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生活在这里被具象化,文字仿佛也有了影像,在你眼前上演一幕幕城市变迁与平凡人的柴米油盐。
《凡人传》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南市区老城厢里出生的朱盛庸,高三那年偶然得到一个赴美留学机会,却因为不愿意错过患癌外公的最后半年而放弃,而他的好友踏上了去美国的路。留在国内的朱盛庸毕业后放弃统一分配,自主择业,自此亲身见证了上海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平凡人生的选择虽然微小,却同样助力时代的光辉。故事讲述的是上海平凡人的人生,也是上海波澜壮阔的30年城市变迁。
第 62 章 10 倍 杠 杆 ! 无 知 者 无 畏
在上海, “小绍兴” 白斩鸡的历史要追溯到1943 年。 “振鼎鸡” 元年 则出现在1996 年。
虽然这两个品牌撑下了沪上白斩鸡的大半江山, 但熟食店、 路边摊 处处有卖更便宜的白斩鸡。
朱盛庸请马骏吃白斩鸡, 自然是既不去小绍兴, 也不去振鼎鸡, 而 是熟食店里买半只, 请师傅切好, 三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吃。
确切地说, 是三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 两个人看一个人吃。
马骏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他和朱盛中一起炒股, 小赚了一波, 自信心猛涨一大截。
朱盛中有工作需要分神应对, 还有个妻子需要分精力敷衍, 马骏什 么都没有, 全部的心思都在股市上。 小赚已经压不住猛涨的自信心, 他决定独自试试期货。
好家伙!一头撞进胶合板期市!
1994 年、1995 年的胶合板期市已然是国内期货市场最大的热点, 大量的热钱进入逐利。
马骏恰巧有个做胶合板生意的亲戚。 这位亲戚亲口在一次家族聚会 上, 哀叹胶合板产能过剩, 生意不好做, 库存积压使钱无法流动。
马骏也不算没有脑子, 进交易所注册仓库后, 以空头身份买下上海 商品交易所推出的胶合板9607 合约。
可不巧的是, 隔壁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被停止交易, 撤离的资金 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方向。9607 胶合板盘口轻, 时间也对得上, 迅速成为 游资的首选目标。
多空主力展开占仓大战。
马骏这个小散户迷迷瞪瞪在上海商品交易所注册的时候, 正是9607 胶合板多空占仓大战进入僵持期的时候。
马骏注册完毕以空头身份买入9607 时, 恰巧市场谣传空头主力有大 量的资金到账。 空头主力巧借套保头寸保证金低的优势, 率先打破僵持。
散户多头被迫平仓。
马骏稀里糊涂躺赚一笔。 他没觉得是他运气好, 而是觉得是他本事好。
一开始令他心有顾虑的10 倍杠杆也嫌不够豪爽了。
见好就收, 绝不是马骏的风格。
他不知道的是, 空头主力用尽手段想逼多头割肉斩仓, 但多头很顽 强, 拒不缴械投降。 空头主力的资金开始吃紧。
空头后继乏力的现象, 促使新入市接现货的买方套期保值者骤然增 多, 空方的命运变得坎坷起来。
而马骏, 还浑然不觉。 他把赚来的钱, 重新以10 倍杠杆的方式进入。
一则上商所发出的通知, 被解释为利多因素。 多头主力借机发力。 一时间, 空头趋于崩溃。
马骏稀里糊涂, 一觉醒来, 发现他被迫平仓了。 输的时候正相反, 他 不觉得是他本事不够, 而是运气不好。
10 倍杠杆的原因, 他输得连回血的可能都没有了。
在期货市场上连裤衩都输掉的马骏, 赔光保证金和投资金后, 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明知回家求饶会获得一条生路, 但是心高气傲 的他, 不愿意以失败者的姿态听训。
马骏以 “妈妈不想让他炒股, 于是他愤而离家出走” 为借口, 在朱盛中家的西班牙宫廷风的沙发上窝了几晚。
兰婷倒也没有嫌弃他, 实在是沙发太软, 后脊背吃不消。 再者就是 朱盛中家空有一个漂亮的大冰箱, 里面居然是空的。 冰箱快当储藏柜 用了。
兰婷看上去温温柔柔, 居然是个不做饭的。
朱盛中忙着上班, 也不下厨。
夫妻两个工作日外面吃, 周末回父母家打牙祭。
马骏实在饿得慌, 又张不开口向朱盛中借饭钱。 越是没钱, 越不能 在朱盛中面前露颓势。 这是马骏的心得。
好在周末很快到了, 马骏饥肠辘辘围堵到朱盛庸, 张口就让朱盛庸 请他吃大餐。
在朱盛庸面前, 马骏有底气做回真实的他自己——在上海, 他是唯一 一个跟朱盛庸做12 年同班同学的人。
连朱盛庸的精神好友李礼刚, 都是后来的插班生, 跟朱盛庸只能算 半路同学。
高三那年, 他还启迪朱盛庸用录音机找刘校长录证据, 虽然最终没 发挥作用。
抛开以上种种, 朱盛庸不同于朱盛中, 朱盛庸不势利, 不功利, 也没 有进攻性。
朱盛庸在马骏眼里像是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谨慎地背着防御性的壳, 慢吞吞地过他自己的安稳生活。
马骏绝不欣赏那种温吞水生活, 但不妨碍他在朱盛庸面前感觉安心、 放松。
“我渴了。” 坐在朱盛庸另一侧的冯嫣看了一会儿马骏风卷残云, 越 看越觉得无聊。 马骏嘴角连带鼻尖的油渍, 令她移开目光。
“我也渴了。” 马骏口齿不清道。
朱盛庸要起身, 被冯嫣一把拉住: “马骏, 不是应该你去买饮料吗? 我要喝健力宝!”
