迟迟不动,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梭巡了几次,严峻的脸上显出一丝愠怒,眼神凌厉地看着钟清友呵斥道:“快一点!”
钟清友瞟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进了木屋,才发现家族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了,里屋外屋围得满满当当。钟清友被钟志国带到了爷爷钟嘉木床前。
从英国伦敦上飞机到这一刻见到爷爷,二十多个小时里,钟清友一直在脑海里想象爷爷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爷爷在乌山深处也和在医院里一样,医院里常见的那些设备在爷爷的房间里几乎都摆满了。
此刻,爷爷戴着氧气面罩,闭着眼睛,脸上皱纹堆叠,身体干瘦如柴,头顶的白发如晚秋的风中芦苇,稀疏凌乱。
“爸,仔仔回来了。”钟志国弯下腰贴着钟嘉木的耳朵道。
钟嘉木紧闭的眼皮动了动,想睁开却无力睁开。
“爷爷,我是仔仔,我回来了。”钟清友走到床头,拉着爷爷的手,喉头哽咽。
听到钟清友的声音,钟嘉木的喉咙里发出了一种混沌不清的声音,许久,他终于吃力地睁开了眼睛,浑浊的目光在人群中像过慢镜头那般过滤了一遍,最后终于定格在钟清友脸上,他颤了颤发白的嘴唇,眼眶里顷刻间溢满了泪水,拉着钟清友的手点了点头,喉咙里连发出三声模糊的“好、好、好……”
这一夜,钟清友寸步不离地守在爷爷身边,困极了就和衣躺在旁边那张陪夜床上,竟破天荒睡了一个安稳觉。
第二天早上,爷爷居然坐起来了,氧气面罩也摘掉了,精神似乎一下子好了很多。在钟清友的照料下,爷爷喝了一小杯温牛奶,还吃了几口特制的肉糜汤,脸上奇迹般有了血色。
“仔仔,你推我出去走走。”爷爷说完看向身边的姚医生,“我感觉我好多了,我能出去。”
姚医生有些为难,他抬手看了看时间,又走到窗前看了看外面和煦的阳光,终于点点头,说:“好。”
钟清友和姚医生一起把爷爷抱到了轮椅上,给他穿好保暖的衣服,戴上帽子,再盖了一条羊毛毯子,推着他来到了外面。屋外站着的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老爷子。
“你们都回去吧,都回去,让仔仔陪着我就好。”钟嘉木对着一堆儿女和晚辈摆手道。
“爸,我们就是过来陪您的。”大家很为难,一个个面面相觑,既想留下又担心时间太长影响自己的工作。
“不需要,你们都忙,回去吧!志国,让他们都回去,回去!”钟嘉木把钟志国招呼过来下命令。
钟志国沉默了几秒,转身对他们说:“都回去吧,这里有姚医生和护工,现在仔仔也回来了,放心吧!”
看着大家离开,钟嘉木似乎松了一口气,他指着门外茶山深处的一块平地对钟清友说:“仔仔,你推爷爷到那里去。”
钟清友推着爷爷往门外走去,姚医生和护工跟在身后,那只大黄狗一直追随在爷爷身边。山里的深冬,白天的阳光也温煦暖融,就连丝丝微风也是和暖温柔的,抚在脸上如小娃娃的手那般柔软舒适。清甜的空气里带着茶山的香润,还有泥土的芬芳,钟清友陶醉地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再长长地呼出浊气,神情惬意道:“爷爷,这里的植被比十几年前好多了,真美,真舒服!”
