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南山或野百合
0.00     定价 ¥ 82.00
浙江图书馆
  • ISBN:
    9787512217898
  • 作      者:
    陈雪萍
  • 出 版 社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陈雪萍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多篇精彩的短篇小说,包括《青子》《影子》《以为》等。这些作品聚焦当代中国社会,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和生活场景。如《进城》描绘了农村人物进入城市后的经历与变化;《存折》反映出一些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七夕》讲述了独特的爱情故事。每一篇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和面临的困境。陈雪萍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写,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让读者感受到当代社会的复杂与多样,体会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展开
作者简介
陈雪萍,陕西商南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南山或野百合》是一本小说集,共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优秀短篇小说12篇,主要讲述“何以为家”的故事。作品以南山为脉,南山以南是乡村,南山以北是都市,乡村和城市虽是两个天地,又总是无法割裂开来,乡村人的命运和城市密切相关。一代人离开乡村,去城市圆梦,在城市的底层艰难喘息,老人默默坚守在乡村,乡村和老人又默默接纳了城市追梦人遗忘了的孩子——留守儿童。这些像野百合一样的孩子又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向往那其实不属于他们的城市,城市灯红酒绿掩盖着的无情和冷酷要么吞噬他们,要么和当初他们的父母一样,再次抛弃他们。“心安处是吾家”,小人物们安于乡村,守着自己一生的荣耀,小小的虚荣和满足即是幸福,有了他们,乡村依然温暖踏实。
展开
精彩书摘
南山或野百合
“既然不能选择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模样,那么,最好在还能选择时就决定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的模样。”
白芷这孩子,她的样子让我知道她一定在这么想,我知道她看过《入殓师》。
亚麻色的长发在白床单上散开成老家屋后那一片群山的模样,光滑的皮肤渐渐冷凝成11月清晨覆霜的萝卜地颜色,小时候乌黑的眼珠慢慢黯淡,像是10月末架子上被麻雀遗忘的最后两颗葡萄……
在冷峻的输液杆和水蛇样的管子中间,她像老家屋后山崖边那株百合,曾靠着对面树梢反射的阳光努力生长。那是她在一个个心底空荡荡或是心底想要撕裂的午后发现的秘密,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城市冬日午后的阳光晒不透病房的双层玻璃窗,房间里的暖气无法使她体温不再下降。被“敌草快”侵蚀的皮肤绽放出紫色的蘑菇斑,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瞬间壮烈,死神也足以向她致敬默哀。
在即将跨过地狱门槛的时刻,她脑海里肯定在放电影一般,那个她生活了16年的小山村正幻化成一张张胶片。我姥姥,也就是白芷姥姥的姨妈,临终前的几天里就是那样,一遍遍叨叨小时候的事情,在她尚健壮的时日从没有给我们提及过的小事情。我们这些从山村走出来的人总是爱回忆,而回忆又总是抹去不快,把一切覆上一层让人舌尖愉悦的糖浆。
水磨家的丫丫
水磨村的老人只记得她叫“丫丫”,或是“水磨家的丫丫”。 那是秦岭南麓的一个山村,距离见证她生命最后时刻的这座城市252公里。
倚山的房屋前面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水自山上来。河水欢快,上帝在史前就撒落在这里的石头有青的,有白的,大大小小,曾经有孩子们赤着脚丫子在上面嬉戏,小鸟也可以站立在上面。石头散落砸下的坑就成了水潭,当年在里面洗澡摸鱼的男孩儿都已散落他乡,或业已作古。
清晨的太阳照到那座住了至少三代人的房檐前时,已经伺候一家人吃过早饭洗刷完毕的姥姥坐在檐下梳头,猪儿在圈里吧唧吧唧地吃着饭食。姥姥把自己的头发梳得溜溜滑滑,用姥爷的话说就是“苍蝇拄拐棍都爬不上去”。姥姥又用两条温暖的腿夹住白芷,给她编好辫子,插上货郎送的塑料蝴蝶结头花。那货郎两三个月来一次,扁担挑着两只筐,里面装着针头线脑、红头绳、袜子、香皂、擦脸油等,随同他一起带到这个隐在大山沟的小山村的,还有这里的老人们没见过的花花世界。“俺那边不走山路,街道里任啥儿都有,五毛钱就能买碗面吃,豆腐两毛钱一斤,不用自个儿做……”头发花白,瘦高如路边渐枯白杨的货郎热情地滔滔不绝,顺手从筐子里给这家的娃娃拿双尼龙袜子或是一截红头绳、蝴蝶结之类的,算是对这家主人留宿管饭的回报。
太阳从东山移到西山,冬天的夜来得总是早,姥爷身上汗水和烟叶混合的气味让白芷昏昏欲睡,山外来的说书人还正在从张飞、关羽开始说起。睡觉时姥姥缝制的被褥下铺着的麦草散发出的夏天气息让她手舞足蹈,姥爷用胡须扎扎她,在她咯咯的笑声中睡去,呼噜声让老鼠颤颤巍巍。
“城里人多得跟蚂蚁似的,路上车多得人插不进去脚,人都住在火柴盒样一层层摞起来的房子里,门对门、墙挨墙的人都互不搭理,解个手都离不开钱……”白芷快要出生时,舅舅白全回来把姥姥接到那个可以看到香港的海边城市。“海跟天是一样的,没有边儿。”姥姥常这样给姥爷讲。
姥姥伺候快要临产的女儿白娥时,每天在电炉子上给她炖自己带去的猪蹄和黄豆,还有自己养的老母鸡。当医院第二次催交费用,那个只有白娥认为他是孩子父亲的男人看了一眼账单,上面包括产道撕裂的手术费、孩子黄疸的诊疗费、切除第十一根脚趾的手术费等,他转身下楼去。直到护士来催,再不交费打针的药就续不上了,还是没见那个男人回来,自此,他就从白娥一家人的视野里永远消失了。
姥姥还没记住那个人的名字。当孩子满月,出租屋里还剩一棵白菜、两只猪蹄、一把挂面,孩子把白娥的乳房吸得像丝瓜瓤儿也没有奶汁时,白娥才想起自己对那个男人几乎一无所知。至于他上班的工厂,工人来来去去像蚂蚁,谁也不记得谁。
“回去咋活?地里刨一年还不够我买两身衣服!”
P1-3
展开
目录
南山或野百合
青子
影子
以为
进城
存折
七夕
折翅
兰夫人的电话
灯笼
付先生的不眠之夜
哈里国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