马骏脖子一梗: “阿庸头都准备去了, 你偏不让他去。 他不去你去。我不一定要健力宝, 大白梨也行。”
“你去!” 冯嫣柳眉倒竖。
“不高兴。” 马骏根本不为所动。
“可你以前, 你以前… … ” 冯嫣有些说不下去。
“以前怎么?” 马骏抬头, 一脸茫然。 似乎他自己根本没有发现他以 前有段时间很殷勤。
朱盛庸左边看看, 右边看看。
看到冯嫣冷笑一声, 不再说话。
“你以前, 很积极主动。 冯嫣说口渴, 你马上去买汽水。” 朱盛庸替冯嫣把话说完。
“有吗?哦, 似乎有。 谁让你像蜗牛一样, 慢吞吞不说, 走到路口非 要看红绿灯, 等你到马路对面买回汽水, 电影都要开始了。”
冯嫣讶异地看马骏一眼。
“可今天我仍旧会看红绿灯啊。” 朱盛庸反驳。
“今天又没有电影等着开场。” 马骏迅速驳回。
朱盛庸觉得此言有理, 于是起身去马路对面的小商店。
朱盛庸迈着轻快的步伐, 压着步幅, 几片梧桐树叶从眼前飘然坠落。 地上枯树叶稀疏地落了一地。 头天的秋雨造的孽。
虽然路上没有车, 朱盛庸仍旧中规中矩等绿灯。
他其实可以回头望一眼被他撇在同一张条椅上的男同学和女朋友。 不过, 既然是蜗牛, 心思简单, 自然想不起回头。
他身后, 朱盛庸走出十余步, 马骏突然转头向冯嫣, 一脸紧张和做贼模样, 连呼吸都不平稳了。
“冯嫣!有件事!你先答应我绝不会对朱盛庸说!”
第1 卷 去美国VS留下来
|第1章|“露一手” 之后
|第2章|放弃是最容易的, 也是最痛苦的
|第3章|小瘦胳膊VS当红粗大腿
|第4章|轮盘赌最后一把的启示
|第5章|尘埃落定… … 了吗?
|第6章|世界上最爱他的人病倒了
|第7章|外公其人
|第8章|当生命进入最后一年倒计时
|第9章|似乎… … 闯祸了
|第10章|即使高三还会挨打的他
|第11章|不准备说出口的 “谢谢”
|第12章|奔赴前途!
|第13章|等待手术结果
|第14章|即使时光重来
|第15章|避无可避的第3 件事
|第16章|预判余生无法再相见
|第17章|选学校还是选城市?
|第18章|李礼刚的信
|第19章|邻国归来的女邻居
|第20章|和平饭店请吃饭
|第21章|打脸! 措手不及
|第22章|身价是个不敢想的数字
|第23章|路边的窝棚
|第24章|秋季金山行
第2 卷 服从分配VS自主择业
|第25章|服从分配, 还是自主择业?
|第26章|屋漏偏逢连绵雨
|第27章|淮海路上路遇刘流
|第28章|探望外公
|第29章|回金山的这一路
|第30章|话在口边嘴难开
|第31章|奔赴书店挨骂
|第32章|校内书店
|第33章|介绍金山的独特方式
|第34章|桑塔纳旁的推心置腹
|第35章|唐骏的结论
|第36章|他比我更喜欢你
|第37章| 2700 块换回毕业证
……
温馨提示:请使用浙江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凡人传》是一部反映上海改革开放发展成就、书写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以“小”见“大”地深刻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历程。当下现实题材创作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很多作品仍较依赖穿越、重生、金手指等手段,具有鲜明的“爽文”特征,扎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仍然不多。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需要文学利用互联网叙事的特点,去丰富网络文学的形态,更加注重文学品质和扎实的细节,使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主流样式之一。《凡人传》某种程度上展现了网络文学塑造人物、表现时代新的可能性,对推动现实题材创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
《凡人传》让读者既可以品味文化品格和地域特色,又可以领略最具典型意义的当下都市生活景观;既可以体察“沪上人家”的情绪心态与人生况味,更可以从中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既着眼烟火弄堂的“小”确幸,也展现中华民族的“大”风貌。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文运