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为什么叫“纪年”?这本书取材自哪些史籍呢?
《纪年》取材自《资治通鉴》等古籍,讲述了自刘彻亲政到去世的人生历程。和《资治通鉴》一样,本书采用了编年体写法,因此取名《纪年》。
所以,《起初·纪年》和史实相比,有多少内容是真实的?
在《起初》系列的四卷小说中,《纪年》的史料依据最多,因此其中的历史成分也最多,其中的绝大多数事件,例如马邑之谋、张骞西行、卫霍出击、经略西南、司马迁下狱、巫蛊之祸等都是真实的,但王朔对事件背后各人物的情感、思想、动机等等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学诠释。
写这样一部内容丰富详实的作品,作者得做了多少功课哪?
正史、方志、传说、文学、诸子百家,甚至地理、天文、医学……王朔以百科全书般的博学,建构了奇妙无比的想象世界,你甚至能在《纪年》中发现量子力学!
《起初·纪年》的主要人物是?最有趣的人物是谁?
《纪年》的核心人物是皇帝刘彻,除此之外,司马迁、陈阿娇、卫青、霍去病、李广、李陵、张骞、司马相如等众多西汉知名人物也都上演了各自的精彩故事,没有一个人是缺乏个性的历史背景板。
阿娇、霍去病、张骞、司马相如,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也被人讲述过无数次了,《纪年》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纪年》中的人物脱去了历史书中帝王将相们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面具,每一个都像是能够听见呼吸、触及血肉的身边人。因抑郁症而暴饮暴食的陈阿娇、被强按头去相亲的钢铁直男霍去病、互换身份远走他乡的真假张骞、在老家四川办公司的糖尿病患者司马相如……让原本充满杀伐之气的历史重新充满属于人的温度~
作者十五年没有出版新作,通过这部作品,他想表达些什么呢?
王朔曾经表示过,不沾宫斗,不沾权谋。比起这类历史题材作品常见的路数,《纪年》更希望在一个和当下现实拉开距离的纯粹环境中谈一谈人生、谈一谈自我。它既是作者的独白,也是纯粹的故事。
需要读过《起初》系列的前三卷,才能读《起初·纪年》吗?
《起初·鱼甜》和《起初·纪年》分别讲述了刘彻亲政前和亲政后的人生,在剧情上前后相继,《鱼甜》中很多生动鲜活的人物,都在《纪年》中迎来了命运的终点,而且会和之前的人生形成相当大的反差,因此,读过《鱼甜》再读《纪年》会更有感触。但《起初》系列是相对独立的四个故事,所以不需要读过前三卷也是可以直接进入《纪年》世界的。
怎么读才是正确的打开姿势?
坐着读,躺着读,站着读,撸猫读……都可以!《起初》系列每卷皆为轻装便携开本,每卷分两至三册,无压力挑战“大部头”!作者脑洞大开,妙趣俯拾即是,随便翻开一页,都特别鲜活、特别生动!
但是书有点厚,要是看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张嘴读!读出声儿来!王朔是拿口语,也就是新北京话写作的作者,除北京话外还活用了上海话、陕西话、英语、土耳其语、网络梗、自创方言、仿写先秦古歌……作者对语言的运用已臻化境,小说拥有难以匹敌的口感,念出来快乐加倍,更能领会王朔的诙谐风趣与他独树一帜的语言魅力!
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帝王力图开疆拓土,令天下大治。纵横数十年,开疆拓土,万邦降伏,穿过无数胜利、失败、阴谋,送走众多敌人、伙伴、亲人,终于抵达了人世的极点。一群人的历史,熔炼为一个人的故事。
而在这故事的终点,他又看到了什么?是天外之天,理外之理?抑或只是茫茫一片星河?
本书为《起初》系列小说第四卷,取材自《资治通鉴》《汉书》等古籍,讲述了刘彻从亲政到去世的人生经历。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一部涵盖君主、文人、武将、外族、宦官、外戚、宫闱、诸侯王和江湖人士的书,王朔要在《起初·纪年》这本书里自问自答“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华文明如何形塑自身特殊性的问题。他在用自己改造后的北京白话潜入历史,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过一把文体游戏、语言风暴的瘾。——凤凰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