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花到深处更知香
0.00     定价 ¥ 55.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74904057
  • 作      者:
    饶芃子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饶芃子(1935-2024),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创会会长,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出版《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与它联系的更多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许多时候它与人的岁数无关,相反,有了深度的人生阅历之后,对它还会有一种“花到深处更知香”的感觉,这就不仅不远离,而且还更近了。
  几十年来,就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我都没有间断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曾多次反复地品读,每次都有新的惊喜。事实上,文学已经跟我的生命、我的精神融为一体。
展开
精彩书评
  ★文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与它联系的更多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许多时候它与人的岁数无关,相反,有了深度的人生阅历之后,对它还会有一种“花到深处更知香”的感觉,这就不仅不远离,而且还更近了。
  几十年来,就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我都没有间断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曾多次反复地品读,每次都有新的惊喜。事实上,文学已经跟我的生命、我的精神融为一体。
  ——饶芃子
展开
精彩书摘
  《花到深处更知香》:
  “你是元宵节晚在潮安县城的祖屋出生的,那晚,你爸爸在《辞海》里给你找到这个名字。”这是我上小学时母亲告诉我的。那时候,父亲已离家很久,我对他毫无印象,但家里保存有一张他和我两位表舅的合影,我在那张照片上第一次认识我的父亲,以后我关于父亲的各种想象,都是从那张照片上生发出来的。
  由于父亲在我很小时候就离开家,我的童年几乎没有一事是与他有关的,只是在学校发给我的家庭报告书上还写着他的名字,所以我知道他的名字叫饶东。据母亲说,父亲在家时很爱我的,还常常教我念抗日的儿歌,而我自己却什么也记不起,因而父亲对我的爱始终是抽象的。
  母亲是深爱我的,虽然我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也不多。母亲是个知识女性,抗战时,她在曲江一带工作,我们聚少离多,在我童年时代,就有许多和母亲离别的记忆,它们埋藏在我的心里,所以我并不像一般同龄的孩子那么快乐。
  抗日战争爆发前,母亲是潮安县第四女子小学的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潮州城沦陷,那时,母亲正怀着我弟弟,父亲在这之前已投身抗日运动,她带着我和一个保姆随外祖父母乘船沿着韩江逃难,到外祖父的家乡潮安县归湖乡溪口村。外祖父母溪口的祖屋叫敦本堂。在我的印象里,祖屋好大,有上下两进,中间是天井,两边还有东厢房、西厢房,进门有一个很大的水泥外院,屋后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后园,后园里有一株无叶兰树,树身极粗,枝叶扶疏,每年无叶兰开花的时候,后园里到处是花香。我在那里生活了近八个年头,我的童年时代都是在敦本堂度过的,至今,它依然是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们刚刚逃难到溪口不久,弟弟就出生了。按当地的风俗,嫁出的姑娘不能在本村生小孩,所以外祖父托人在邻近的官湖村租了一间屋子给母亲住,我则留在溪口跟外祖母,由保姆李婶照料我的生活,隔两天李婶就带我到官湖村探望母亲一次。弟弟出生后半年,母亲就离开我们,参加抗日宣传队。外祖母托亲戚从河对面的潭头村请来一个奶妈,奶妈身体健康,对弟弟很好,加上照料得法,弟弟长得很快,壮大异常。而我则体弱多病,同健康肥胖的弟弟相比,跑步、力气都不如他。四五岁光景,家里的长辈开始教我认字,读《唐诗三百首》,因为我认字认得多,又能背诵不少诗词,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也能整首背下来,虽然身体瘦弱,却深得外祖父母的喜爱。
  抗日战争期间,敦本堂内有六个孩子,除我和弟弟外,还有姨妈、舅父的两个表哥和两个表姐。大表姐大我们很多,当时已是中学生,二表姐和两个表哥是小学生,他们都待我极好。我们常常在一起“演戏”,大表姐聪明、活泼,是我们这一小队人的“领袖”,通常是她编一个抗日的故事,然后分配角色给我们,由她当“导演”,组织我们排练,在周末的晚上演出,演出时家里的长辈都是我们的观众。外祖父是一位古学很深而又开明的教师,他性格开朗,风趣幽默,富于激情。时逢抗战,他常为我们讲解陆游、辛弃疾的爱国诗篇,他自己写的诗词,也充满爱国心和救世思想。平时在家,他批改学生习作,看到写得好的文章,就兴致勃勃地念给我们听,如果我们中有谁写出好文章,他老人家就更开心,还亲自写字帖奖励我们。每年寒暑假,外祖父会带领我们外出郊游,多数是去爬山,有时也到邻近的村庄做客,在路上,面对大自然的风光,他就给我们讲解或让我们背诵古代的诗词名句、名篇。外祖母出身读书人家,自幼受诗书礼乐的熏陶,为人宽容、大度,而且十分勤劳。她常领着我们在后园的菜地上劳动,还教表姐和我做手工,缝制小枕头、绣小手帕等。每年春节,外祖母总要想方设法给我们每个人缝一套新衣服,战争期间,买不到鞋子,她就从箱子里找出一些碎布,用旧鞋的鞋底,给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布鞋,女孩子的是用花布做的,男孩子的是用纯白或条纹布做的,款式差不多,我们就穿这种自制的“经济鞋”上学,在操场上打球、跳绳、踢毽子。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我的自画像
童年忆絮
潮安学忆
高考前后
康园诗教
《石头记》与我
我的学术之“缘”与“路”

第二辑
回忆我的外祖父
外祖母旧事
缅怀舅父戴平万
告别父亲
我的父亲饶华
追忆母亲
我的弟弟
一种别样的情愫
我们家的阿姆
我和外孙女阳阳

第三辑
大学印象50年
詹安泰先生给我的两点学术启示
回忆与悼念
肖殷先生在暨大
《黄轶球著译选集》序
让大师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
对饶宗颐先生治学方法的体会
……

第四辑
第五辑
第六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