“那就在这里陪爷爷多住些日子。”钟嘉木脸上溢出了难得的笑容。
“嗯,我不走了,过年也不走了,就在这里陪爷爷。”钟清友满口答应。他知道,爷爷一直在等他回来,因为他是爷爷最疼爱的孙子。
钟清友推着爷爷往茶山上走,大黄狗欢快地在前面带路。这一片位于乌山东北坡的茶园,爷爷已经守护了近二十年。十多年前,钟清友还在上小学,爷爷就领着他在这里过暑假。那时候的茶树刚种下去不久,还没有小时候的钟清友高。现在,钟清友长高了,茶树也长高了,但枝干细弱,叶片也不浓密,稀疏零落,看起来营养严重不足,茶树下面的草倒是长得很茂密。
“爷爷,这茶树您一直不给施肥吗?也不除草,长得很瘦弱啊!”钟清友说。
“自然生长,吸收大山的养分和天地的精华就是最好的茶。”钟嘉木也觉得周身开始发热,气息都比之前要足了,继续说道,“仔仔,爷爷养护了这片茶园二十年,等我离开后,你爸爸肯定要把它转手卖掉,唉……”
听着爷爷长长的叹息,钟清友也心头凄然。当年,这片茶园是爷爷执意花高价接手的,爸爸是不太同意的。但因为爷爷那时生了一场重病,康复后只有在老家的这片山里他才能睡得安稳,爸爸只能遂了爷爷的心愿,拿出一大笔钱来投资茶山。那时候山里的路不好,为了进山方便,爸爸还要把一些没通的山路修通。直到现在,山路依然难走,进山出山并不容易,茶山的收益还不够支出。
钟清友把爷爷推到了茶山中间的那块平地上,这一路都是上坡,加上暖阳普照,钟清友顿觉热气从脚底升腾起来蔓延全身,后背开始发汗。他脱下大衣,极目远眺,只见蓝天白云下,山脚下那片水库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静卧铺陈,不远处葱郁的大山脚下村庄安详,袅袅炊烟升起,伴着偶尔传来的鸡鸣犬吠,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祥和。
“仔仔,这块地是我为自己选的最后归宿。这里背靠乌山,面向凤凰山,我长眠于此,能日日夜夜看着我的故乡,守着我的茶山。我最担心的是,以后茶园被别人接手,他们为了追求产量大肆使用化肥和农药。山脚下就是水库,那是我们乌山人的生命之源,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后果将不堪设想。二十年前,我有一次回村,偶然听村民说这片茶树刚种下不久,为了让茶树生长加速,他们无节制翻土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来一场大雨导致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和农药进入水库,把水库里的鱼都毒死了,山下的水也不敢喝,害得村民不得不翻山越岭到别的山头去挑水喝……你爸爸在外经商发达后,我们也没为家乡做什么贡献,所以,我生病康复后,就坚持要把这片茶山承包下来,为的就是不让我们这片土地受到污染……二十年了,我的茶树长势很慢,茶叶产量很低,茶园里的草很多,但是我很开心……”
原来如此!直到这一刻,钟清友才真正明白爷爷接手这片茶园的良苦用心。为了山下村民们的生存安全,爷爷可以不计成本守着这片茶山。可是整个家族目前并没有人愿意来替爷爷接管这片茶园。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和茶山有什么关系,他在英国大学毕业后,打算和女朋友定居伦敦,短期内是不考虑回来的。
“爷爷,我们回去吧!”坐了一会儿,钟清友说,他怕爷爷累了。
“我想在这里多待会儿,好好看看这片青山绿水。再过些日子,茶园周边的樱花就要开了,桃花也要开了,还有玉兰花、黄花风铃木,都会陆续开放,到那时,茶园就更美了!”
“是啊,太美了,美得像画儿一样,美得像仙境,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我父亲也就是你的太爷爷,当年跟着韩江纵队闹革命,就是在这一带的山里活动,村里现在还保留着当年韩江纵队小分队在乌山村的指挥所。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团在当地保安队配合下进攻韩江纵队,队员们在自卫反击中损失惨重。我父亲就是在那时牺牲的,年仅三十六岁,当时我只有十二岁。”钟嘉木的语速很慢,边说边看着远处的群山出神,大黄狗挨着他,安详地躺在轮椅边。
太爷爷的革命故事钟清友小时候就听过,但今天站在太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看着眼前这片壮丽的山河,再听这些过去的故事,他内心自然而然地激荡起一股蓬勃昂扬、催人奋进的力量。
“仔仔,你知道你的名字‘清友’这两个字是来自哪里吗?”钟嘉木问道。
“不知道。”钟清友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自己的名字听起来很普通,还能有什么大的学问吗?
“‘清友’这个名字是爷爷给你取的,是‘茶’的雅称。唐代姚合《品茗诗》曰:‘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曰:‘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我的名字‘嘉木’是我父亲取的,也是‘茶’的意思,陆羽《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还有很多雅称,比如‘不夜侯’‘清风使’‘瑞草魁’等。我父亲希望我能像‘茶’一样与世无争、谦逊有度、无私奉献、一视同仁。这一生,我都在践行父亲对我的教导。现在,爷爷希望你也能做一个这样的人。”
“爷爷,您的话我记住了,我会努力去做到。”钟清友第一次知道爷爷对自己寄予了如此厚望,不过,他马上就想到另一个问题,“爷爷,那您怎么没给我爸取个和‘茶’有关的名字呢?”
“你爸爸还没出生我就给他取名叫‘茗柯’,也是‘茶’的意思。长大后他嫌这个名字不好,自己给改成了‘志国’,说是要立志报效祖国。”钟嘉木摇摇头苦笑,继而看着钟清友道,“清友,你有没有想过回来帮爷爷看茶山啊?”
钟清友一时愕然,没想到爷爷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弄得他不知该如何回答。
“爷爷,我……”
“呵呵,没关系,爷爷知道你想待在伦敦,你跟我说过。爷爷理解,年轻的心总是向往远方,只有老了才会思念家乡。不过爷爷要告诉你,当你有一天走遍七大洲四大洋,回头还是会觉得家乡最美、最好……好吧,我有点儿累了,回去吧!”
钟清友小心地推着爷爷下山,为了确保爷爷安全舒服,钟清友抓着轮椅走得很慢很慢。爷爷伸出手,掌心触摸着每一片滑过手边的茶叶,一路下去,爷爷的眼里饱含着泪水。钟清友知道,那是爷爷对生命的留恋,对茶山的不舍。
晚上,爷爷让钟清友把他推到院子里看星星,大黄狗跟着爷爷,形影不离。
“真好啊,这一片宁静澄澈的天空,星星每天都在这里聚会、聊天。仔仔,你看西边那颗最亮的星星,还记得那是什么星吗?”
“那是金星,是您告诉我的。那是我第一次来山里,被满天的星光惊艳了,我指着天空要数有多少颗星星,结果数了一晚上也没数清。爷爷,这里的星空是我见过最美的星空。”
“是啊,只有我们山里才有这么美的星空,城里的孩子都看不到星星了,真希望每一片天空都能这么澄澈,每一处星光都能这么灿烂啊……”
这一刻,钟清友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也是这样和爷爷一起看星星、数星星。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多点儿,再多点儿……钟清友在心里对着满天的星光祈祷,祈祷爷爷能恢复健康。
坐了许久,爷爷觉得累了,钟清友把他推回房间睡觉。爷爷睡得很安稳,神情很安详。护工要替换钟清友陪床,钟清友坚持自己陪,他和衣躺在陪床上,睡在爷爷身边,这样才觉得安心。
睡梦中,钟清友突然身体一颤,惊醒过来,发现窗外漆黑,天还未亮。钟清友轻声下床去看爷爷,病榻上的爷爷眉头舒展,双目闭合,脸上挂着微笑,神情安然,可是一只手却耷拉在床沿下。钟清友伸手一摸,才惊觉爷爷的手冰冷僵硬,早已没有了体温!再探了探爷爷的鼻息,也没有了呼吸。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